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風雲羈> 第118章 生不逢時又縫亂世

第118章 生不逢時又縫亂世

2024-05-29 09:37:08 作者: 胡亦菲

  玉靈兒以一己承諾救了他,又精心照顧他的傷,直至他痊癒,此後,玉靈兒不但是他的好朋友,也成了他欠下情債的第一人。

  後來玉靈兒為了柔然,必須回去接受和親,這位驕縱的公主哪會心甘情願,竟又從柔然跑出來找元軒,她自然知道南梁發生的事,所以隻身一路追隨來了北齊。

  她知道元軒來北齊的目的,也知道他的那位師妹在他身邊,但是她還是為了元軒而逃婚。

  元軒怎能讓她如此呢?可玉靈兒又怎麼能忘記他。

  可元軒又不能勸說玉靈兒嫁給金梓驍,玉靈兒也很難答應他。元軒一心想復仇,在他心裡只裝著家國讎恨,他根本無心兒女私情,面對玉靈兒,他只能下決心,在他遇到金梓驍後,他決定讓玉靈兒自己離開。

  元軒緩緩轉身,對紅月道:「讓她離開北齊。」

  .

  幾日後,元軒陪高演出城迎接蘭陵王。

  

  北齊二將與他一道回來,一進城門,道:「打退了宇文邕,你猜我見到了誰?」

  元軒道:「誰?」

  高肅沒來得及說,身後轎中的高演挑簾,喊:「鴻凌!」

  元軒勒馬,道:「陛下有何吩咐?」

  「太后要你進宮,「高演朗聲道,「她想見你,還有長恭。」

  婁太后確實想見他,最主要的是,想見高長恭。

  「轟隆!」

  震耳欲聾的聲音在帝都最熱鬧的集市響起。元軒與高肅一愣,高演從轎中探出頭道:「什麼聲音?去瞧瞧。」

  奇怪的響聲中,兩人翻身下馬朝響聲傳來的方向飛奔過去。

  剛要在街角拐彎,一陣笑聲似乎要比之前的怪聲還要大。

  高肅問道:「誰?」

  那人看到高肅和元軒,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停住笑,道:「想知道嗎?跟我來······」

  二人轉頭看了對方一眼,不等開口說話,那人已閃身飛上屋頂,兩人立刻追了上去,不多時,到了一處密林,足底剛著地,他們四面的地上就出現了一道光圈,頓時一道極耀眼極強的光照的兩人睜不開眼。

  這時,一個聲音響起:「北魏末年,朝政黑暗,民族矛盾嚴重激化,各地紛紛起義。北中國逐漸分裂為以宇文泰為首的西魏和以高歡為首的東魏。宇文家族最終在西魏的基礎上建立北周,而高歡家族在東魏基礎上建立北齊,北周最終以弱勝強,吞併掉北齊,再次統一北方。」

  元軒眸中閃爍:「你能知道以後的事?」

  何聲沒有回答,繼續說道:「宇文泰統一北方依靠著他親手提拔起來的關隴軍事貴族「八柱國十二將軍」。在這個軍事貴族中有一個人,就是後來的「天可汗」楊堅,後來經過篡周自立,建立隋朝,並消滅南方政權陳朝,在位期間解除了北方突厥的威脅,成功將突厥分裂為多部,天下復歸一統,幾百年的大分裂時期終於結束了,南朝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態勢,故稱為南北朝。」

  高肅道:「你到底是誰?」

  何聲置若罔聞,接著道:「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摻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複雜化。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士族、齊民編戶、依附戶及奴婢,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此時也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漢化)的步伐。」

  元軒與高肅用手臂擋住強光,耳邊不斷傳來那人滔滔不絕的話語:「南朝作為漢族政權和東晉的延續,其各朝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級士族,因為在東晉末期之後,軍職大多由士族或次級士族等擔任。由於執政者的努力,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國力富盛。皇帝受獲聲譽深重的主流士族擁護,然而士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並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門擔任軍職或次要官職以平衡政治勢力。由於皇室內部也因為爭奪皇位的鬥爭,時常發生宗室血腥事件。」

  「由於戰略運用錯誤與北朝的興起,使得南弱北強,疆域漸漸南移。到南朝梁時為梁武帝改善,和北魏六鎮之亂,使南朝國力逐漸追上北朝。但在他晚年時,過度崇信佛教,國家承平日久,民眾不習戰事,侯景發動侯景之亂後,梁武帝死在台城,部分蕭氏皇族為爭奪皇位而各自為戰,使南朝實力大減並四分五裂,最後到南朝陳的陳文帝完全統一南朝,但南朝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

  「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朝代。北魏皇室多為鮮卑族。而鮮卑皇室也逐漸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由於北部的柔然牽制北魏,使得北魏難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較親北魏的突厥取代柔然後才較安定。北魏後期政治逐漸敗壞,六鎮民變後國力大衰。北朝分裂成東魏及西魏,並分別由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的核心主要為六鎮流民及關東世族,其軍力比較強盛。由於其源頭六鎮流民偏向鮮卑化以及統治者為鮮卑化漢人的原因,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北周在立國時鮮卑軍不如北齊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齊及南朝梁,所以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人儘量消除胡漢隔閡。」

  元軒聽的來了興致,問道:「你知道未來發生的事?」

  何聲道:「最後北周形成團結的貴族關隴集團,得以攻滅因政治混亂而衰退的北齊,而漢族也逐漸成為北周軍隊的主力,逐漸占據統治地位及主體,取代鮮卑貴族,也為後來的楊堅建隋打好了基礎。北周武帝去世後,劉昉、鄭譯矯詔以楊堅總知中外兵馬事,入朝輔政。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即隋文帝,建立隋朝。隋文帝於開皇九年下詔滅陳,自西晉末南北分裂300餘年的中國再度統一,南北朝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高肅背靠著元軒,道:「鴻凌他為何要說這些?」

  何聲還在繼續:」從西晉到隋朝的建立,中間大概有三百多年的時間,這一時期各少數民族逐鹿中原,中國呈現出了大分裂再到大一統,最終完成了民族融合,最初的三國由司馬家一統天下,司馬炎開創了晉朝,實現了大一統,但是這個王朝卻很短命,原因就是司馬炎吸取曹魏滅國的教訓,大肆分封宗族子弟以拱衛中央,防止大權旁落。而在「白痴皇帝」司馬衷之後由於繼承人不明朗,因此這些王各個都起了野心,中國陷入了巨大的內耗混戰當中,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八個司馬家的王輪番攻入京城,在執政一兩年之後又被另一個王所推翻,就這樣中國陷入了常年的混戰中,結果匈奴人劉淵振臂一呼,在山西起兵,正式建立漢國,五胡亂華的大旗便逐漸拉開了。漢國在和晉朝不斷作戰中逐漸強大,公元316年,劉曜攻入長安,晉愍帝降漢,西晉亡。次年三月,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南北中國從此隔河而治。前趙由於內部政變,劉曜稱帝,其手下石勒宣布獨立反劉,新中國成立後趙,前趙與後趙開始了幾十年的對峙與戰爭。」

  元軒道:「他說的這些或許就是未來之事!」

  高肅道:「我們被困在這裡,他意欲何為?」

  「中華大地還陸陸續續建立了很多割據勢力,都紛紛立國。西晉舊臣張軌張茂父子雄踞西北,始終經略著西域,疆域最盛時達到了120多萬平方公里,公元320年,張茂宣布獨立,前涼政權正式建立。」和聲仿佛一台收音機,孜孜不倦的在講述未來的歷史,「公元311年,石勒軍全殲西晉主力,並會同劉曜、王彌之眾攻破洛陽。石勒以襄國為基地,發展成為今河北、山東地區的割據勢力。後來漢趙執政靳准弒君自立,他率軍攻破漢都平陽。319年,劉曜自立為帝,遷都長安。十一月,石勒脫離漢趙,自稱大將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於襄國即趙王位,史稱後趙。後趙最強大的時候統一了中國大部,北方除遼東慕容氏、吉林高氏和河西張氏外,皆為石勒所統一。以淮水與東晉為界,初步形成南北對峙局面。石勒死後,部將石虎功高震主,隨即殺死石勒的兒子,篡奪了後趙的最高權力,石虎在位十分殘暴,死後後趙政權又迅速分裂。公元349年,石虎病死,後趙內亂,諸子爭立,互相殘殺。石虎養孫冉閔乘政局混亂殺死石虎指定的繼承人石鑒,政權落入冉閔之手。冉閔下達殺胡令,放縱部下大肆捕殺胡人幾十萬,最終用血腥手段建立了冉魏政權。而東北世代競爭之後的勝利者慕容家族的前燕和拓跋家族的代國並立於世。慕容家族個個雄才大略,有意向中原發展,後趙大亂之後前燕順勢占據幽州,前燕大將慕容恪在經過數十次血戰之後,最終俘虜冉閔,冉魏滅亡。前燕領導人慕容儁隨即拋棄東晉旗號,自稱燕皇帝,357年遷都鄴城,野心勃勃的慕容儁打算徵召全國士兵150萬以統一天下,但是在鄴城檢閱軍隊時逝世。石虎逝世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的動向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那就是石虎帳下大將苻洪。苻洪在石虎執政時期極其有威望,曾經被任命為流民都督,盤踞在枋頭一帶。石虎死後苻洪自稱三秦王、大都督,不久就被石虎部將毒死,其子苻健統御其部眾自枋頭向西進入關中,關中氐人紛起響應,苻健率軍進入長安,據有關隴。351年,苻健自稱大秦天王、大單于。352年,改稱皇帝,國號秦,史稱前秦。」

  他終於停了下來,道:「我給你們講的這些是未來要發生的事。」

  高肅一怔,道:「你會占卜?」

  元軒道:「不像是占卜。」

  高肅道:「怎麼說?」

  元軒道:「他說的這些好像真的會存在。」

  何聲哈哈大笑幾聲,隨即道:「這是歷史,是真實要發生的事。我再與你們說說東晉與前秦的戰爭。東晉恆溫在吞併蜀地之後,信心暴增,有北伐之志,之後屢次派兵進攻前秦,苻健皆成功抵禦,國勢漸固,之後苻生繼立,淫殺無度,他的兄弟苻堅殺而代之。中國歷史上的傳奇組合,雄才大略的苻堅和有宰相之才的王猛登上歷史舞台。苻堅崇尚儒學,獎勵文教。他得王猛輔政,得以集權中央,經濟提升,國勢大盛,因此產生了統一中國的念頭。當時前燕混亂,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堅趁勢派王猛、慕容垂率軍於隔年成功滅燕,取得關東地區。公元370年,前秦滅前燕,擒慕容暐;公元376年,滅前涼張氏政權,派大將呂光鎮守西北;同年,進兵滅代。四大敵對勢力相繼被前秦滅掉三個,前秦統一北方,北方實現了第二次統一。不久前秦政權又吞併了東晉的蜀地,志得意滿的苻堅此時考慮的是消滅東晉政權完成統一的事情了。」

  「丞相王猛生前曾反覆叮囑苻堅不要伐晉,因為晉國雖然偏安一隅,但仍是中華正統。王猛死後苻堅不顧群臣反對,於公元383年下詔進攻東晉,該年8月以苻融為前鋒都督,率步騎二十五萬先行,9月苻堅親統步兵六十餘萬、騎兵二十七萬為後繼,共騎兵112萬殺進東晉邊境,戰場選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東晉政權以謝安謝玄謝石為核心起兵八萬迎敵。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就在此時爆發,最終統領百萬大軍的苻堅被東晉八萬軍隊擊敗,前秦帝國已經無法維繫,北方中國再次重新進入大分裂的局面。」

  何聲嘆了口氣,道:「方才說了未來要發生的事,現在說說一百多年前的事——淝水之戰。由於起了全國之兵,兵敗後各地防守皆很薄弱。苻堅部將姚萇趁著關中空虛,於渭北叛秦,並於公元385年親自擒殺苻堅。一代偉人在即將統一中國之際就這麼死於部將之手,次年姚萇稱帝於長安,國號秦,史稱後秦。在西北,前秦舊將呂光聽聞舊主苻堅死訊,隨即建立涼國,割據一方。在苻堅時期被任命的西單于劉衛辰之子劉勃勃(後改名為赫連勃勃),繼承其父部眾,在統萬城新中國成立,國號「夏」。公元386年,也就是苻堅死後的第二年,鮮卑貴族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時在平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當年四月,拓跋珪遷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燕和南燕為慕容氏貴族為復國所立,在當時都是小勢力,已經不復當年前燕的榮光。中國北方又分裂為眾多的小國家。」

  頓了頓,他道:「在北方六國的不斷混戰中,又出現了一對黃金組合,雄才大略的拓跋燾加上崔浩這對組合,在漫長的兼併戰爭中又逐漸剪滅。對你們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你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你們不應該在這個朝代,接下來,我會送你們去兩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吧,去看看吧!」

  話音剛落,兩人就被一股強大的力量裹挾,神識和意志不由自主的開始模糊,直到閉上雙眼在猛烈的旋轉中睡了過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