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縣試(一)
2024-04-30 15:45:02
作者: 搞定男神醬
二月十六四更天,竇耘起床吃了湯斐君親手煮的竹升面,坐上牛車,聽著湯家人絮絮叨叨的關懷,到了考場。歷經點名、搜身、唱保,終在太陽冉冉升起時,拿到了寫有洪字二十號舍的考卷。
縣官已坐定,一排排號舍按《千字文》排序,離縣官最近的是天字號,再往後地字號、玄字號,以此類推。每排號舍坐二十人,末端有個茅房。也就是說,竇耘所坐的位置,恰好近靠洪字排號舍的茅廁!
雖說此處茅廁空置許久,不似尋常人家的茅廁臭飄兩里,然則人有三急,要考整整一天,單算每人上一次茅房,一整排二十人,便要上二十次。試想一下,他提筆寫字,撒尿噓噓聲、拉屎咚咚響、放屁嘣嘣嘣,什麼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該全被屎尿屁攪和到九霄雲外。此外,每兩排號舍一個衙役巡場,他坐得兩端,還不是在衙役眼皮子底下?
縣官給竇耘派的位子如此不佳,換位乃痴人說夢,他只能趁著大家還不想拉屎撒尿的時候,答卷從速。
當竇耘皺眉路過黃字排號舍時,張升已把文房四寶放在號舍里的木板上,笑道:「竇耘,我這六號房,所謂六六大順,是不是很好?對了,你的號舍哪排哪號?」
「洪字二十號舍。」
「你是二十號?那豈不是靠近茅房?」
竇耘悶悶地嗯了一聲。
「這也沒什麼,竇耘,那些茅房好久沒人用,不會有很多臭屎騷尿的……」張升試圖安慰。
即使不騷不臭,可竇耘聽了那四個字,已覺得又騷又臭,略顯嫌棄地說:「得了,你甭講了。」
「不許交頭接耳,速速找到位置坐下,否則本官不客氣了!」作為主考官的縣官大人拍起了驚堂木。
一衙役極不耐煩地催道:「縣尊大人說你倆呢!還不趕緊走開!」
竇耘聞聲走了,來到了洪字二十號舍,三面青磚砌的牆,屋頂跟他差不多高。號舍里靠牆放著兩塊木板,有一高一低兩磚墩子,用來承托木板當板凳和書案。竇耘將裝有文房四寶的竹籃放在地上,先放一塊木板在低的墩子上,輕挪了下屁股往上坐,晃動了兩下身子,木板還算穩當。
接著,他又把另一塊木板放在高的墩子上,雙手擱在上面試了挺平穩的,可惜書案不高,他的雙腿不能自然彎曲,只能伸直探到了號舍外。他仰頭望天,金燦燦的太陽照耀大地,遠處飄來幾朵豆腐似的白雲,興許會下雨。
號舍條件簡陋,耳畔咳嗽哈欠響個不停,又靠近茅房,連腳都伸不直,一旦下雨,腿腳被打濕事小,污了卷子事大。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小心地用鎮尺壓住空白考卷,再拿出文房四寶。
衙役送上一碗清水,竇耘往端硯里倒了少許水,挺直上半身,右手拿墨塊,不疾不徐地磨起墨來。墨汁慢慢地融入清水中,也磨去了他心中的燥氣。耳邊嘈雜的聲音消失殆盡,好似到了無人之境。
這時,他開始看考卷。
前半部分,全出自四書五經,要麼出上句填下句,要麼出下句填上句,要麼是些較為偏僻的字句,問出自何人所做的哪篇詩文。他早已熟背四書五經,隔三岔五便花幾天時間默寫一遍,有錯字便圈出重寫。因而,他一看東門之楊,其葉牂牂,後面跟著兩個空處,便知要填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對於這部分毫無難度的默寫題,竇耘不再多看,繼續磨墨,並看後半部分。
四書第一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此句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一十五》,乃傳世名段,上下文該是: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意為子貢認為孔圉不配得文公稱號,便問孔子。孔子答道:凡人聰明者多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是故諡法以『勤學好問』為文者,乃人之所難者。孔圉得諡為文,以此而已。
讀透了題目,做賦便不難了。先將對話釋義解釋一遍,再寫出孔文公有哪些不恥下問的事跡,表明衛國國君英明識人,末尾表明自己也會不恥下問,早日輔佐聖上干一番事業。
四書第二題: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目睹此題,竇耘面色凝重起來。此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全段為: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整段話批評楊朱和墨翟兩派學說,意在弘揚孔孟之道。然此題摘出的「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十六字,講的是庖屋裡有肥肉,馬廄里有肥馬,而老百姓們面有飢色,餓殍遍野。窮人吃不飽,富人養的馬都無比肥碩,窮人與富人所過的日子有天壤之別。他該從實際出發多寫些劫富濟貧的措施,還是順著原文批評楊朱與墨翟兩派的學說誤人?
這題他要權衡一下,決定暫時不想了,先看最後一題。
卷上赫然寫著:以「試使夷齊飲」做一首五言六韻試帖詩。
試帖詩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首先賦詩題目該為賦得試使夷齊飲,其次必為五言六韻十二句,前兩聯平仄格式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還得注意起承轉折與押韻。
格式瞭然於心,他細心審題。出題的詩並非人人傳誦的傳世名篇,竇耘略有印象,一時間想不起全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