第461章誰也比不過他的存在
2024-06-12 15:32:44
作者: 辛塵
卻說當年甯公公從應天府挑選了五十來名廚子,暫時補了順天府光祿寺的空缺,他帶回來的五百道家常菜極大豐富了宮裡的飲食,其中就有幾道甚是合了太后的牙口。
甯公公最先得到了宮裡太后的賞賜。
太后原先以為甯公公辦妥了冬至節和聖上的聖節,本該意氣風發替了掌印梅公公的職,然而等梅公公痊癒之後,甯公公反而越發低沉竟是分毫不爭,直至被發送應天府。
甯公公雖說掛了一個應天府內守備太監,但到底還是副的,掌中權利不大,太后深深覺得此人沉穩,可招攬過來替自己辦事,於是在甯公公往應天府前夕,拋去了橄欖枝。
甯公公十分識眼色,暗中也答應了,便是那時得知了前江南總督韓都堂是太后的人。
之後韓都堂倒台,太后掌中的棋子少了一顆,心中自然惱怒,但也沒辦法,娘家不顯赫,她想攬權就得有可用之人,沒了韓都堂,就再放眼朝中可以合作的文官。
此時,遠在應天府的甯公公給她遞來了消息,道是李都堂為人正直,尚且合作一回,隨後再給了一個驚人的內幕:
魯順王遺世子還存活在世,小時被潞縣布莊古家收養,十二歲後遇險流落江南,如今跟了程家孝廉來京赴考。
太后私下派人去查,得知了老陳公公的反常,再有益國公府和裘御醫的幾次交談,更是確定了甯公公的消息不假。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思來想去,太后聽從了甯公公的建議,打算試圖招攬江南總督李都堂,況且認回魯王世子於她而言,是利大於弊。
「魯王世子從小流落民間,缺少管教,定是十分容易掌控,再者,魯王世子和聖上是堂兄弟關係,是皇室中最親的近支之一了。」
懷著重重心思,太后暗中派了心腹太監把消息遞給了李都堂,表示願意給聖上闡明魯王世子的遭遇,也願意協助古祺認回皇室身份。
至於回報,太后身邊的小內官矢口不談,李都堂也裝作不知。
太后、內閣葛首輔要爭的無非就是立儲人選,李都堂不想參與進去,他所做的一切是他認為該做的。
李都堂這裡有了太后的幫助,老陳公公自認萬無一失的防備便出了一個缺口,在壽德爺出了道場之後,首個聽的便是尋到了流落民間的魯王世子。
壽德皇帝為政十七年,魯王世子失蹤那年是他任皇帝的第四年,自然也是印象深刻,之後魯王府無人襲封,就此閉府,再無人入住。
翌日,壽德皇帝接見了李都堂,看了奏疏,又遣了一批相關人證,就有裘御醫、古家,最後提了古祺去驗看傷口。
隨後移交給了宗人府、禮部去查辦。
任職宗人府的宗人令是太后的人,禮部的郎中則是韓老尚書的門生,不到三天便全辦得妥妥帖帖,古祺恢復了魯王身份。
既然認回了皇室身份,世襲了魯王封號,就不能再待在京城,再次見面,已經成為魯王的古祺淚眼花花,道是:「我想回府祭拜父母,可我還想跟在三哥身邊。」
他已經習慣了待在三秀哥身邊讀書的日子。
程亘見古祺順利認回身份,心中的大石頭落地,見小孩哭得眼通紅,倒是好笑,「你如今的重擔便是重振魯王府,我讓雲霞子帶著子益、子平跟你回兗州,再有周小溪和陸小桃伺候你飲食。」
兩人說定了,待程亘回江南的路途中,必定登門去拜訪魯王府。
魯王啟程回兗州,老陳公公在乾兒子的攙扶下,也去送別,一個人哭得稀里嘩啦。
乾兒子十分納悶,「仔細想來,乾爹竟是一句話也未同魯王說過,可您這麼多兒子當中,誰也比不過他的存在,兒子我是挺不服氣的。」
老陳公公默默上了官轎,腦中想的全是兩歲古祺的樣子,他以為那是他的親生孩子,這一想就是十五年。
三月二十日揭榜。
程亘榮登榜首,盧思玉第十名,程奎第十三名,陸中晟第二十一名,瘦竹周璜第五十五名,五人全都榜上有名。
程奎最高興的莫過於不必去應天府坐一年的監,陸中晟最歡喜的便是在程亘的點撥下如何藏住文章的鋒芒。
盧思玉恨不得給程亘作百八十次揖,本身他文字功底不差,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程亘十分優秀,又不徇私,問什麼答什麼,盧思玉又善於摸索規則,竟是從程亘的文字中看出了八股文的技巧。
最感到莫名其妙的就屬於瘦竹了,他到現在還不知為何自己的文字能上榜,想來想去歸結於程亘強大的抓題能力。
瘦竹嘆道:「二秀哥真應該進京赴考,肯定過的,連最不要緊的策問都讓三秀給猜到了方向。」
程奎倒是覺得二哥很聰明:「即便考過了,不是前三名,就得再考選一次,過了成為庶吉士,還得在京城熬個三四年才正式入翰林院。
沒過就得外放知縣、推官等,全國官職位置就那麼幾個,每年都有兩百來號人等著做官,何時能輪到自己頭上呢。
二哥那樣戀家的人,哪裡能忍受得來在京城待三四年,就為了等一個毫無音信的希望。
我甚至認為二哥是不會來考會試了,他本就無心官場,考科舉也不過是為了多一條出路罷了。」
瘦竹想了想,深深贊同程奎的說法,倒是盧思玉心中在惋惜程二秀的才能,明明有這個實力考進士,對方偏偏放棄了。
「原本殿試該在三月十五日舉行,今年由於魯王公案延期至了四月初二,倒是利於我們貢士穿衣,寫字不必再受呵凍之苦。」
也多了幾天複習的時光。
三百名貢士參加殿試,理論來說是不會落榜,區別在於排名罷了。盧思玉就想排名高一些,好能早些當官,一展心中的抱負。
程奎和陸中晟對排名不報期望,他們兩人想家了,只想早點考完早點回鄉。
壽德十七年四月初二卯時,禮部侍郎帶著三百六十六名貢士聚在承天門等候,其中壬戌貢士三百名,六十六名為以往丁憂、告病等原因未能參加當年的殿試,轉而於今年一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