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各方反應
2024-06-10 22:09:02
作者: 嘆伶仃
洛陽城,一處豪宅之內。
十二人端坐堂上,順序井然,但細看這些人俱皆面白無須,陰氣深重。
每人身前都擺著一隻寶箱,不需打開便知裡面的東西價值絕對不菲。
這群人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和宋典等十二個如今大漢最為權勢滔天的宦官,外人稱之為十常侍。
段珪伸腳踢踢眼前的寶箱,右手掐個蘭花指,淡淡的說道:「讓公,這是什麼意思?別說是你送給咱們的,我可不信。」
張讓面色難得的十分嚴肅,道:「咱家可沒那麼多閒錢,先前肆虐南陽,如今又流竄到潁川的陷陣營賊酋張揚知道嗎?」
趙忠接口道:「能不知道嗎?南陽太守秦頡他說殺就殺,可真是個狠人兒,根據消息,現在他去潁川了吧?」
趙忠的話配合他手中輕搖的錦緞,說不出的「嫵媚」。
張讓瞪了趙忠一眼,道:「這些東西便是他送給咱們的。」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郭勝眉頭緊皺,不解的道:「這張揚與咱們素不相識,送咱們如此大禮,是何緣故?」
張讓道:「咱家也不甚清楚,但這些東西是張揚讓小黃門左豐帶回來的,還是讓他來說吧。」
左豐聞言低頭小步進入大堂,恭敬道:「各位爺爺,這張揚本是良民,加入黃巾賊寇實乃無奈之舉,他十分敬仰各位爺爺,請各位爺爺能幫著周旋一二,使他歸順朝廷。」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不得不說,左豐這小太監十分有「職業道德」。
畢嵐面露為難,道:「這事放在以前也不是什麼大事,給他安排個小官也不過順手之舉,可如今世家和何進那屠夫對我等步步緊逼,再加上這張揚膽大妄為,擅自斬殺朝廷命官,這錢,不好拿啊。」
張讓不屑的嗤笑一聲,道:「沒有張揚這事,那些人就會放過咱們了?」
趙忠道:「咱們不過是想把皇上伺候好了,不知道礙著那些人什麼了,真想不通那些世家大族、皇親國戚為什麼非得揪住咱們不放呢?」
張讓淡淡道:「還不是皇上信任咱們,那群奸臣逆賊心裡酸著吶。」
張恭眼中貪婪之色毫不掩飾,但還是強忍著道:「那這錢,咱們收還是不收?」
張讓大笑一聲,道:「收,到手的錢財豈有推出去的道理,但是張揚的事不能急,咱們得找個合適的時機再提,還有他的家世,咱得考慮妥當了,事辦的漂亮些,也不會砸了咱們的招牌。」
眾人哈哈大笑,各帶一箱金銀離去。
張揚肆虐潁川的消息傳到洛陽也有些時日,但滿朝文武吵成一團,連平日懶散無比的靈帝劉宏都連續三日上朝,可這場爭論不僅沒有平息下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四百餘年的大漢主要分為三個勢力輪流執掌朝政,分別是外戚、宦官和世家大族,這種形勢自從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掌握大權開始四百餘年的時間從沒有過停歇。外戚的代表人物有呂后的呂氏家族、大將軍竇憲、還有跋扈將軍梁冀,宦官的代表人物有大長秋曹節、曹操的祖父曹騰和如今的十常侍,世家大族則以汝南袁家,弘農楊家為代表,四百年來反覆較量,互有勝負。
如果當時的皇帝是一代明君,那就會平衡三方勢力,如果是昏君,就會專寵一方,使一家獨大,這基本上可以算作檢驗漢朝皇帝是否為明君的一個標準。
在當今皇帝劉宏繼位初期,大將軍竇武聯合世家,想一舉把宦官剷除,但行事不密,反被大長秋曹節以矯詔誅滅,自此宦官一家獨大,直到去年黃巾起義的爆發,劉宏下令以外戚何進為大將軍,總攬天下軍權,外戚勢力聯合世家才能和宦官分庭抗禮。
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外戚和宦官之間便已勢同水火,甚至宦官集團還一度占據上風,使何進不得不聯合世家大族才勉強能夠不落下風。
可是世家大族和外戚並不是鐵板一塊,這群世家同樣看不上屠戶出身的何進,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如此而已。
這次在朝堂上爭論的重點便是是否要調遣大軍征討以張揚為首的潁川黃巾。
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認為,絕對不能坐以待斃,應當立即調派大軍,聯合已經剿滅廣宗黃巾的皇甫嵩把潁川黃巾斬盡殺絕,以絕後患。
而宦官認為這是小題大作,張揚等人不過是一夥蟊賊而已,犯不著這麼興師動眾,只需各地自行剿匪便是。而且宦官的話更能讓人信服,因為洛陽已經被抽調一空,八園校尉還沒有訓練成軍,總不能把宿衛皇城的虎賁郎和羽林騎派出去剿匪。
至於何進則是怕皇甫嵩和朱儁等人所率的精銳之師一旦返回洛陽便會歸於八園校尉麾下,歸於蹇碩統領,而他這個大將軍將再無兵權。宦官本來就勢大,如若再讓他們執掌兵權,那不管是外戚還是世家恐怕都難以安寢。
所以,何進打的主意便是藉口黃巾未平,賊寇橫行,要把兵力掌控在可靠之人手中。但宦官也不是傻子,外戚和世家打的算盤他們清清楚楚,因此極力反對大軍征討黃巾,堅持要兵歸西園,將歸於朝。
靈帝劉宏如今已不是剛登位的少年,他同樣也渴望把兵權收歸手中,但他的手下並無值得信任之人,唯一一個蹇碩還是宦官,終究不能讓他放心。
時任侍中的蔡邕在朝堂上慷慨直言,歷數宦官之過,請誅宦官。
靈帝劉宏勃然大怒,但念在蔡邕曾為帝師的情分上不忍責罰。但蔡邕心灰意冷之下,告老辭官,打算回陳留老家著書立說頤養天年。
洛陽東門,蔡邕的行禮整整三輛大車,但並不是什麼金銀財寶,而是三大車的書簡,其中不乏孤本、絕本,在所有讀書人的眼中,這三車竹簡絕對比三車黃金還要貴重。
蔡邕平日為官正直,並無多少好友,臨行之前也只有負罪白身,同為大儒的盧植前來送行。
「伯喈,不再考慮一下,你若離去,奈天下何?」
盧植一臉不舍,挽留蔡邕道。
蔡邕不為所動,淡淡道:「子干,吾之所學於國家何益?吾上不能保國,下不能安民,不過一皓首窮經之老叟耳,如今也算正得其時,吾便回鄉著書,不為外事所動耳。這天下大事,還是留給子乾等人操心吧。」
盧植見苦勸無用,只好長嘆一聲,道:「既然如此,望伯喈一路平安,今張揚賊子禍亂潁川,陳留與潁川相鄰,伯喈還請多加小心。」
蔡邕哈哈大笑,道:「吾一無錢財,二無官爵,賊寇劫吾作甚,子干保重,吾去也。」
說完,蔡邕不再多言,坐上馬車直往陳留而來。夕陽溫和地照耀在四輛馬車之上,說不出的淒涼。
此時的大將軍府燈火通明,司空袁逢、司徒袁隗、衛尉楊彪以及大將軍府援吏許攸赫然在列。
何進滿面愁容,唉聲嘆氣,情緒低落至極。
司徒袁隗勸道:「大將軍不必如此,宦官雖然勢大,但也不能隻手遮天,只要朱儁與皇甫嵩兩位將軍一日不歸,閹黨便不敢如何。」
何進長嘆一聲,道:「吾豈不知,但廣宗已破,妖道張角身死,兩路大軍安能不歸?」
衛尉楊彪面沉如水,淡淡道:「吾有一計,可使大軍不歸。」
何進聞言大喜,道:「文先有何妙計,速速道來。」
楊彪面露不忍,道:「大將軍可嚴令潁川周圍各郡以及豫州刺史王子師不得支援潁川剿匪,為天下蒼生計,為大漢國祚計,只好犧牲一下潁川百姓了。」
何進悚然變色,道:「如此一來,豈不是要有無數潁川乃至豫州百姓要淪入賊寇之手?」
楊彪面色一狠,道:「若要留兩路大軍於關東,除此之外,再無他法。」
何進面露猶豫,無法下定決心之際,時為一小吏的許攸大笑出聲,道:「吾觀此天下之亂,莫不出於當今聖上,若想大漢國祚昌盛,務需下重藥,除猛疴!」
在座眾人無不大驚失色,袁逢顫聲道:「子遠之意,莫非是……」
許攸奮然起身,大喝道:「沒錯,吾欲聯合各地刺史,廢當今皇帝,另立合肥侯為帝!」
何進抬起顫抖的右手,戟指許攸怒道:「爾不過一微末小吏,安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想他何進不過南陽一屠戶,能當上大將軍完全憑藉的是劉宏立他妹妹為皇后,如若廢立成功,他何進如何自處?所以他的反應才如此激烈。
見在座眾人絲毫沒有贊同之意,許攸怒喝:「豎子不足於謀!」
說完,許攸拂袖而去,騎上一匹快馬便直朝冀州而來。
袁逢輕抿一口熱酒,平復好情緒,對何進道:「子遠年少輕狂,大將軍不必在意,文先之謀,大將軍以為如何?」
何進長嘆一聲,無奈道:「如今之勢,也只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