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于謙的《石灰吟》
2024-06-02 13:28:56
作者: 寒梅驚雪
于謙接過試卷,謝過先生,粗略地掃了幾眼前面的問題,不過是四書五經中常識,這些並沒多少難度,便翻至最後看策問,決定先作答最難的題項。
先挑難的下手,是于謙的性格。
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問題,暫時放一放並不影響大局,但關鍵的影響整體的,總需要先解決。
不拘泥於給出的次序,而是以主次來推進。
于謙看著策問題,不由得面色凝重起來。
整個儒學考試給定分值一百,其中策問獨占四十。
而策問並非一道,而是兩道,確切地來說,是四道題里選答兩道,分值各二十。策問能不能回答得好,直接關係著整個行卷分值。
第一道策問:
今時經商日盛,有江浙、江西等地,百姓棄良田而經商。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問,良田荒廢,民從商之,當如何應對?
于謙有些震驚,竟將商與民的問題放在縣學考試之中,這可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回答的問題。
錢塘棄田從商的並不是沒有,畢竟不遠就是杭州城,無數商人在那裡狂歡,總少不了人手,而這些人手往往是一些原本應該耕作的丁口。
于謙翻閱過商學院的教材,知道商業的存在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資源的調配與流轉、為朝廷貢獻稅收,吸納無法依靠田地過活百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清楚經商絕不能一棒子打死,可問題是,農耕是根,是本,若這個根本被動搖,那商業也會不復存在。
都沒人耕作,沒糧食吃了,誰還會花錢買商人的東西。
這是一個平衡經商與耕作的問題,是重商還是重農的協調問題,也是一個極難把握分寸的問題。
于謙沒想到今年錢塘縣學的第一策問竟是如此難。
目光越過這道題,看向第二道策問:
今錢塘縣文教雖興,然掃盲依舊困難重重,丁口文盲者不喜、不願、不從書算,當如何破之?
于謙撓了撓頭。
這是個文教問題,落點不在錢塘社學、縣學與私塾,而在於掃盲。
聽聞這些年金陵掃盲很是成功,許多市井百姓都能手握一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侃侃而談,那裡每年賣出去的典籍數量都極是驚人。
錢塘這些年確實也推掃盲,只可惜百姓配合者寥寥,哪怕是縣學、社學一起出先生,也拉不來多少百姓。一些百姓剛開始還有興趣來,可聽了幾日之後發現學不會幹脆就不來了。
寧願躺在床上也不願學一兩個字,還說識字也幫不了地里莊稼,難不成認幾個字,稻穀就能長更高,更豐收?
這以前是社學、縣學訓導與縣衙考慮的問題,如今成了策問,這群人到底是出題的,還是故意折騰人的,你們都沒解決的事問我們……
不過掃盲問題總比商農問題簡單許多,不涉朝廷大政方針。
後面兩道策問也相對簡單,一道是軍事問題,問土司全面改土歸流之後當如何治理,一道是民生問題,問如何增強地方備災、抗災能力。
于謙沒有猶豫,將目光投向了第一道策問,提筆潤墨,略一思索,便落筆作答:「商非熊掌,農非魚,兩者可兼得……」
錢塘知縣盧廉看向趙術文,陰沉著臉:「你知不知道,我還盼著他能在三年之後殺入府學,名震兩浙。」
趙術文擺了擺手:「名聲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不需要天才之名,需要的是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教育,錢塘縣學教不了他。」
「我說趙術文,你說這話我就不樂意聽了。」錢塘縣學教喻郭子白板著臉,敲了敲桌子:「你們社學教不了,縣學還教導不了?于謙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娃娃,又能有多難教導?」
趙術文呵呵笑了笑,拱手道:「郭教喻見諒,是我言過。不過于謙此子觸類旁通,為人機敏,在社學六年,他只用了三年時間便修習完了全部社學主要課業,又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縣學主要課業,剩下兩年時間,他專攻雜學,我能教的,胡可為能教的,其他先生能教的,全都教了。」
「縱是做到這一步,依舊無法滿足其渴求。一旦進入縣學修習三年,若縣學不能將府學內容給他,那他將會在這裡荒廢三年!對於這樣的弟子,誰捨得讓他浪費三年大好時光?」
郭子白臉色好看一些:「于謙之名,縣學早有耳聞。這樣吧,若是他能在此番考試之中拔得頭籌,我便放他。至於盧知縣這裡,則需要你再想辦法說服。」
盧廉無奈地搖了搖頭:「你們這一唱一和,擺明了聯手將我的軍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我還能說什麼。我們同為朝廷選拔人才,只要是人才,就應該開個特例。早年間皇上不也說過,不拘一格降人才。于謙若真能去北平,也能早點進入國子監,那裡,才是真正適合他的地方啊。」
趙術文、郭子白見知縣答應,起身行禮。
趙術文直言:「盧知縣高義,他日于謙有所成時,定會銘記於心。作為他的先生,我代他感謝盧知縣。」
盧廉起身,看向教室方向,沉聲道:「只要他未來能為朝廷所用,有一番作為,也不負我們今日一場對論。」
趙術文自信地說:「他日,于謙定是國之棟樑。」
儒學考試結束之後,盧廉迫不及待地翻閱考卷,在接近五百份的考卷之中想要找出一張特殊的試卷何其難,畢竟全都糊名了,也不知道哪個是于謙的。
郭子白一句話點醒盧廉:「以于謙的性情,想來會作答最難的策問。」
盧廉恍然,翻找一番,所有試卷之中,作答第一道策問的只有三份,許多人直接規避了這一道最難的題。
而在這三份之中,又以一份最為出色。
盧廉正在仔細閱覽,郭子白突然一拍桌子,喊道:「盧知縣,你看看這一首詠物詩!」
「哦?」
盧廉接過紙張,只見上面寫著一首名為《石灰吟》的七律,心頭不由得一震,起身念道: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