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卷九大決戰——一擊得手,以命換命
2024-05-30 13:03:41
作者: 墨凡齋
眾人並不答話反而將攻勢進一步增強。說起這空間縱躍之術,諸聖並不陌生,女媧等人對這法決更是了如指掌。按理講這縱躍之術有一道難以逾越的瓶頸:距離遠的蓄力久,蓄力短的距離近,距離遠而又蓄力短的留軌跡。然而赤鰲的縱躍卻是完全有悖於這個邏輯,不僅不需蓄力更是距離悠遠,更可怕的是整個過程毫無徵兆毫無軌跡可言,這無疑是超越眾人認識的新法決,故而眾人心照不宣的佯攻不斷好令深諳縱躍之術的女媧探究明白其中道理。
在聖人們混戰的當口,眾人也未閒著,酆都、地藏各引座下弟子分布於戰陣四周,或成九宮布局、或成北斗站位,夜雪等人仰觀的之處,只見空中源源不斷地從四面八方積聚來人,有自己熟悉的面孔,更多的則是完全陌生卻頗為強悍的好手。在這蒼生存亡的時刻,大家摒棄個人恩怨齊齊聚集於此,雖說礙於修為低微難入大戰,但也尋思著竭盡所能幫幫場子。
一時間赤鰲率領的那些部眾便被壓制下來,雖說赤鰲一黨中亦不乏好手,但在眾生帶來的這些精英手裡也是斷難討到便宜,即便在噬星大陣的光環庇佑、加持下,也只是竭力遮掩難有贏面。
一個時辰過去了,又一個時辰過去了……
赤鰲面不改色氣息平常,眾聖則是疲於奔命往來奔忙,雖說是佯攻進招,可打著打著便成了招架抵擋,顯然赤鰲已經在這場眾人先發制人的試探戰中取得了主動權。不過女媧也逐漸摸出其往來縱躍的關建點!
幾人眼神交流後,夫子加速之後一個瞬閃,迎著赤鰲拋出手中的捆仙索,赤鰲微微一笑道:
「同樣的法決怎會奏效兩次!」
說完一個瞬身竟然飄身至夫子身後,夫子背後一涼趕忙運起先天神受的『乾元罡胄』以圖自保,耶和華亦在同一時間將聖盾加持在夫子身上,可赤鰲並未停止手中的攻勢,一把憑空出現的利刃已赫然貼上夫子脊背。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當利刃刺入夫子脊骨的一瞬間,燃燈輕吟佛號後含笑吐血盤腿圓寂,與此同時只見金光一閃,一隻碩大光盾屏障以女媧為中心向四周擴展,再光屏擴展的同時,外側亦有諸多光纖對著光屏四壁拉扯,故而這光屏的擴展速度較之於以往可謂數倍遞增,頃刻間便將眾人圈在其中。下方偌大完全體度朔山大桃木上蓄勢待發的酆都、地藏,瞅準時機後,各自在獬豸、諦聽脊背發動法決,因留守鎮壓惡魂而非全員狀態的『十殿閻王』與『鎮九鼎』同時發出,雖說僅僅減緩了一刻赤鰲的閃避步伐,但正是這難能可貴的須臾之機,夫子背身將捆仙索向後一甩,將幾近遁去的赤鰲與自己捆在一處,以血肉之軀充當寸金戒尺,赤鰲往來閃避卻發現難以縱躍逃離,值此之機眾生齊齊運足真氣對其發難,劍雨、雷搶、光刃、氣芒……一時間刀光劍影熔於一爐,殺伐之氣往來奔突,聖域壓力霸道無匹,末了更有墨綠光影穿梭往復,血煞與神聖交相輝映,長達半個時辰的真氣縱橫,攝人心魄驚人心魂,即便隔著光屏亦有不少生靈被這聞所未聞的氣象所震懾,被逸散出來的真氣所摧擊,轉瞬間眩暈無數、死傷頗多。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如此當量的集火足以殺死闢地之後的任一個體,眾人面色輕鬆,暗自慶幸抓住了這千鈞一髮的有利時機。可放眼過去屍橫遍野又著實令人心下愁苦,也罷,『為了多數隻得如此』幾人也只得如此安慰自己。「圓寂」的燃燈古佛也緩緩復甦,實在是堪稱完美的一次配合。
原來在佯攻的過程中,女媧漸漸發現赤鰲看似毫無章法的隨意縱躍,實則有章可循,其藉助的是被眾人擊碎了的召喚星宇碎塵!由光點到星宇的轉化原理女媧並不知曉,但在經歷了數次這種攻擊之後,她已明晰二者之間必有聯繫,果然在仔細觀察之後發現其中端倪。故而在佯攻之時便預先將法決布在四周,赤鰲雖有察覺卻錯以為是埋伏下來的陷阱而並未在意,爾後眾人對視便是總攻的開始。
夫子作為起手是有特殊原因的,首先他可以瞬閃上前控制住赤鰲,其次在上次束縛得手後夫子在赤鰲面前可謂自帶嘲諷,他的出擊必然會得到對方回擊。與此同時女媧直接張其光屏,再與外圍布下的法決連成一片,內外配合之下使得這道屏障瞬間支起,而這道光屏的目的卻並非束縛而是淨化!將空間內的所有星宇微塵悉數掃灑出去,使其暫時失去空間縱躍的媒介好為接下來的進擊爭取時間。
早在佯攻之時燃燈便在眾人身上點亮印記,故而當真氣貫穿夫子身體的時候,便發動發覺以命換名,使得夫子所受的致命傷不過成了皮外傷罷了,趁其驚訝間又恍然發現難以就近縱躍之際,夫子早將準備好的捆仙索向後甩出,當赤鰲終於洞悉這一切的時候卻發現已經身處酆都、地藏布下的法陣之內,雖說這個級別的法陣難以束縛自己,但這遲緩的卡頓正好給了夫子將其牢牢鎖定的寶貴時間。
接下來便是狂風暴雨般的法決傾瀉而下,畢竟這樣完美的配合很難再次打出,況且即便再次打出,屆時早有防範的赤鰲也未必會中招,因此此刻的進擊就顯得格外兇猛。置於燃燈如何會死而復生,這主要是因為道祖座下的鬼谷老人已經參悟出那套使得『風火雷電』四位弟子反目的法決,並摶煉出一件復活寶甲,只因摶煉過程難度極大耗費甚多,是故便將目前的唯一一件寶甲交給了身懷『以命換命』法決的燃燈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