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伊洛
2024-05-30 02:12:08
作者: 涼涼柒
兵馬未行,糧草先行,要打仗,國庫首先要有銀子,國家首先要有糧。
戶部尚書早有準備,不等皇上開口便呈上摺子,「國庫的銀子和各地的糧倉可支持八十萬大軍行軍一年。」
軒轅富饒,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其他三國加上一些附屬小國,恐怕也只能和軒轅差不多。
「好很好,有糧草有兵馬,朕就不信打不過小小的北齊。」糧草充足,軒轅逸底氣就更足。
兵部尚書也早早就做了安排,「兵器戰馬早已備好,可供步兵五十萬,騎兵五萬人用,所有兵器隨時可以調用,另外下官已命工匠繼續打造武器,確保前線兵器不斷。」
軍務處的大臣也早早得到皇上的暗示,早就將士兵安排好他們手上可調用的兵馬有五十萬,這其中還不包括剛從軒轅闊手中接手的三十萬人。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皇上,螭王爺手上那支人馬可要派上前線?」如果要消耗軒轅闊手中的兵馬,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畢竟,要遇到一場大戰也是不容易的。
軒轅逸倒是想,可是:「派他的人去前線,誰領兵?」
他剛將軒轅闊的心腹關起來,總不能現在就重用吧。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將大牢里的人放出去是不可能的;從別的地方調人又怕不能服眾;從原處升個小兵上來,那也是軒轅闊的心腹。
君臣商量一番,最終還是捨不得錯過這次機會,一致決定派原屬於軒轅闊的三十萬兵馬去前線。
「螭王爺手上的兵馬曾與北齊人交手,有經驗,三十萬大軍全部派出去。」軒轅逸丟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其他人沒有意見。
細微的小事敲定,最難選的還是主帥。
北極人有多善戰,天下皆知,要是主帥能力不夠,兵馬再多也沒有用。
「永德將軍時遠多次征戰,戰績不凡,臣認為他可以為副將。」新上任的右相開始安插自己的人。
主帥就算了,承擔的責任太大,右相只想安插幾個小人物進去混混軍功,他現在根基不穩,正需要這種好機會提高提高自己的地位,樹立一下自己的威信。
左相亦不甘示弱,也推了一個自己的人進去,同樣是為副將。
左相是軒轅的左相,自己也向左,叫他左相再正常不過。
兩個人剛好占了兩個位置,起到平衡之勢又能相互監督,最重要左,右,兩相推薦的人都有實力,皇上沒有道理不同意。
當然左相和右相得了好處,其他人也不會少,只是非重要人物,沒有必要在皇上面前提起。
軒轅逸再次詢問,「主帥可有人選?」這是最重要的人選,不管是左相還是右相,輕易不敢開口。
軒轅逸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答案,當即臉色有些不好了,左相見狀,連忙開口,「皇上,您看威北侯如何,他是一員老將,有他在,軍心必穩。」
威北侯的大女兒正是左相現如今的填房。
左家雖有私心,可他分得清輕重,他推薦威北侯村,最直認為使人合適,沒有半點私心。
軒轅逸沒有同意也沒有否認,只道,「 威北侯今年五十有二。」年紀實在是大了一點。
右相見狀,忙道,「恭義侯張杰,他父親當年亦是一員猛將,張杰本人也熟讀兵書,兵法,謀略,無一不精。」
「張杰倒是不錯,只是……他之前不曾領兵,朕怕他不能服眾。」雖然沒有直接否決,可也是不同意了。
左相和右相拿不準軒轅逸是什麼意思?又推薦了幾個他們認為集合適的人,可全部讓軒轅逸一一否決掉了。
兩人暗自一琢磨,心裡隱約明白,皇上心中怕是已有人選,所以他們所提之人哪怕再合適皇上也能找到理由說不。
有威信的顯老,年輕的嫌沒有經驗,有威信又年輕的又嫌棄與螭王不對付,調不動螭王手上的兵,年輕又有威信,還能調的動螭王手上兵馬的又嫌與螭王走得太近,這簡直是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左相和右相本應是不對付的兩個人,此時也不得不合在一起,共同商討。
兩個人不愧是能為文官之首的人,這麼一碰頭就想到了一個極好的人選,「鎮國公伊洛!」
伊洛,現任鎮國公。也就是軒轅闊母妃的弟弟的妻子的哥哥。算是與軒轅闊可又不那麼親近。
在軒轅闊舅舅還活著的時候,鎮國公府與軒轅闊就沒有什麼交集,孫悟空救救魏國戰死後,雙方就更沒有交集了。
當然不管雙方有沒有交情,伊洛的身份都擺在那裡,憑螭王爺表舅舅的身份,原屬螭王爺的那批人馬多少會給以伊洛一點面子,而伊洛本身與軒轅闊並不相熟,也不是軒轅闊派系的人。
而且此戰伊洛要是勝了,螭王手上那些人馬自然由伊洛接手,反之伊洛要是敗了,那就會消耗軒轅闊那批人,不管是輸是螭王府和鎮國公府的梁子都結下了,經此一戰,雙方怎麼也走不到一起。
果不其然,皇上屬意的人就是伊洛,當左相和右相將伊洛的名字一報出來,皇上立刻就點頭,「伊洛很好。」
至於具體指哪方面好,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主帥的人選就此敲定,當天聖旨下達鎮國公府時,全府上下都懵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他們家國公爺要上戰場?還是主帥?
呃……
他們家國公也好像沒有上過戰場,而且他們家國公也走的是文人名士的路線,根本不懂帶兵打仗。
第一次上戰場就是主帥,真的沒事兒嗎?
至於為什麼以軍功起家的鎮國公府嫡長子卻走文人路線,這事就簡單了。
當年老國公手握重兵,在軍中威望甚高,被先皇忌憚,前任國公也為了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藉機交了兵權。
可這還不夠,為了徹底打消老皇帝的懷疑,老國公打小就不交三個兒子兵法,只將他們教養成文人,不求他們有出息,只求他們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