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言情小說> 御極> 第三百九十七章三房

第三百九十七章三房

2024-04-30 06:38:12 作者: 阿冪

  京城首善之地,便是經過戰火恢復得也比別的地方早,這時的京城又有了些往年的富貴氣象。尤其日後的王妃公主們聚齊了經過,這難得的景象日後怕是不會在有,所以雖然有車架兩邊都是鐵甲武士,也沒攔著百姓們圍著看熱鬧。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忽然人群中就人嚎哭,哭的是梁朝的列代皇帝,在今朝的風子龍孫面前哭前朝已是大逆不道,所以都不用蔣存智招呼,武士們早循聲撲過去。

  道路兩邊的行人擠擠挨挨,看著武士過來雖然知道閃避,一時也讓不出道來,好在魏朝初立,無論是蔣璋父子們還是下頭的軍士待百姓都多幾分容忍,這才沒鬧出揮刀鞘抽打的事來,可如此一來,速度大受影響,只以為這世上哪有人等死的,必定哭幾聲就逃竄了。

  哪裡想到,他們分開人群後,就見一個男子渾身縞素,手持哭喪棒,臉上竟在笑,看著武士們撲過來,大笑道:「蔣賊!你以下克下,以臣克君,今生必遭報應,子孫不全。」

  這話一出,武士們嚇得魂飛天外,一起撲上去要拿他,哪裡曉得這人將手上哭喪棒一扔,露出一柄短刀來,反手在頸上一抹。頓時鮮紅飛濺,他身上的孝衣瞬間就叫鮮血染得通紅。

  回宮的路上出了這等事,原本的歡喜蕩然無存。當著滿街的百姓,蔣存智還不得不道:「此人忠心可敬可嘆,只是他的皇帝對不起天下蒼生,辜負了他這一腔赤忱。」又命將他的遺體好生收斂了,「切不可損傷。」

  福郎坐在石秀懷中,起先因為剛父子重逢,還有幾分新鮮,能坐得住,過得一會兒就覺得氣悶。雖然在魏地時,福郎也極少上街,可這一路上京,只消不是人煙密集之處,蔣苓便不禁著他往窗外看,甚而在驛站安歇時還許他在驛站里走動,所以心早野了。這會子聽到外頭熱鬧,哪裡還坐的定,從石秀懷裡爬起身,抬手就去夠窗簾。

  蔣苓忙抓著福郎要掀窗簾的手:「不要胡鬧。」

  福郎看看蔣苓的手,掙兩掙掙不脫,他倒也聰明,曉得求救,竟是抬頭去看石秀,口中還咦呀做聲。

  石秀雖然有個已將成人的長子,可畢竟第一回見著寶郎時,寶郎已是個小少年,再是會討好賣乖,石秀也很難拿憐惜幼小的心來看他。可福郎又不一樣,雖然石秀也沒見著福郎出生,可到底是才出生不久,身子也弱,小小軟軟的一團,捧在手裡時,說話聲音大些就像要把他嚇壞了一樣,禁不住心生憐愛。

  何況現在,寶郎已有十二三歲,已做不來撒嬌的舉動,便是做了,也遠不如一個雪白粉嫩的嬰孩做來惹人愛,所以就叫福郎拿烏溜溜眼睛盯著,石秀的心早化成一灘水,要不是曉得下頭出了人命,只怕就應了他。

  可叫福郎看著,石秀又拉不下臉說不答應,想了想,從袖子裡掏出一塊玉佩來,在福郎眼前一晃。

  玉佩色做芙蓉,潤澤如凍,下頭的穗子打著同心結,就是以蔣苓的眼光來看也不是凡品了。

  福郎也不懂品相,只曉得顏色好看,伸手就來抓,石秀便將手抬高些,福郎便在爬在他爹身上去抓。石秀有意逗引福郎,又將手舉高了,這一回福郎再夠不到。

  福郎見拿不到,倒也曉得該求誰,便對著石秀咿呀,仿佛是要石秀將東西給他。石秀也起了試探之心,溫聲道:「要就自己來拿。」

  福郎看看玉佩,再瞧瞧石秀,兩條小肉腿兒一用力,竟顫巍巍站在了石秀腿上,一手搭在肩膀上,另一隻手去夠玉佩。石秀頓時喜心翻到,「好兒子。」說著將玉佩放到福郎手上,又向蔣苓笑了笑,「給兒子了,日後補你。」

  蔣苓這才明白玉佩的穗子為甚是同心如意結,饒是她素來冷靜自持,臉上還是微微一紅。石秀看蔣苓笑了,一手攏著福郎,另一隻手將蔣苓的手握在掌心,也自笑了。

  不說蔣苓車廂里溫情脈脈,後頭劉麗華的車裡卻是一片安靜,母子兩個隔著小几對坐,寶郎臉上一點歡喜之色都沒有,劉麗華的雙眼也有一點濕潤。

  在劉麗華看來,如今她到底是側室小星,前頭又都是皇子皇女,她身份低微出去不得也罷了,可寶郎呢?他一破案孺慕之心的過去見爹爹,可他那個爹爹,見了新妻幼子就將他拋在一旁。這也是蔣氏還沒受封呢,要真受了封,蔣氏瞧他母子不入眼,石秀是不是就要他母子去死上一死!

  劉麗華越想越恨,可礙著阿採在一旁服侍,不但不敢露出痕跡來,還要做個懂禮知恥的模樣道:「二郎且小,侯爺憐惜些也是有的,並不是要冷待你。」

  寶郎口唇動了動,待要說什麼又閉了口,只是點了點頭。劉麗華還待說什麼,就覺著馬車忽然停下,轉而便了方向,這還罷了,變動方向之後車輪滾動的粼粼聲,馬桶的噠噠聲就少了許多,連著街上行人說話走動的聲音也熱鬧起來。

  劉麗華再顧不得克制,撲到窗前探手去掀窗簾,一旁的阿采見而不禁。

  劉麗華眼看著她前頭已只剩兩對騎士,自家的車架已成了頭一架,頓時驚惶,只以為是叫蔣苓石秀拋棄了,立時轉頭去看阿采,就看阿采面上都是笑容,笑得劉麗華後心生寒、

  「阿姨,阿娘他們要進宮面聖。」你一小星,連著靠近皇城的資格也沒有。我呢?如是阿爹或者蔣氏引薦,許還能面聖,可那蔣氏怎麼肯!這樣的話,便是寶郎不曉得阿采是蔣苓送過來的人也不敢在她面前露一個字,更何況,劉麗華一早說過,是以寶郎也只能啞忍。

  劉麗華聽說蔣苓石秀面聖去了,身上忽然一軟,整個人跌坐在軟墊上,什麼精神也沒了。

  又說蔣璋等李氏蔣芳蔣茜他們已等得心急,遣內侍去看了好幾次,這回終於聽說車隊到了,歡喜已極,便向身邊的一個年輕美貌的娘子笑道,「我幾個兒女,個個都懂事孝順,就三娘五郎愛淘氣,尤其三娘,自家都是二十出頭的人了,還做了娘,還變著法兒鬧,從不肯叫我省心,一會子你就知道了。」

  這個美貌婦人嫣然笑道:「都是聖人疼的。」

  蔣璋聽了,哈哈哈大笑,道:「你倒是肯幫著她們說話。」

  美婦人聽說,笑而不語,卻是不動聲色地往側挪了半步,將粉面微微抬起,一雙妙目斜睃向大殿門口,若是蔣苓等人在,看著這她的面龐怕是都要大吃一驚,卻是這位娘子面貌與岑氏有四五分像。

  你道這婦人是誰?她也姓個岑!正是岑氏沒出五服的一個堂妹,這位小岑氏的曾祖父恰是岑氏的曾祖父的兄長,是以小岑氏還要喚蔣璋一個堂姐夫;要論起年貌,小岑氏恰是綺年玉貌,論身份乃元後的堂妹,怎麼就是蔣璋納了她不說,還給了名分,要曉得,連著岑氏雖然說著是元後,可追封的冊書可還沒下呢。

  要說亂了輩分,這在歷代皇家並不奇怪,從前那位寵愛趙合德,寧可死在她溫柔鄉的漢成帝的許皇后論起輩分來,還是他的表姨。而唐朝太宗皇帝,玄武門弒兄殺弟後有納被他殺了的李元吉的楊氏王妃做妃子;到了玄宗這裡,更是娶了兒媳。前頭兩位皇帝因著無人為他們美言,是以到了後朝,漢成帝自有昏聵好色的名頭,而太宗皇帝,縱是千古明君,因納了楊妃,也少不得受了責難。堵有玄宗皇帝,因有白居易一篇《長恨歌》倒是成了千古絕唱,受到後世稱頌,連著玄宗在馬嵬坡賜死楊貴妃都不提了,小岑氏不過是在堂姐死後多年,嫁了姐夫而已,更沒甚了不得的,

  只是蔣璋與小岑氏之間,也是很有一番曲折。

  當年岑氏忽然去世,魏國公府一家扶靈回鄉之後,岑氏一族的族長日夜懸心,唯恐天興帝遷怒他們。他們一家子雖然謹慎,卻還有良心,不忍將岑氏出族來保全自家,只得一家子龜縮了,凡事都不敢出頭爭風,恨不得大伙兒都將他們忘了,老老實實在京中窩了三年。

  而後齊王暴斃,天興帝只剩晉王,魯王兩個個兒子,其中魯王愚鈍醜陋,當不得大事,是以天興帝的選擇只剩了晉王一個。可晉王與蔣家那是結了仇的,又或者說,要不是蔣家與晉王結仇,岑氏也不會這樣早去世。要等他做了太子皇帝,或許一時拿蔣璋沒辦法,可他的姻親故舊要為難一二,卻是不難。

  別人自家在朝中還有些勢力,也有些故交,就是皇帝想為難,也要找些藉口,唯有岑氏一族,龜縮得也狠了些,不過三年,雖然故舊還在,已不會有人肯頂著天興帝和晉王兩重不喜歡來回護他們,自家也沒什麼本事讓晉王忌憚一二,想來想去,只是發愁

  說來也不是一點法子沒有,且都有前例可循,那便是回鄉守孝。

  只是守孝這回事,都有成例在。比如兒子兒媳以及未出嫁的女兒為父母服喪是斬衰,需得服喪三年。若是長子亡故,他的長子便是承重孫,一樣為祖父母守孝三年。且憑是多大的官,在朝廷沒奪情之前,都要丁憂在家,若是家鄉在外鄉,還得扶靈回鄉。當時無論是淮陽郡公家還是岑氏,都是如此。旁的長輩,便是有孝,孝期即短,更不用在家守孝,不然整個朝廷都要無人可用。

  可到了岑家,雖然只有兩房,也是人口繁多,竟是沒一個要緊的人能令全族都要守孝的。譬如岑氏身在二房,她爹岑尚書倒還在,可他也只能管二房這些人,至於長房,不過是穿個素服罷了。反之,長房也是如此。

  就在兩房都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頭一道雷就劈了下來,卻是岑尚書被參了十三條大罪,賣官鬻爵已是小事,要命的其中那條同女婿蔣璋串聯。有了這條罪名,再親近的人都不敢為岑尚書說話,不但不敢辯解,還得摘清自己,免得晉王將怒火投射到他們頭上。只能眼睜睜看著年紀老大,頭髮花白了的岑尚書顫巍巍地脫帽伏地請罪。

  偏是那刻薄的晉王還要做個好人,有意放岑尚書回家,「好好想想你的兒孫們的前程,不要糊塗,不要辜負聖恩。」

  什麼個好好想兒孫?他認罪了便可從輕發落他的兒孫嗎?莫說岑尚書不是蠢人,就是蠢人都不敢信。可憐他年紀老大,鬚髮白的比黑的更多,顫巍巍的站不來,還是兩個內侍過來扶起岑尚書,將他送出大殿,又叫來他的隨從,左右兩邊夾著扶出了宮。

  這時的岑尚書腳都抬不起了,是被隨從們塞進轎子的。因看著岑尚書渾身戰慄,臉上沒有一點顏色,所以轎夫們腳下生風,往日一刻鐘的腳程今日連一半時辰都不用,可還是太遲了,轎子還沒進大門,岑尚書就從轎子裡載了出來,官帽兒打著旋的落地,當時就昏死過去。

  岑尚書這一昏就再沒醒來,請了兩波御醫都搖頭,只能由長子代為上書告病。晉王不免疑心岑尚書是師法前人故智,又遣了三回御醫,其中一個還是他心腹,沒他援手,天興帝還不能這樣快就倒下,連著他都叫預備後事,這才信了。

  岑尚書昏在床上,牙關緊咬,連一滴藥都灌不進去,遑論其他,不過三日,溘然長逝。便是晉王有意問罪,可岑尚書即死,再盯著岑家其餘男丁不放,倒是惹人口舌,是以岑氏二房終於得以扶靈還鄉。

  這一走好比得出生天,可岑氏長房就倒了霉,晉王的眼光牢牢盯在他們身上,就是要使苦肉計也使不成了。長房的幾個郎君們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出脫身之計,只好先想法子能留幾個留幾個。

  要說遇到這類事,通常會留幾個年紀幼小又聰明伶俐的男童,或是藏與族人中,或是投靠遠方的親友,只消岑氏一族犯的不是族誅大罪,總不會窮究到幾個幼兒身上,這幾個孩子就保下了。倘或有一日皇帝既往不咎,岑氏長房要翻了身,這幾個孩子還能尋回來。

  只是相對岑氏二房的人口簡單,岑氏長房好說人丁興旺,自家裡都要分好幾房,小長房,小二房,小三房。

  其中小長房是長子嫡孫一脈,小二房卻是庶出,到了小三房,雖也是嫡出,卻是繼續室所出。這三房也各有兒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