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戶外生命救援
2024-05-30 07:51:19
作者: 經典老表
唯有能夠好好地活著,才能體驗到更多的戶外運動之美。
通過認真學習戶外運動相關的書籍,如《背包族手冊》《中國徒步之旅》《實用登山技術手冊》,特別是閱讀了《危險的腳步》《梅斯綱爾自傳》後,王一夫才理解了戶外運動不只是一個好玩的、自由的運動形式,如果想讓自己玩的好,玩的久,就必須將安全放在第一位。當安全了,再去自由地玩,那將是真正愉悅身心的戶外運動的玩法呀。
王一夫綜合了多條戶外安全基本常識: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1.不要站在懸崖邊擺酷。這樣其實是給自己增加風險,要知道這時如果一陣大風吹來,你真的不一定能穩得住腳。
2.手裡除了登山杖,不拿水壺、相機或手機等走路。
3.儘量不要一個人登山。隨隊出行時也要避免一個人落單。
4.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向下蹦,很傷膝蓋的。挪下來的姿勢雖不好看,卻保護你的膝蓋。
5.如果你是新驢,儘量跟著老驢或手持對講機的人後面;如果你是女性,儘量跟在兩個男性之間走。
6.上坡的時候,要與前面的人保持至少五米的距離,並保持高度警惕性。
7.能用繩,就不要徒手;能挪下來,就不要蹦;能繞過去,就不要爬上去;能走現成的路,就不要自己開路。
8.兩支隊伍撞車時,讓路的一方,一定要在道路的內側,同時重心降低。超越的一方,一定要面朝讓路者,有可能的話最好借力。
9.不要背向懸崖休息,在懸崖邊時,也不要從別人後面經過。否則,他起身或後仰,會把你擠下懸崖。
10.不要隨意飲用野外的水源,不要亂吃野果和野菜。
11.午餐不要吃得太飽。否則,你會出現氣短胸悶等症狀。
12.登山走路不看景,看景登山不走路,一定要注意腳下。
13.登山前,主動問一下領隊的電話,存在你的手機上,還要學會發定位圖。
14.自己的背包裡面,帶上一些簡單的醫療設備等。自己的背包一定要背在自己的背上。
15.養成剔乾淨腳下泥土的習慣。登山鞋底的防滑紋很深,如果泥土太多,就會失去防滑的作用;同時,也會把崖壁踩得滑滑的,給後面的驢友增加了攀爬的難度。
……
同時,王一夫也領會到:要真正實現戶外安全與生命救援,就要以自救為主,救援為輔作為生命救援方針。
王一夫開始與各三甲醫院進行接觸與溝通,不斷遊說醫院將救護車隊延伸到戶外運動救援中來。救護車是對全體人民都適用的,那麼,戶外人也在其救援之列嘛,所以請醫院方面支持戶外運動。
在得到一家市三甲醫院的回應後,王一夫又將安全教育轉向了「自救」這個重點方面上來。
在協會的主導下,在體育運動基金會和紅十字會、醫院方的支持下,協會開辦起長期的免費生命救援培訓班,配合紅十字會的急救培訓,以期普及到全體戶外人群及潛在戶外人群。
誰來擔此生命救援的教師呢?醫療口責無旁貸。協會以付費授課的方式,請來醫院骨科、創作科的醫師,並要求各戶外群體一期接一期地接受戶外人生命救援的培訓和教育。
培訓重點關注心肺復甦及山地救援等項。
由醫師講解正確心肺復甦操作方法。當遇到身邊有人倒地處於昏迷情況下,要按步驟進行搶救:
第一步,判斷患者意識。大聲地呼叫他,或者搖他,看是否有反應。湊近他的鼻子、嘴邊,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頸動脈,看是否有搏動。
第二步,打120請求救援。如果確認患者確無呼吸,則讓旁邊的人讓出空間,並指定某人去打120電話,尋求救護車救援。必須指定,因為人們多有不關自己少出頭的想法,所以指定某人才更有效率。
第三步,開放氣道。將患者置於平躺的仰臥位,昏迷的人常常會因舌後墜而造成氣道堵塞。這時施救人員要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一手按住其額頭向下壓,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讓氣道被打開。
第四步,人工呼吸。找一塊乾淨的紗布或手巾,放在該患者的口部,防止細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氣,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緩慢地將氣體吹入。氣吹完後,鬆開捏著鼻子的手,讓氣體自然呼出,完成了一次呼吸過程。每分鐘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在學習這些基本操作要領,醫師為了讓大家能夠容易記住,教給大家口訣:
清口捏鼻手抬顎,深吸緩吹口對緊。
張口困難改吹鼻,五秒一次堅持吹。
第五步,胸外心臟按壓。如果患者一開始就已經沒有脈搏,或者人工呼吸進行一分鐘後還是沒有脈搏跡象,就需要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施救者先要沿著最下緣的兩側肋骨從下往身體中間摸到交接點——劍突,以劍突為點向上在胸骨上定出兩橫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線處,這裡就是實施點。施救者以一手疊放於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將掌根部放於實施點位置,雙手臂伸直,依靠上半身的力量通過手臂垂直向下壓,壓下後迅速抬起但手不要離開胸口,頻率控制在每分鐘80-100次。
醫師講解:每兩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後做15次心臟按壓。
希望大家記住一個口訣:
掌根下壓不衝擊,迅速放鬆手不離。
手腕略彎壓一寸,一秒一次較適宜。
第六步,結束心肺復甦的指證。在施救的同時也要時刻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觸摸患者的手足,若溫度有所回升,則進一步觸摸頸動脈,發現有搏動即可停止心肺復甦,儘快把患者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每期培訓班上,還將由紅十字會方發放「急救包」並指導使用方法。
生命救援培訓持續進行,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贏得了戶外人對協會擔負起安全責任的認可。
在學會自救的基礎上,仍需要注意戶外運動中的「失溫」「中暑」「脫水」等情況,個人要及時發現,迅速自己或呼喚隊友幫助處理。而對於意外摔傷、蜂蜇、蛇咬、蜘蛛叮及自然災害如雷擊等受傷,則更需要戶外生命救援來幫助。
王一夫在國外旅行期間,參加當地戶外機構組織的救援培訓並已經通過考核而獲得了國際救援員資格證書。他更加認為成立戶外救援組織,並不斷教育和傳播急救知識,取得的社會效益更顯突出作用。
協會充分認識到在戶外運動中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普及急救常識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和及時的。協會將致力於成立戶外救援隊,為保障減少戶外運動傷害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