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在路上靈魂飄
2024-05-30 07:53:38
作者: 經典老表
「身體和靈魂有一個在路上。」
王一夫在將退休時的生活很簡單,早上睡到自然醒,起來抻抻筋骨,去廁所排空一切宿垢,洗心革面。用早餐,收拾停當後,燒水沏茶,來到他的陽台小天地,叨上菸捲,在透過玻璃暖暖陽光的照射下,捧起沙發旁書架上的某本書,讀起來。外面,除天氣和溫度,似乎一切人世繁雜都是他人的事兒,與自己無關。隔三差五地,或徒步於鄉間,融入自然天地,與靈魂竊竊私語;或登上山間,極目遠眺,讓胸懷廣闊;或遊走於城市間,落腳在某個書店的書海里沉浮。
書,一直是王一夫的伴侶。小時候的「小人書」,長大後的閱讀,總是令人欣喜,要麼開闊了自己的眼界,看到自身所及之外的世界;要麼似打開了一扇窗,令自己明心見性,豁然開朗;要麼深入心靈,令自己穿越懵懂黑暗,趁近智慧光明……「讀書的癖好能夠使人獲得一種更為開闊的眼光,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一直喜歡看書,閱讀中外名著,也讀些中外詩集等等,飢不擇食,看到書就要拿來讀。王一夫在大學時代,學院圖書館裡的外國名著已經被他借閱了,他只好夥同幾位愛好讀書並經常一起探討文學的同學在周末趕到市里,到僅有的一家新華書店去看書,遇到好書就買回來品讀與收藏。
通過閱讀及自我感悟到: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才是情緒的最高境界,對這一境界的追求根植於心,在他心裡根深蒂固,他努力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讓王一夫認識到,孔子是並沒有什麼教條、節律什麼的,他的「主張」也只有五個字——無可無不可,即世界上既沒有什麼東西不可,也沒有什麼事情是無不可。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王一夫感悟到,其實,情緒沒有正或負,對或錯的,而每一種情緒都是有價值的,人生要儘可能多一種體驗,否則生活永遠不會完整。比如當你走錯了方向時,有的人會後悔走了「冤枉路」,情緒很不安;而有的人會想:幸虧走錯了,不然這輩子我都不會看到這邊的景象,反而很愉快了。再比如,作為父母,要麼就不生孩子,如果生了孩子就要儘量去栽培他,至於他將來要怎麼樣,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除了祝福而由不得父母。如果我們能經常如此這般地去想,就會慢慢覺得自己沒壓力,慢慢地解除掉情緒負債,讓自己輕鬆上路。
近些年,隨著人生的閱歷不斷豐富,特別是在戶外運動的路上,王一夫內心在開始尋求生存的意義,以及思索生命的價值等問題,似乎在走向莫名的精神世界,尋找冥冥的靈魂生活,追求某種所謂的人生的高貴。
拜讀早已聞名的周國平先生的《靈魂只能獨行》,「人的高貴的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的精神生活。」「我始終相信,人的靈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更為本質,每個人的人生質量首先取決於他的靈魂生活質量。」一語中的,把王一夫這四處遊蕩的肉身,拉回到尋找與靈魂同行的軌道,讓他好似突然發現和理解到這麼多年的飄蕩、遊歷、戶外登山等等一切活動,似都是在靈魂的召喚下,奮勇前行,因為「靈魂好像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它總是在追求一種完美的境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所以王一夫也就一直在路上,追尋著自己靈魂的方向,讓自己「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點不起眼的靈魂生活的跡象,也會閃放出一種很動人的光彩。」
當下,我們比任何時代的人都更加繁忙,也享受著比任何時代更加豐裕的物質生活,卻依然感覺到無比地失落。為什麼?原因就在於信仰的淪喪,特別是靈魂的不在場。「信仰是內心的光,它照亮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沒有信仰的人猶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沒有目標,隨波逐流,活一輩子也只是渾渾噩噩」,加之不思考靈魂的暗示與啟迪,所以人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感及神聖意義感,沉浸在喧囂之中,也只是解決暫時的孤獨,行路匆匆,也只是麻痹內心的不安,人們開始變得麻木,似乎不思不想會變得輕鬆、快樂些。其實不然,正如英國哲學家約翰穆勒所說: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幸福,不滿足的蘇格拉底比滿足的傻瓜幸福。「人之為人,就在於他身上既有動物性,亦有神性。所謂人性,也就是動物性向神性的升華。」「真正有信仰不在於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別的什麼神,而在於相信人生應該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標。真正看重信仰的人,是通過獨立思考來尋求和確立自己的信仰。」蘇格拉底的信仰是:人生的價值在於愛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他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活著不如死去。「如果人類站在塵世不再仰望頭頂的星空,沉湎於物慾不再敬畏心中的道德律,人類會是什麼樣子?」這些真言和發問,無不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教導,是指路的明燈。
省察自己一路走過來的路,雖平坦卻也道路崎嶇,雖也攀過高山卻也必須穿過荊棘,雖追求高尚卻也難免自卑和無奈。但王一夫終歸是走在自己認為的高尚之路上,試著努力去做個精神上不貧乏的人。
王一夫是個孤獨但在任何時候都從來不覺得寂寥,不知道寂寞是什麼滋味的人。他領悟到人是有靈魂的,當自己的靈魂不得安穩,人的身體和精神是不會安康和愉悅的。而靈魂並不需要頂禮膜拜的虔誠,不需要繁文褥節的禱告,不需要四盤八果的供養,不需要頗費心思的祈禱。靈魂本身其實很簡單,對你不離不棄,只有放下心裡的包袱,卸下自己的偽裝,處俗世而求人生至簡,騰出心靈的空間來,靈魂就會主動靠近你,就能有機會去撫慰和安頓自己的靈魂。儘管他也說不清楚那「安頓」是怎麼個樣子,他只是這樣保持那份熱情和信仰,孜孜以求,不計較前路漫漫,一心走在自己一個人的朝聖路上,靈魂之光,將引領生活走向更虔誠與高尚。
「一個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著走,而總是想為自己的生命確定一個具有恆久價值的目標,他便是一個有信仰生活的人。」對神聖的敬禮,對美的憧憬,「那種在實際生活中即使一敗塗地還始終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運兒。」「只要我們是在努力攀登,我們就是在為人類的偉大做出貢獻,並且實實在在地分有了人類的偉大。」
到了老年,人際關係則成為了一種麻煩,這或許是人們之所以喜歡選擇獨處的原因。也因此為順應人性中的孤獨需要,讓我們回歸獨處這個最為簡單的狀態,讓我們降低幸福指數,降低物慾追求,回歸簡單思想和心態,做一個靈魂安靜的人,我們就可以感覺到精神上輕鬆,生活上怡靜。大道至簡,當簡到極致,便得寧靜與祥和。人生至簡,所以感覺世界美好。
王一夫願意在精神上實現至簡,他不打擾他人而自輕鬆快樂著繼續走在與自己靈魂同行的路上。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個靈魂強大的人。
探索在路上,靈魂思考在心上。靈魂飄在路上,引導你,等著你。
騎行在路上,與相愛相伴的人一起看一路的風景,分享一路的人生,最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