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動漫同人> 四合院:我隨身攜帶物流園> 第五十五章:祖國不會忘記

第五十五章:祖國不會忘記

2024-06-01 01:51:54 作者: 蟹老闆的蟹黃堡9

  被馬老電話搖來的各個部門領導看了江澈的方案後,紛紛拍手叫好。

  農村是什麼,是咱們國家的基石。

  大米、白面從哪裡來的?

  都是廣大農民一年四季,起早貪黑辛苦勞作的結果。

  這群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的淳樸農民付出最多,收益卻是最少。

  建國初期,由於前偽政打仗四處借錢,導致很多城市的財政赤字率高達70%,偽政撤退時帶走了所有外匯。

  接管後,只能靠增發貨幣維持財政開支,為此造成嚴重通貨膨脹。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47年國家實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把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集體,當時農民占全國總人口的88%,一下子就激活了全社會的生產力。

  糧食大幅增產,國家把從農民那裡徵收的白米、白面和白布投向市場後,這才算是平低了物價把通脹壓了下來。

  五六十年代,經濟被封鎖,大家日子過得比較窮。

  從70年代老尼訪華後,兩家關係開始升溫,我們藉機大力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升級工業生產水平,也為此欠下了100多億外債。

  70年代,很多引進外資的拉美和亞洲等發展中國家都出現了債務危機,我們也不例外。

  到1979年時,我國財政赤字規模突破200億。

  解決辦法是放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種地由過去的集體制變成包產到戶,再次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放開前,農村支出占全國財政的10%。

  放開後,這個數據減少到只剩下2%,農民的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也全部壓在土地上,大大緩解了國家的財政壓力。

  看到效果非常好。

  便有專家學者提出,進一步開通城鄉,讓農村百業興旺。

  農民不僅僅是農業生產者,農民可以是瓦匠、木匠、裁縫,應該允許他們從事百業。

  針對農業農村有30多個允許,都是允許、允許、再允許、同意、同意、再同意。

  比如今年剛剛發布的允許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鼓勵農民向各種企業投資入股,允許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的農民自理口糧到集鎮落戶。

  短短的三十多年,我國的小農經濟一次又一次扶大廈之將傾。

  城市建設的越來越漂亮,農村的山卻還是那座山。

  新一代的年輕人依舊在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上勞作,結婚、生子,仿佛就磨具里復刻出來的一般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雖然國家近些年針對農村發布了一條又一條方針方案,可這些都是將其原本就應該享受的權益還回去而已,真正為農村做的事情寥寥無幾。

  諸位領導也想為農村、農民做些事情。

  可咱們國家幅員遼闊,農村基數大,農民人口多,背後的成本難以為繼。

  就拿『新農村』來說,沙河新村都建設完成7年了,倪老到沙河新村調研也不知道多少次了,開了無數次會議,形成了無數份建議,可全國真正完成新農村改造的鄉村並沒有多少。

  距離沙河新村越近,完成改造便越徹底,越遠成效越差。

  為什麼推進這麼慢?

  農民苦點錢不容易,基本上能不花費便不花費,現在冷不丁的號召大家建設新家園,大家一琢磨現在的房子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為啥要建新房子。

  這事兒要花錢,不能幹。

  不光農民反對,一些村幹部也不理解上面是什麼意思。

  祖祖輩輩都這麼過來的,現在生活得好好的為啥要搞那啥玩意『新農村』!

  新農村就不是農村了?

  偏遠地區有這種想法還能說的過去,收入低,考慮的是如何先把肚子填飽。

  可就連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江南都不願意執行,那便不單單只是錢的問題。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阻力,更多的應該還是認知上有偏差。

  「如果將美麗、乾淨、整潔的沙河新村拍攝成影片播放給有經濟條件的地區,『新農村』方案是不是就能執行的順利些?」主管農村事宜的倪老不由的想道。

  不要以為農民就不愛美,誰不想自己的家鄉能夠美的像一幅畫?

  「勝傑,剛才想什麼呢,叫你半天也不答應。」

  會議中場休息,『京影』的領導焦金河和他結伴出來上廁所順帶著抽支煙。

  「沒啥,就是在思考『升旗隊』的事情。」

  連勝傑接過焦金河遞過來的香菸,先給對方點著後這才給自己點上。

  「怎麼?不好辦?」

  「江校長剛才不是說了麼,從各縣市退役的軍人中篩選,這還有啥難度?」

  「不像我們,要拿出能夠豐富農民生活,開拓他們眼界,展現新世界,還不能讓農民兄弟看不懂。」

  「這怎麼拍?」

  「哎,我都愁死了。」說著話,焦金河苦笑著搖了搖頭。

  不管是抗戰電影還是動作題材,亦或是都市類型,哪怕是拍攝農村風格,只要是電影,『京影』那是手拿把掐。

  可現在只是給了個大方向,具體內容拍什麼、怎麼拍,是要有深度有內涵,還是淺顯直白,這些都沒有畫下調調。

  習慣了上級下達指示,他們在按部就班的操作,現在什麼都沒講,焦金河犯了難。

  「『升旗隊』好組建,每年退伍的士兵,隨便嘩啦嘩啦都用不完。」

  「我就是在想,能不能借著『升旗隊』的活動,再做些其他有意義的事情。」

  「畢竟這麼好的辦法,只是用來升旗,有些太浪費了。」

  焦金河有他的苦楚,連勝傑也有他的苦惱。

  剛才在聽到要求各地方組織組建『升旗隊』,連勝傑敏銳的發現這是宣傳部隊的大好機會。

  明知道機會就在眼前,可具體怎麼借力,怎麼操作,連勝傑卻想不出來。

  「嘶!~呼!~」

  「咱們先進去吧,有啥困難等會議結束,等下問江校長吧,他點子多。」

  想不通其中的道道,索性也不繼續為難自己。

  吸完最後一口煙,掐滅菸頭後,連勝傑和焦金河又回到了會議室。

  「剛才的內容,大家有什麼不理解或是有更好的建議嗎?」探討完剩下的內容,馬老摘下老花眼鏡問詢道。

  「老馬,剛才我在想。」

  「既然是讓農民開拓眼界,可以不可以把已經建設完成的新農村作為一期素材。」

  「咱們國家發展的可不僅僅是城市,還有這些『新農村』。」

  「畢竟發展自己的家鄉,讓自己的家鄉更美麗,這是任何人都存在的樸素情感。」

  「不能只看城市的發展,新農村也是一大亮點嘛。」

  「人有了追求後,才會產生更大的動力。」

  「再一個,咱們也不能只是拍攝紀錄片,還可以拍攝關於養殖、種植等方面的影片,畢竟這些才是農民朋友們急需的技術。」隨著馬老的話音落下,一直在思考農村、農民、農業這三件事情的倪老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說道。

  「這是一個好主意!!!」

  「老倪不愧是你啊,我之前還只是想著把外面的世界『送』進去,你這是不光考慮到開拓眼界的問題,連帶這技術也一併輸入了,好!好!~」

  「那什麼,既然說到這裡了,我也想到了一個相輔相成的點子。」

  「既然有影像資料,我們是不是可以搭配影響出一些相關的書刊,讓農民朋友可一邊觀看,一邊學習呢?」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是這麼提一句。」

  「老倪,回頭你讓相關的同志研究一下是否有必要。」

  「其他人還有什麼建議麼?」

  聽到倪老的建議,馬老樂不可支。

  如果只是給農民播放外面世界的紀錄片,估計大多數人只是當做稀奇瞧瞧,可如果將相關的農業技術也一起送下去,那麼其意義就拔高了許多。

  興許有些地方會因為這些技術尋找到了發家致富的道路,也未嘗可知。

  從古至今,華夏一直都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

  早在戰國時期農學家都是各國重視的人才,歷朝歷代都對農業無比重視。

  建國後,國家也一直持續向農村輸送專業人才,農業局便是專管當地農業的部門,技術員也相應配齊。

  只是這些技術員的能力參差不齊,如果專家教授們親自上手拍攝的影片資料,再搭配相應的書刊,相信對農業會是一個有效的補充。

  「組建『升旗隊』,讓廣大的老百姓近距離的接觸這項活動,有利於宣傳部隊的形象,提高人民榮譽感。」

  「這是好事,大好事。」

  「可是我感覺『升旗隊』的使命不僅僅是這些,應該還有更大的、更多的貢獻。」

  「朦朦朧朧中,我有一些想法。」

  「可我這人腦子愚笨,一直想不到點子上。」連勝傑緊跟著說道。

  「連同志說的有道理。」

  「江澈,你想法多,你說說看?」

  在場的眾人一琢磨確如連勝傑所說,只是大家和他一樣,隱隱約約覺得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就是捅不開那層窗戶紙。

  「我弟弟高中畢業後入伍去了西南區,從戎十年有餘。」

  「除了79年,我知道他會上前線,其餘時間做過什麼我一無所知。」

  「在我的印象中,要麼是在軍營訓練,要麼就是出去拉練。」

  「復原後,我無意中打開他的包裹才知道,我弟弟原來獲得過這麼多榮譽!」

  「個人『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七次。」

  「『集體二等功』兩次,『集體三等功』十二次。」

  「雖然江波沒有和我講述過他參加過多少次行動,有過哪些危險的事情。」

  「可捧著哪些沉甸甸的獎章,不需要言語,我能夠感受的到其背後所付出的一切。」

  眾人不解,馬老點名是問問他針對這一點有沒有好的想法,怎麼開口提自己弟弟的事情。

  雖然不解,不過沒有人打斷,聽江澈繼續說道:「我想說的是,有多少子弟兵和江波一樣獲得那麼多的榮譽,外人不知道,家人也不知道!!!」

  「如果政府不宣傳,誰來證明他們為這個國家,為人民所付出的一切?」

  「都在說貢獻,都在講付出!」

  「可小朋友都知道考了100分會有獎狀,名字會出現在學校的榮譽榜,家長會有獎勵,街坊鄰居會誇獎,為什麼咱們的子弟兵就必須默默無聞?!」

  「關於這方面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想法,可能不太成熟,大家聽聽是否可行。」

  「連領導,如果士兵在部隊獲得榮譽了,可以不可以抄送一份給歸屬地的『安置辦』?」

  「這裡面操作有什麼難點麼?」

  「沒有!」

  儘管不知道江澈問自己這個做什麼,連勝傑如實回答。

  「這便是我想說的!」

  「剛才馬老的意思『升旗隊』是臨時的組織,我卻認為『升旗隊』應該一直保有。」

  「為了和『廣場』保持同步,方案中明確寫到『升旗隊』只會在每周一早晨,輪流在各地舉辦升旗儀式。」

  「在我的設想中『升旗隊』不僅僅只是升國旗這一個任務,剩下的時間他們便是『榮譽隊!』——送我們親愛的子弟兵的榮譽回家!」

  「不僅要敲鑼打鼓,鞭炮齊鳴,更要讓榮譽獲得它相應的待遇!」

  「好!~」

  「江澈的建議好!~」

  都是從崢嶸歲月走過來的老兵,他們當然知道當兵有多苦、有多難。

  保家衛國是軍人的職責,這是所有從戎之人的想法。

  之前沒人想到這麼做,一是部隊一直秉承著艱苦奮鬥精神,二來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現在時代變了,就像江澈說的一樣,不能只講付出不說回報。

  如果還是像之前那般,士兵獲得了榮譽家裡人都不知道,那麼誰又能記得他們曾經的付出呢?

  現在聽了江澈的辦法,兩位老人馬老和倪老互相看了一眼,都明白對方的想法。

  這麼做不僅僅是對獲得榮譽個人的表彰,更是對家國情懷的宣揚。

  軍人也需要表揚,不僅僅是所在部隊內部表揚,更要讓其名譽響徹家鄉,真真實實做到『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