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挖井
2024-06-09 21:50:05
作者: 明月在心中
李恪理解岑文本的擔憂,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岑師,可否知道,我們常見的水源之中,除了河流之外,還有一個地方擁有大量的水源,它無所不在,而且幾乎取之不盡。」
「無所不在,還取之不盡?」
有麼?岑文本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如果真的有這種地方,為什麼百姓不拿來澆灌。
岑文本疑惑的看著李恪,而發現李恪的眼神卻直勾勾的盯著腳下。岑文本靈光一現,恍然大悟脫口道:「井水?」
李恪點了點頭道:「岑師一語中的,正是井水,不過孤將其稱之為地下水。」
李恪想起後世,那鋪天蓋地的各種機井,抽取地下水灌溉才是主流,單憑河水,那能夠澆灌多少田地?
「地下水?位於地表之下的水源的確是很形象!」岑文本點頭道。
的確這種水源的確是無所不在,而且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井水我是知道,但是打一口井十分的困難,而且單憑一桶一桶的提水,想要澆灌田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岑文本希冀的眼神瞬間黯淡下去,雖然找到了水源,但是卻不現實。
岑文本搖搖頭說道:「岑師莫要先急著否定。孤在驪山別院附近正在試驗一片旱田,孤正在進行一項實驗,是否能行,到時候一看便知。」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驪山雖然離長安城近,但是確實真真確確的下等田,產量低不說,而且還儘是山地,沒發灌溉,要不當初李恪也根本不可能輕易的將此地得到手。
「哦!」
岑文本驀然眼中精光一閃,作為李恪的老師,他自然知道李恪並不想表露出來那樣玩世不恭、放蕩不羈,而是內藏錦繡、富有韜略,更善長格物之術…
看著李恪那自信的面容,岑文本心中的擔憂一點一點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狂喜,如果漢王殿下這次真能夠解決旱田的灌溉問題,那他在關中的聲望將達到頂點,奪嫡之事將更進一步…
如果這種解決旱地之法能夠推廣的話,那不僅關中百姓的福氣,而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從此以後,大唐就再也不怕旱災了,與此同時,李恪的威名也將傳遍大唐的大江南北。
李世民聽到這裡,再也坐不住了,也不計較李恪剛才的頂撞之語了,立即拉著李恪就往外走。
「父皇,你拉兒臣去什麼地方?」李恪驚呼道。
「當然是去驪山,不然去什麼地方?」李世民冷聲道。
「啊!父皇,兒臣還沒來得及用膳呢?」李恪不滿道。
「用個屁膳,再敢多言,當心老子揍你!」李世民狠聲道。
李恪聞言,只得乖乖認慫。
急迫的李世民直接用金吾衛開道,一路上暢行無阻,沒多久就到達了驪山腳下,再跟隨李恪走過一條山路便來到了試驗田。
此時的驪山試驗田,人聲鼎沸。
李世民一行人來到驪山試驗田外的水池旁,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五個巨大的水車整整齊齊的陳列在水池旁。
「嘩嘩嘩!」
每個水車兩名壯漢都在用力的踩著水車的踏板,每一次用力,都會有大量的池水從水池中汲出來。
水車的出水口嘩啦啦的淌個不停,奔騰的水流,圍著池塘淌了半圈,再次流入水池之中。
「好大的出水量!」一旁的長安城百姓驚呼道。
相比於傳統的筒車,水力翻車的出水量要大得多,那也意味著灌溉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價格相對持平,有條件的百姓,當然對這些水車心動。
「這個池塘乃是無源之水,如果不重新將水流回去,恐怕一天時間就會將這個池塘抽乾。」李恪指著水車對著解釋道。
李世民滿意的看著眼前的水車,同時也證實李恪之前的話並沒有誇大其詞,這個水車的確是如他所言的那樣先進,操作方便,而且出水量大。
有這個水力翻車珠玉在前,這讓李世民對李恪所說的能夠汲取地下水的工具更加的期待了。
「恪兒,快帶父皇去看你那所謂的實驗田!」李世民一臉急迫道。
「父皇請隨兒臣來!」李恪道。
……
驪山試驗田中。
四個漢王府家奴圍成一圈,中間一個大約長一丈鐵棒,鐵棒的底部乃是一個長一尺半,直徑半尺的圓筒,圓筒的底部仿佛被利器斜斜的切去了一半,留下尖尖的頭。
這是後世農村八十年代常見的打井提土的工具,李恪將圖紙畫出來,漢王府的能工巧匠很輕易的將其打造出來。
一人手拿兩個手臂粗木棍,粗大的麻繩兩頭系在木棍的中間。麻繩一遍又一遍的纏住了鐵棒,直到頂住了木棒,恰到好處的將木棍分成四個半截,每一截各朝著一個方向,另一人手持一頭,到此一個簡易的打井工具已經完成。
「嘿!」
在一位老者的指揮下,四位年輕人將圓筒的尖頭藉助木棒之力,摜向已經早已經浸濕的地面,一次次的用力,將濕潤的泥土實實的填入圓筒之中,每一次將圓筒提出,總能帶出一筒的泥土。
很快,一丈長的鐵棒用肉眼可見的速度沒入地下,等到鐵棒一直沒入到胸口高的時候,老者又拿起另一根一丈長的鐵棒接上去,下壓,提土的步驟再一次重複。
「出水了!」
古代的地下水位很高,哪怕現在已經乾旱至極,當第一根鐵棒剛完全沒入土下,再一次提出來的泥土已經有了稀泥狀態,這是出水的徵兆。
出水之後對於提土有一定的影響,泥土的硬度也相應的軟了很多,很快第二根鐵棒也沒入地面,第三根鐵棒再次連接上。
直到第三根鐵棒完全大部分沒入地面,打井工作才漸漸到了尾聲,一口深三丈的深井在短短的半個時辰就已經打造完成。
看著眼前的打井速度,房玄齡和李世民也是目瞪口呆,在古代打一口井,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口好井要先挖土,然後再從旁邊挖一個斜坡通道,通往地下,而且也不能太深,太深了一來容易缺氧,二來,這個時代的水位很高,根本沒法從水下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