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初遇神童
2024-05-30 10:11:07
作者: 河邊的蘋果
這幾日董陳氏和周媽媽白天照看兩個孩子,趁著孩子睡覺之際,還要和吳媽媽打點上京的行裝。
正巧這日城裡的布莊送來了春季做衣服的布匹,陳夫人就讓人喊董陳氏過去。
連著幾日下來,董陳氏有些疲憊,她想著小睡一會,就打發了周媽媽自己過去。
周媽媽想著孩子們都睡熟了,又有董陳氏守在一旁,就放心地去了陳夫人那裡。
誰料董陳氏小睡了一會兒,就有丫頭稟告鋪子裡的管事來了。
這些是她的嫁妝,都是由她打理的,只是她不擅長生意,鋪子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她就想著進京前把這些鋪子賣了換成良田。
董陳氏忘記周媽媽不在,就直接去見了管事。
周媽媽回來發現孩子不見了,還以為孩子們睡醒被董陳氏帶去玩了。
周媽媽找了一圈才看到說笑著的董陳氏,一問才知道兩個孩子不見了。
董陳氏顧不上自責,趕忙散了人去找。
另外一邊,郎朗的讀書聲,吸引了董世傑的注意。
董如意伸手在窗紙上戳了兩下,裡面讀書的都是十歲左右的男童,他們整齊的坐在椅子上,晃著頭背誦著,
董世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聚在一處,學著董如意的樣子也戳了兩個大洞。
他興奮地朝裡面望去,嘴裡還不停地問著:「長姐,他們在背什麼,好好玩,他們為何都晃著頭?」
董如意解釋道:「他們在背誦孔聖人的對話,想考狀元每日就要背誦這些,你有信心嗎?」
董世傑道:「有。」
他聲音不小,董如意忙縮了縮頭,手指放在唇邊,噓了一聲。
董世傑學著董如意也縮了縮頭,然後也跟著噓了一聲。
只是姐弟倆的對話已經被走過來走過去的陳靜之聽到了。
陳靜之看著被捅露了的窗紙,看著映在窗上的影子眉頭微皺。
如果是安靜偷聽他上課的孩童也就算了,可是如此不停的說話,很容易打擾到教室內的學生。
陳靜之擺了擺手,然後指了指窗口。
教室最後面坐著的書童趕忙轉頭看去,然後輕輕地走了出去,正好抓了個正著。
就這樣,那些背誦的學生都沒有一人回頭,或是停止背誦,可見陳靜之的嚴厲。
董如意想跑已經來不及了,誰讓她腿短,又帶著個累贅。
書童一手拉著一個拖他們進屋。
董如意道:「我自己會走,不用你拉拽。」
就這樣,那書童還是一手拎著一個的把他們姐弟拎進了教室。
書童道:「老爺,剛剛就是他們在門外偷聽搗亂。」
教室內的學生們停止了背誦,全都側身看著姐弟二人。
只有個別兩三個人,依舊是眼觀鼻鼻觀心地端坐著,並沒有回頭。
屋內靜悄悄的異常安靜。
董世傑有些害怕,他躲在董如意的身後偷偷看著屋內的人。
董如意則是仰頭看著面前這人,這人跟爹爹有幾分相像,可眼睛卻和娘親一樣的。
董如意心道:「不會這麼倒霉吧!」
陳靜之一臉嚴肅,「你們是誰家的孩子,報上名來?」
董如意挺起了小胸脯,「先生問別人之前,是否先要報上自己的姓名呢?」
屋內沒有一絲聲音,就連呼吸聲都很輕很輕。
那些個轉頭看他們的學生,全都轉了回去,此刻安靜的就像是不存在的人一樣。
陳靜之沒想到這孩子竟然不怕他,冷哼了一聲,「偷聽我上課,還敢搗亂,你可知這樣做的後果嗎?陳書,各打十下手心,放他們離去。」
陳書有些發愣,他們老爺何時不讓人偷聽了,只是打斷老爺上課的確是要挨罰的。
可……這兩個的年齡也太小了些吧!
陳靜之雖然教書嚴格,收的學生卻是什麼階層的都有,甚至還有商賈的孩子。
只要你有恆心,有毅力,又喜愛讀書,他就會給其機會。
那些個不夠陳家標準的,只要你願意,不怕辛苦,也可以在門外旁聽。
對於知識,陳家從不吝嗇傳授。
但是從來就無人敢打斷他上課,但凡打斷他上課,都是要被打的,被打的人多了,就無人敢破壞規矩了。
董世傑聽到他們要被打,上前護著董如意道:「不要打我長姐。」
董如意也著急了,她可不想自己和小弟被打。
她看著桌子上的書本,「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敢問先生何解?」
陳靜之聽到董如意會背誦論語非常的震驚,這孩子才多大啊!
陳靜之道:「你是在問我何解嗎?」
董如意道:「是的,何解?」
陳靜之面上不爽,心中卻是大喜,他這是遇見神童了。剛剛學生們背誦得並不是這一段,這段他還沒有教過呢。
陳靜之看向教室中的學生,「你們有誰讀過此段,告訴她這是何意?」
他這樣問,也是想看一下有沒有提前溫書的。
教室里的學生見火燒到了他們身上,一個個都低下了頭,恨不得今日就不在這屋內。
只有一人起身道:「學生略知一二。」
陳靜之道:「子勉作答?」
魏成宇,字子勉,河南儈興人,今年十歲,已經考取了童生。
由於他家遠,故住在陳靜之的家裡,如今已經有五個年頭了。
他是陳靜之的愛徒之一,從小聰明絕頂,陳靜之對他非常喜愛。
魏成宇道:「這是論語的先進篇,同樣是孔夫子和其弟子的對話。」
陳靜之點頭,嗯了一聲,肯定了他的說法。
魏成宇見先生點頭,款款道來:「孔夫子的學生子路問:『是否聽到了就要行動起來?』孔夫子反問道:『有父兄在,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夫子的另外一位名冉的弟子復問:『是否聽到了就要行動起來?』孔夫子答曰:『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在坐的一名名為公西華的學生不解道:『為何同樣的話所得到的答案卻不同?』孔夫子答:『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這段話的意思是人各有不同,故而因人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