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驢行暢想曲> 100 在路上到達川藏界

100 在路上到達川藏界

2024-05-30 07:53:53 作者: 經典老表

  別過稻城亞丁,經歷了一場天然、純粹的洗禮。

  返回到318國道後,再次向西藏地區進

  發。王一夫二人依然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騎行。但經歷了那麼多大上坡,再經歷了一日四季天氣變換,似乎一切都已經不在他們認為的「困難」詞典了。

  從理塘出發,繼續向高處的上山路,走禾尼鄉,再翻海拔4685的海子山,頂著超大風爬海子山,缺氧、費力,身體的水分似乎很快就被風吹乾帶走,感覺特別困,身體特別乏,而最後的兩三公里真不知道是咋堅持下來的,好像分分鐘就要睡著,暈倒……。之後開始下山坡,剛下山就看到姊妹湖,當地人也叫愛情海,真是讓人美哭呀。瞬間,之前爬山的難受勁都沒有了,精神來了!

  緊接著80公里陡急下坡,走德達鄉,之後直到巴塘的路以為很輕鬆,結果又一次被川藏線的詭異教育了。一直在崩潰的邊緣,騎啊騎,腿都騎成機器腿,騎到沒感覺了……從海拔4600米直接下降到2500米,也是從冬天到夏天的轉換,一天四季的感覺很奇妙,呼吸順暢得多了。

  怕天黑前到不了巴塘——川藏交界地,在隧道面前,根本來不及害怕和矯情,就直接摘掉遮陽鏡,插好車燈,就一口氣衝進了隧道。一路連續過了6個隧道,10幾公里,簡直不能呼吸。

  終於在晚8:00多趕到川藏兩省接點——巴塘,共計騎行117km。

  這可是上路史以來騎行最遠、騎的時間最長的一天,屁股都被顛得疼了,不敢落座。靜下來一想,還想哭,就是那種不知道今日的路有多長,目的地在哪裡,只能就是騎呀騎,一點兒希望都沒有的感覺。可能是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念,就很容易質疑自己的原因吧。以後需要自己去不斷克服,這也是人生路上不可逾越的必經之路和考驗吧。找回自己的信心和希望,支撐前行的路。

  「我們並不想跟任何人去比什麼快與強,即使路再難,即使慢一點,我們也絕不去搭車。靠自己的雙腿和雙輪,走這一朝人生的風骨,就醬(犟嘴、倔強)!」這也是王一夫夫妻二人東北人內心裡的執念,也在不斷給自己打氣,實踐著那份堅持。

  王一夫二人從海拔4600米的高山上,一路80公里下坡,到達海拔2500米巴塘。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朋友,您知道海拔對於人有多大影響的嗎?主要是對心血管的影響,生長在不同海拔的人的心臟大小和跳動頻率是不同的,對心肌的厚度要求也不同。處於海拔低的人到海拔高的地方會發生缺氧,有高原反應;處在海拔高的人到海拔低的地方會發生心肌炎等。

  王一夫二人的回答是:常常生活於低海拔的人,在海拔一天內由高降低了那麼多,真是幹什麼都舒服,說話、呼吸以及身體的反應等各方面都感覺正常了許多。也經歷一天之內從冬天到夏天的奇妙轉變。看來這適應了低海拔生活的人們,在高海拔時還真是不舒服,而那些高海拔生活慣了的人們,到低海拔生活,可能也會有諸多不適呢。但人的適應性是超強的,克服困難的能力也是超強的。

  經過了多天的騎行,王一夫夫妻終於來到了四川與西藏兩省的交界處巴塘。非常謝謝一路上,自駕朋友們給予的水補給,還有那當地人給予的讚許目光,讓他們渾身勁倍增,讓他們身心溫暖,騎行勁頭十足起來。

  騎行完成川藏線四川段的騎行,他們美啦,美啦,醉啦,醉啦!

  據前方來報,入藏區後的道路會更加泥爛,條件很差。但耳邊響起主席的《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明天過金沙江大橋正式進入藏區!這將是一個新的起點。

  王一夫是個樂天派,確切地說是貪圖自我快樂的人,也是個家人認為的那種自私的、懂得陪伴自己的快樂人。老婆經常會這樣來批判王一夫,但他只是笑笑而過。

  王一夫喜歡旅遊,也喜歡將旅遊的經歷寫下來,特別是自從獨自出外闖蕩,以及出國工作,人生的經歷不斷豐富,視野不斷開闊,他更願意以記錄生活點滴和感悟的形式,不斷積累,形成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認知,不斷圓滿自己的人生。寫作,成為了王一夫自己與自己說話、交流的方式,獨游,開始認真地陪伴自己。

  喜歡舞文弄墨,雖然沒有什麼著作或文章見諸報端,王一夫卻時常愛去記錄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並由此而生的理解與感悟等,形成短文放在自己的文件夾里,或許在未來某天,可以讓自己回顧人生歷程時,有跡可循。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待老去的時候,可以有故事講給兒孫們聽。正如博爾赫斯所說:「我寫作,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特定的讀者,我寫作是為了光陰的流逝使我心安。」在不斷地寫作過程中,讓王一夫注意去觀察周遭的人們,捕捉身邊發生的事件,從這些人和事中,感悟生活的真相,這也讓他深深體會到那句「寫作是過一種真正的靈魂生活,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

  王一夫一逮到機會就一定是出去旅行的。世界那麼大,我們應該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充分欣賞那份美,打開自己內心的視界。特別是在中老年以後,我們一身輕鬆時,更應該計劃著去遠方,尋找自己內心裡如詩如畫般的山水,感悟自然之美;聆聽不同的方言,感受語言的魅力;尋覓名勝古蹟,感悟文化的積澱。

  人們思想起自己「在路上」,冥冥之中忽聞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呵呵。王一夫想,自己不是「知者」,也不敢妄稱自己為「仁者」,但他要去登山,他要去涉水,甘願做個行者也罷。

  此次騎行進藏,王一夫會全程記錄在案並不斷發到協會公眾號及自媒體平台,以分享的經歷和感受。因為他的心一直在戶外運動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