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恐怖靈異> 鎮渠世家> 第1章 運河詭事(第一卷)

第1章 運河詭事(第一卷)

2024-04-30 23:37:43 作者: 冰江

  【第一卷·揚州篇:煬帝蠱陵】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秘聞最多的人工河。

  在浩瀚如煙的歷史長卷之中,以隋唐和京杭為主體的中國大運河,不僅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文化遺產,也留下了許多詭秘的傳說和一個個撲朔迷離的謎團。

  回顧歷史,上溯至一千多年前。

  唐朝開元十五年春,在連接長安和洛陽的廣通渠上,發生了一件離奇驚悚的怪事。

  端午節這天,運河畔的奇峰鎮大霧瀰漫。

  十幾艘運送皇糧的船隻穿過石橋,就再也沒有從石橋中出來。

  等到大霧退去,竟在橋下打撈出三十多具船工屍體,都是用鐵鎖鏈固定,倒懸在河底。

  同時,船隻和皇糧也不翼而飛。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船工慘死,皇糧失竊,玄宗皇帝李隆基震怒,命水運部門都水監徹查此案。

  轉眼半月過去,在案發地點石橋下水面,一夜之間浮現出了幾百具唐朝士兵的屍體,整個河道都堵塞了,場面蔚為壯觀。

  最詭異的是,士兵屍體上沒有任何一處傷痕,死因成謎。

  後來有人認出,這些士兵是唐朝將領王天運的部下,可是王天運以及他的部下不是已經凍死在西域了嗎?

  三個月前,李隆基派王天運率領四萬大軍遠征西域勃律城。

  王天運降服勃律後,竟然下令屠城,勃律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座死城。

  在返回長安的時候,途經一個大湖,竟突遭暴雪侵襲,王天運等四萬人瞬間凍成了冰人,如雕塑一般整整齊齊地佇立在了冰湖之畔。

  很快天氣轉暖,冰雪融化,王天運等冰人也隨之融化,沒人知道他們的屍體去向了何處,都認為永遠沉到了那泊西域大湖之中了。

  西域和長安相距幾千里,那些消失在西域神秘大湖中唐朝士兵,怎麼會一夜之間浮現在了奇峰鎮的運河之上?

  離奇之餘,細思極恐。

  從那以後,李隆基下令將奇峰鎮運河段廢棄,重新開鑿了一段運河,繞開了詭異的奇峰鎮。

  回顧歷史,上溯至七百多年前。

  南宋乾道七年夏,百姓在都城臨安拱宸橋運河段打撈溺水者時,發現了一口刻有詭異圖騰的青銅巨鼎,鼎里還趴著一隻尖牙利齒的四眼玄龜。

  說起這「玄龜」,可和傳說中五大靈獸之一的「玄武」不一樣。

  玄武是龜蛇合體的上古靈物,是創世神之一,而玄龜只是黑色而發紅的烏龜而已。

  唯一奇異的是,這巨鼎中的玄龜生有四眼,而且四瞳赤紅。

  按古代迷信說,這必然是天生異象,若按現在科學來解釋,十有八九是物種基因突變。

  話說回來,那青銅巨鼎被打撈上來之後,當地官員以為是傳說中的九鼎之一,便急忙送去皇城向孝宗趙眘(音同甚)邀功請賞。

  沒想到連續幾天夜裡,放置青銅巨鼎的殿內傳來悽厲的哭聲,響徹整個皇城無法入睡,搞得皇城上下人心惶惶。

  與此同時,在打撈出巨鼎的運河段,連續三天有漕運糧船意外傾覆,根本就調查不出來任何原因。

  隨後坊間傳聞,那口巨鼎並不是什麼傳說中的九鼎,而是運河龍王的飯碗,那隻四眼玄龜則是給龍王守鼎的靈物。

  孝宗皇帝一聽得罪了運河龍王,那還了得?急忙命人將那青銅巨鼎重新沉入了河底,並去運河龍王廟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祭祀典禮。

  至此,拱宸橋運河段這才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回顧歷史,上溯至一百多年前。

  清朝咸豐十年秋,河南開封集賢村一個農戶在運河故道上墾荒,挖出一個深不見底的地下洞穴。

  洞穴內有冰涼的疾風吹來,而且還能隱約聽見鬧市一般的嘈雜聲。

  一夥比利時探險隊聞訊,深入地下洞穴一探究竟,卻永遠都沒有出來。

  附近村民議論紛紛,稱這條不見底的洞穴是地府和人間的鬼門關,裡面的嘈雜聲就是陰曹地府的鬼市。

  當地官府聞訊,急忙派人將運河故道上的無底洞蓋上了厚石板,並且在上面修建了一座老君廟,以此來震懾下面的黃泉邪祟。

  從那以後,便沒有人再敢在運河故道上開荒了。

  不過,在那個饑荒遍地的年代,嚇死總比餓死強,反正橫豎都是個死。

  時隔不久,便有膽大者再次開始在老君廟附近開荒種地。

  本以為可以填飽肚子,誰成想顆粒無收。

  而且,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不管種什麼農作物,都是年年絕收。

  這麼說吧,什麼植物都能生長,就是長不出五穀雜糧來。

  再後來,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軍西進侵占鄭州,炸開了花園口黃河大堤,使得河南、皖北和蘇北四十多個縣成了黃泛區,八十餘萬人慘遭溺死,千百萬人流離失所。

  就在那一年,集賢村運河故道被淹沒,老君廟也被洪水沖毀。當年被填埋的地下洞穴再次顯露,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源源不斷的洪水被吸入地下洞穴中,就好像永遠都填不滿似的,直到黃泛區的洪水退去,那巨大的漩渦才消失。

  至於那深不見底的地下洞穴,再次被當地村民蓋上了蓋子,重新修建了老君廟,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破四舊」,也沒有人敢將這座廟拆掉。

  千百年以來,此類運河兩岸的奇聞怪事不勝枚舉。

  另外,這些怪事之所以能流傳下來,除了依靠民間的口口相傳,大多都是被一個神秘的職業,記載到了一本更加神秘的書籍之中了。

  總而言之,大運河裡的奇聞怪事,講不完,也說不盡,要想真的研究透了,那就得從一個人說起。

  他,就是末代鎮渠使——丁夜!

  話說辛亥革命一聲槍響,敲響了清王朝覆滅的喪鐘,也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專制。

  但是沒過幾年,隨著竊國者袁世凱的病逝,以前是一個皇上的中華大地,瞬間湧現出了若干大大小小的土皇帝。

  江蘇的馮督軍,便是其中之一。

  江蘇省人傑地靈,河道交錯,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名垂千古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馮督軍深諳此理。

  只有交通便利,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方能招兵買馬,購置洋槍洋炮,在軍閥林立的亂世中生存。

  時值民國六年(1917),兼任副總統的馮督軍以江蘇部分鹽稅為抵押,換取了英美銀行的巨額貸款,用以鋪修交通要道和清淤疏浚大運河。

  修橋鋪路暫且不講,單說說這大運河清淤。

  在萬惡的舊社會那會兒,不像現在有先進的柴油機和電動機清淤船,能夠大大地節省人力。

  馮督軍為了儘快清淤疏浚,徵召了上萬民夫分段同時行船拖淤。

  所謂行船拖淤,就是船固定於疏浚河段,用繩系拖具,以滑車來回絞拖。

  大運河歷經滄桑,見證了運河兩岸上千年的興衰浮沉。

  在清淤過程中,打撈上來一些金銀銅器和古代錢幣,或者是一些價值不菲的老古董,那自然都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一點不假。

  每逢行船清淤之時,附近的村民都會一窩蜂地涌到運河兩岸,一雙雙眼珠子緊盯著清淤者打撈上來的沉積物。

  一旦在裡頭發現了寶貝,都跟掙命似的擠破腦袋去搶。

  鬥毆死人和落水溺斃,屢有發生。

  除了能撈上來財寶,也能撈上來骨灰罈子和沉屍殘骸之類的晦氣玩意兒,這都見怪不怪了。

  但是,就在七月初十那天上午,清淤船竟在淤泥里拖上來一口棺材。

  一口血淋淋的赤紅色棺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