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七劍下天山> 第一回 一女獨尋仇 十六年間經幾劫

第一回 一女獨尋仇 十六年間經幾劫

2024-04-25 18:56:23 作者: 梁羽生

  群雄齊出手 五台山上震三軍

  山西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其上的清涼寺,據說是東漢時所建,千餘年來,香火不衰。自清朝康熙皇帝登位以後,幾次上五台山禮佛,重修古剎,再建金身,更把五台山的靈鷲峰下,變成了佛教最大的叢林。

  這一年是康熙十三年,正巧碰上清涼寺文殊菩薩的開光大典,大典在三月二十九舉行,可是方過了年,善男信女已自各地而來,山上的五個大銅塔,每層都嵌滿佛燈,從新正起就晝夜通明,真是殿宇金碧,妙相莊嚴。

  臨到開光大典這天,這份熱鬧更不用提啦,一大清早,山崗、松林、峽谷、幽澗,都擠滿了人,有的是佛教信徒,有的是專誠來觀光看熱鬧的人。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三綹長須,面色紅潤,儒冠儒服的老人,和他同來的是一個俊俏的美少年,說話卻帶著女音。這兩個人說來大有來頭,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不但醫術精妙,天下無匹;而且長於武功,在無極劍法上有精深造詣。除此之外,他還是書畫名家,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

  那美少年卻是一位女扮男裝的小姐,名叫冒浣蓮。她的父親叫冒辟疆,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名士,當時的名妓董小宛慕他之才,自願做他的侍姬。董小宛也是詩詞刺繡兩俱精妙的才女。兩人氣味相投,十分親愛。不料後來因董小宛艷名遠播,竟給洪承疇搶進宮去,獻給順治皇帝,被封為貴妃。冒辟疆失去董小宛之後,終日書空咄咄,竟爾抑鬱告終。

  傅青主是冒辟疆生平摯友,冒辟疆死時,冒浣蓮不過三歲,因為她的身世另有複雜之處,冒辟疆怕她受族人歧視,便托傅青主照料。因此冒浣蓮自幼跟隨這位世伯,倒也學了一身武藝。

  這天清早,兩人也隨眾觀光。傅青主左顧右盼,好像興趣很高;而冒浣蓮則面容沉鬱,好像有很大的心事。傅青主在顧盼之間,忽然微咦了一聲道:「蓮兒,你看那兩個人。」

  冒浣蓮抬頭一看,不覺嚇了一跳。原來前面的兩人,一個活像吊死鬼,身長七尺來高,瘦削得像一枝修竹,面色又是白慘慘的,怪是嚇人。另一個卻肥肥矮矮,頭大如斗,頭頂卻是光禿禿的。

  冒浣蓮本來很是沉鬱,瞧見這兩個人的怪相,一驚過後,不覺「哧」的一聲,笑了出來。那兩人聽見笑聲,回過身來,瞪眼待找,傅青主忙拉拉她的衣袖,在人叢中混過,然後低低地告訴她道:「這兩個人乃是江湖上有名人物,高的那個叫喪門神常英,矮的那個叫鐵塔程通。你有事要辦,何必去惹這兩個活寶?」

  

  兩人行了一會,忽然冒浣蓮又是輕輕地怪叫一聲,對傅青主說:「伯伯,你看那個和尚!」傅青主依著所指方向看去,只見一個方面大耳的和尚站在人叢之中,周圍的人雖然你推我擁,卻總是挨不近那個和尚,他一走動,周圍的人就似乎自動給他讓路一樣,總挪出一點空隙來。傅青主看了,不禁又是微「咦」一聲,說道:「怎麼這個野和尚也來了。這個和尚從來不念經禮佛,也不戒葷腥,專一歡喜在江湖上管閒事,人稱他為怪頭陀通明和尚。」

  這時東面山坳又過來一簇人,有幾個漢子,牽著猴兒,背著刀槍,打鑼打鼓的,似乎是賣解藝人。為首的一個婦人,雖然荊釵裙布,可是卻儀態萬端,容光逼人,很有點貴婦的風韻。傅青主瞧了一眼,悄悄地對冒浣蓮道:「這個婦人不是尋常的賣解女子,瞧她的眼神,足有二三十年的內家功力。」

  傅青主和冒浣蓮一路談一路走,不覺越過了好幾堆人。前面那個怪頭陀也行行企企,東張西望。傅青主不願和他朝相,正想拉冒浣蓮從旁的路走,忽見一個少年,好像是發現那怪頭陀的奇蹟,不服氣似的,故意向前撞去。傅青主暗暗說了一聲:「要糟!」只見通明和尚雙肩一聳,那個少年跌跌撞撞地收不住腳步直撞出來,一連碰到了幾個人,直撞到冒浣蓮身上。那個少年似是給撞得發急了,不假思索地一手向冒浣蓮抓來,想將身形定住。不料這一手抓去,正是朝著冒浣蓮的胸部,冒浣蓮滿面通紅,伸手就是一格,雙臂相交,只覺來人氣力甚大,自己本想用無極掌的擒拿法將他摔倒,卻給他反手抓住手臂,羞得冒浣蓮雙臂一振,運用內力,將少年直逼出去。

  那少年趁著一抓之力,已將身形定住,雖給冒浣蓮逼退,卻不再跌跌撞撞了。只是他剛才一手抓住冒浣蓮的臂膀,感覺滑膩膩的,似乎是個女子,心中一驚,定住身形之後,急忙回過身來道歉,見冒浣蓮是個少年,才放了心。冒浣蓮這時看清楚這個少年,見他面如冠玉,溫文之中帶著英氣,不由得又是滿面飛紅,見少年賠罪,沒奈何只得還了一揖。

  那個和尚這時轉過頭來,向少年哈哈笑道:「撞你不倒,算你本事,咱們以後再見。」傅青主在和尚轉頭時,已把頭別過一邊,總算沒有亮相。

  風波過後,傅冒二人,又是邊談邊行,不久就到了山上。只見寺前有大隊旗兵,分列左右,寺前兩三丈方圓之地,卻是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

  冒浣蓮正覺得驚異,只聽得旁邊的人也在吱吱喳喳的談論。一個老者說:「看來這次皇上不會親來了,既沒有黃綾鋪道,也沒有儀仗隊,連守衛在寺門的也只有這麼寥寥幾十個人。」另一個好像鄉紳模樣的人哼了一聲道:「這事要問我們才知道,皇上前幾次來進香都是我們紳衿接駕。這次是鄂親王多鐸代表皇上來,鄂親王一向不歡喜鋪張,他出巡時,有時只帶幾個親兵哩!」又一個帶著江浙口音的商賈問道:「你說的鄂親王多鐸,是不是十多年前做過兩江提督的多鐸?我記得他那時在杭州大婚,那才叫熱鬧哩。只是在大婚前夕,前朝的魯王餘部劫獄,鬧得滿城風雨,第二天大婚,老百姓們都不敢去看熱鬧。」那個鄉紳笑道:「老哥,你吹牛吹出破綻來了,既然都不敢去看,你又怎知他的大婚熱鬧?喂,他大婚前夕的劫獄事情是怎樣的?你說說看。」那商人先是面紅紅地應了一聲:「是我膽大,在門縫裡偷看哩。」跟著見鄉紳對劫獄事情很有興趣,也就得意洋洋地拉他過一旁哇啦哇啦地談起來。

  冒浣蓮見他們談論不相干的閒事,懶得注意。這時又聽得旁邊有兩個秀才模樣的人談論道:「不知何故當今皇上對五台山特別有興趣,登位不久,就接連來了幾次,這次開光大典卻又不來。喂,聽說大詩人吳梅村有一首詩就是詠皇上來五台山進香的,你記得麼?」他的同伴說:「我從京中來,怎會不知道。京中傳遍這首詩,只是大家都解不通,覺得很奇怪。那首詩道:『雙成明靚影徘徊,玉作屏風壁作台,薤露凋殘千里草,清涼山下六龍來。』雙成是古神話中西王母的侍女,這首詩詠進香,不知怎的會拉扯到美麗的仙女上去?不過吳梅村是先帝最寵愛的文學侍從之臣,這詩大約會有點道理。」

  冒浣蓮聽他們這樣說,心中一動,不覺呆呆地看住他們,那兩個秀才發現了,微微一笑。冒浣蓮搭訕問道:「怎的那寺門現在還是緊緊關住,而且門前幾丈方圓之地空蕩蕩的沒一個人?」旁邊一個老者插嘴答道:「小哥大約是初次觀光這類大典,不知道規矩。這廟門前的第一枝香要待鄂親王來點,然後打開廟門,再由鄂親王在文殊菩薩面前上第一爐香,然後才做法事,招待各方善男信女進去隨喜。」

  正談論間,忽聽得山下鳴鑼開道,彩旗招展,一隊旗兵擁著一乘八人大轎自山下上來,不多時已到清涼寺前,轎前有兩個大燈籠,寫著「鄂親王府」四個大字。

  這時半山腰處,又是一陣陣人聲起鬨,傅青主冒浣蓮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軍官硬從人叢中闖過,飛步上山,背後還跟著一個披著大紅僧袍的喇嘛僧,傅青主見了,眉頭一皺,自言自語道:「怎麼這個魔頭,也從萬里之外趕來觀光?」

  冒浣蓮見傅青主滿面驚疑之色,問道:「這是什麼人,難道比通明和尚還厲害?」傅青主悄聲道:「你現在別問,過後再告訴你,今天准有熱鬧看哩!」

  這時朝陽初上,五台山上空的雲霧,像給一個巨手突然揭去一樣,湧出金光萬道,映起半天紅霞。在變幻莫測的雲彩中,現出血紅色的日輪,照得滿山滿谷,都是春意。這時鄂親王的綠呢翡翠大轎已停放在清涼寺前,在紅日迫射下,泛出悅目的麗彩。

  正在這個萬人屏息,靜待鄂親王出來上第一炷香的時候,忽然從清涼寺側,轉出一個娉婷少女,面上披著輕紗,手裡拿著一炷香火,在廟門前將香插下,旁若無人的逕自禮拜起來。這一下突如其來,嚇得親兵們手忙腳亂,急急大聲呼喝,趕上前去將少女兩手捉著,少女也毫不反抗,讓他們似捉小雞似的,捉到鄂親王的大轎前面。親兵們似乎是要讓鄂親王親自發落。

  這突如其來的怪事,連傅青主也嚇了一跳,正決不定應否出手援救之時,突見那少女雙臂一振,兩名親兵,直給摔出一丈開外。說時遲,那時快,那少女嗖的一聲,拔出一把精芒耀目的短劍,左手一掌把翡翠轎門震得碎片紛飛,右手一劍便插進去,大聲喝道:「多鐸,今天是你的死期!」

  轎子裡的人微微哼了一聲,一反手就將少女的手臂刁住,少女正待用力再插進去,睜目一看,忽然驚叫一聲,慌不迭地抽出劍來往後便退。就在這個時候,忽地又是一個少年,自人叢中一掠數丈,三起三落,似大鳥般地飛撲而來,人未到,鏢先發,一出手就是三枝連珠鏢,徑向轎中飛去!

  那少女驚魂甫定,見飛鏢連翩而來,忽然縱起用短劍便格,本來照她的武功,這幾枝飛鏢,原不難盡數打落,只是她心靈剛剛受了震盪,神志未清,這一格一擋,只打落了兩枝飛鏢,第三枝還是射入轎中。

  在場的江湖好漢見少女突然反敵為友,救援起多鐸來,都大惑不解。又見第三枝鏢射入轎中,竟是毫無聲息,就似泥牛入海一樣。通明和尚這時已擠到人堆前面,突然振臂大呼一聲:「不要放走多鐸!」那些賣解藝人,和喪門神常英、鐵塔程通等一干人眾,便紛紛自人叢中跳了出來。

  這時那發暗器的少年,也快跑到轎前,猛然間轎簾開處,一枝飛鏢似流星閃電般直射出來,那少年大叫一聲,給飛鏢打個正著!這時,幾百名親兵,一半圍著轎門,一半拒敵,另有幾個裨官牙將,武功較好的,便跑去要活捉這發暗器的少年。

  冒浣蓮在旁瞧得清楚,發暗器的少年正是剛才與自己相撞的那個人。再一看時,只見那披著面紗的少女,運劍如風,已殺入重圍,將少年一把拉出。那少年左臂中了一鏢,血流如注,幸好不是傷著要害,還能勉強支持。

  這時清涼寺前已形成混戰局面,觀光人眾,四散奔逃,通明和尚一把戒刀舞得呼呼風響,銳不可當,只是那些親兵們也是久經戰陣的兵士,雖給他們打了進來,卻並不顯得慌亂。

  喪門神常英和鐵塔程通二人,一個使喪門棒,一個使五花斧,一面殺,一面喊:「多鐸賊子,還不出來納命!」喊聲未了,只見那乘綠呢大轎轎簾驟揭,走出一個風姿綽約,儀態萬方的貴婦,只見她神氣悠閒,輕移蓮步,微啟朱唇,問道:「你們找鄂親王有什麼事?」

  這一下大出意外,寺前騷動頓時平息下來,常英程通不再吆喝,通明和尚垂下戒刀,親兵們也橫刀凝步停下手來。通明和尚等一干人眾是魯王舊部,此來為的是找多鐸報仇。原來在滿清入關之後,南明政權,還繼續了一些時候,抗清軍民先後擁立過福王、魯王、桂王等明朝宗室,魯王就是東南志士張煌言、張名振等人擁立的。魯王建都浙江紹興,自稱「監國」,維持了五六年小朝廷的局面,後來給多鐸麾下大將陳錦所平。魯王餘部在杭州密謀復國,又因秘密泄漏,數百人被擒,關在杭州總兵大牢,後來在多鐸大婚前夕,越獄逃走,一場混戰,又犧牲了許多人。因此魯王舊部和多鐸仇深如海,事過十六年,還聚集到五台山來,要把多鐸生擒,活祭死者。

  他們都是響噹噹的英雄兒女,冤有頭,債有主,多鐸的家屬,他們是不願殘戮的。這番突然見多鐸的大轎,走出的卻是個貴婦,雖情知必是多鐸的王妃,一時間也給窒住了。

  兩邊僵持了片刻,情勢很是尷尬。鄂王妃微微一笑,說道:「若沒有什麼事,你們就散去吧。」說罷推開寺門,便待進去。常英掄起喪門棒,大叫一聲道:「鏢傷張公子的就是這個賊婆娘,她既與我們為敵,眾兄弟何必饒她?」一抖手,幾枚喪門釘,直朝她背後打去,鄂王妃理也不理,聽得腦後一響,一反手就把幾枚喪門釘完全抄在手中,她接暗器的手法,竟是非常的純熟!通明和尚等大怒,展開兵刃又衝殺起來,鄂王妃在鼓譟聲中,已進入清涼寺去了!

  這時山下又是金鼓齊鳴,一彪軍馬,急步趕上山來。

  鼓角齊鳴,戈矛映日,在滿山紛亂之中,這彪人馬的先頭部隊已經趕到靈鷲峰下清涼寺前。這彪人甲冑鮮明,右手持刀矛,左手持鐵盾,碰到兵刃來襲,便舉盾先迎,刀矛隨出,只聽得「當!當!」之聲,震耳欲聾,不消片刻,便把清涼寺團團地圍了起來。這彪人馬是滿清的禁衛軍,專負皇宮和各親王府的守衛之責,比御林軍還要精選得多。

  那個披著面紗、手持短劍的少女,正掩護著那受傷少年,突圍而出,她左邊一兜,右邊一繞,行前忽後,行左忽右,遠施暗器,近用劍攻,迅如靈猿,滑如狸貓,專從縫隙里鑽出來,看看就要突圍,忽然迎面碰著這彪人馬,正待繞道而行,驀聽得一聲猛喝:「往哪裡走!」一口長劍,疾如閃電地襲到!

  披紗少女身軀一伏,右臂斜沉,長劍呼的一聲從頭上砍過,她猛的一長身軀,短劍倏然翻上,橫截敵人手腕。這招使得十分險惡。不料敵人武功也極深湛,竟不撤劍回救,逕自手腕一旋,也用劍把敲擊少女手腕,兩人一沾即走,各自以攻為守地避了險招,雙方都暗暗驚詫。

  少女抬頭一看,只見和自己對敵的人氣宇軒昂,身材魁偉,料知不是尋常人物,正思疑間,猛聽得一聲大喝:「兀那不是多鐸賊子!」少女大吃一驚,只聽得對手傲然答道:「是又怎樣?」

  識破多鐸,大聲喝問的正是喪門神常英和鐵塔程通二人,他們距離多鐸較近,捨命地搶了過來。這時少女的短劍也越攻越緊,但多鐸腕力沉雄,少女的劍一給碰著,手上就是一陣酸麻,而旁邊那位受傷少年,又因失了自己掩護,竟給多鐸的牙將擊倒,橫拖活拽去了。

  這時常英、程通已然趕到,叫聲:「姑娘稍退!」披紗少女狠狠地盯了多鐸了一眼,自知在如此形勢下難於取勝,也便撤劍抽身,先去援救那少年同伴。

  常英程通來勢十分兇猛,一連擊倒了十幾個禁衛軍,多鐸大怒,喝道:「眾將退後,待我獨擒這兩個賊人!」長劍一擋,火星蓬飛中,把常英的喪門棒削去了棒頭,但多鐸的鐵盾也給程通一斧劈裂,多鐸索性把鐵盾拋掉,展開關外長白山派的風雷劍法和兩人大戰起來!

  多鐸出現後,形勢大變,通明和尚等一干人眾,紛紛向多鐸這邊殺來,禁衛軍雖然厲害,可是在山地上到底不易阻攔,竟給他們漸漸殺近……

  程通常英二人是江湖上出名的猛漢,兵械既重,力氣又大,和多鐸打起來,正是半斤八兩,酣鬥起來,只見常英的喪門棒如怪蟒毒龍,橫衝直掃;程通的兩柄板斧如山移岳動,重重壓來。但多鐸的功力也非同小可,長劍展開,挾著風雷之聲,吞吐抽撤,時如鷹隼飛天,擊刺截斬;時如猛虎伏地,一道劍光,裹住兩般兵器,竟是毫不退讓。

  酣斗中通明和尚橫眉怒目,大喝一聲,舉刀猛劈。長劍戒刀碰個正著,一聲巨響,火花蓬飛,兩人都碰得虎口發熱,通明和尚更不換招,欺身直進,順手一刀,便切多鐸脈門,多鐸微微一閃,劍招倏變,反圈到通明和尚背後,舉劍便搠,通明和尚頭也不回,聽風辨招,反手一刀,斬敵人手腕。多鐸若不收招,定必兩敗俱傷。

  多鐸到底是個親王,通明和尚敢拼性命走出險招,他卻不敢。他急得「大彎腰,斜插柳」,躬身換步,把搠出的劍硬撤回來。他也微微有點膽怯了。

  說時遲,那時快,兩旁的禁衛軍已是如潮湧來,替他擋住那班江湖好漢。這時多鐸帶來的人馬,陸續上山,自山腳到半山,蜿蜒如長龍,密密麻麻,總有二三千人,金鼓齊鳴,滿山吶喊,聲勢極盛,竟似衝鋒打仗一樣。

  那賣解女人突然打出一枝袖箭,嗤的一聲,發出一道藍火,直上遙空。這火箭是個訊號,一發出後,魯王餘部連呼速退,分頭殺出,爬上山去。

  多鐸扭頭一看,和賣解女人對個正著,他本想攔截通明和尚去路的,這時也改變了主意,飛步便追那個賣解女人。

  那賣解女人身法好快,多鐸大步追去,禁衛軍兩邊閃開,不知不覺給她引上了靈鷲峰險峻之處。多鐸一看,只見奇岩怪石,突兀崢嶸,峰迴路轉,凹凸不平,禁衛軍在山腰下追逐魯王的舊部,高峰上只有自己和那賣解女人。心念一動,不禁躊躇。那賣解女人好像知道他的心意一樣,回頭一笑,揚手就是一枝蛇焰箭向他射來,多鐸引身一閃,蓬的一聲,一溜煙火就在他身旁掠過,把附近野草燒將起來,那女的止步凝眸,橫劍睨視,好像很看不起多鐸的神氣。

  多鐸心中有氣,心想自己大小數百戰,戰無不勝,難道怕一個女人,而且這個女人的相貌,很像浙南「女匪首」劉郁芳的模樣,把她除掉,對朝廷大有好處。

  多鐸檔案中的「浙南殘匪」就是前明魯王的餘部。因為魯王的小朝廷是多鐸滅掉的,因此他後來雖然卸了兩江提督之職,有關江浙魯王舊部活動的情形,地方官吏送來的文書,兵部也總備一份副本給他,並徵詢他的意見。這個「女匪首」劉郁芳是最近幾年才崛起的,以前的「匪首」劉精一是魯王部下一員大將,劉郁芳是他的女兒,據地方官送來的文書報告,自劉精一死後,魯王舊部就公推劉郁芳做首領,那時她還未滿三十歲,年紀輕輕,可是魯王餘部對她都很服帖。多鐸在檔案中曾見過她的圖像,因此一見便覺好生面熟。

  這時多鐸給她一逗,忍不住挺劍便動,待得多鐸一劍劈來,她微一側身,青鋼劍向左一領,多鐸欺身直進,用力一拍,想將劉郁芳的劍拍掉,不料這一劍拍去,反給劉郁芳的劍搭上劍身,輕輕一引,借力打力,多鐸身子竟給帶動,移了兩步。多鐸趁前傾之勢,疾的翻劍倒絞,化了劉郁芳的內勁,一團寒光裹著了劉郁芳的兵刃。

  劉郁芳的無極劍法,兼太極武當兩派之長,機靈到極,在多鐸長劍翻絞時,也趁勢一卷,「迴風戲柳」,當然一聲將多鐸的長劍盪開。她又是撤劍抽身,未敗先退。

  多鐸氣往上沖,大踏步追去。忽然間,只見劉郁芳像飛鳥一樣,跳在兩峰之間相連的一個石樑上,這石樑寬不到三尺,約有十餘丈長,兩邊是險峻奇峰,底下是百丈深谷。多鐸追得很急,收勢不住,想也不想便飄身跳落石樑。劉郁芳秀眉倒豎,青鋼劍如銀虹疾吐,和多鐸就在這絕險的石樑上大戰起來。

  劉郁芳勝在身法輕靈,多鐸勝在功力深厚。這一番交手,只聽得劍風虎虎,兩人都給精光冷電般的劍氣罩住,鬥了一百多招,兀是未分勝負。這時禁衛軍和通明和尚等一干人眾,也已經追逐到了靈鷲峰上,眾人一見多鐸和一個女人在絕險之地拼命鬥劍,都不禁驚駭起來,兩邊的人都是一面混戰,一面注視著石樑上捨死忘生的惡戰!

  傅青主、冒浣蓮二人,這時也箕踞在一塊岩石之上作壁上觀,看了一會,冒浣蓮道:「傅伯怕,你看那賣解女使的是不是我們本門的無極劍法?」

  傅青主若有所思,半晌答道:「我想起來了,算起來她該是你的師姐。二十多年前,我的師兄單思南和魯王部下的大將劉精一交情很好,認了劉精一的小女兒做乾女,從六歲起就教她練功,單思南的劍法自成一派,以無極劍法揉合武當劍法,剛柔兼濟,和天山晦明禪師並稱當世兩大劍術名家。這女人準是劉精一的女兒無疑了。可惜她的功力略遜於多鐸,要不然只論劍法,早該贏了。」

  說話之間,下面兩人越斗越急,猛然間劉郁芳劍交左手,虛晃一招,多鐸一劍劈去,劉郁芳一個「細胸巧翻雲」,倒翻出三丈開外,右手一揚,一件黑忽忽的東西當頭罩下,這是她的奇門暗器「錦雲兜」,用鋼絲織網,網的周圍是月牙形的倒須。多鐸措手不及,肩頭給「錦雲兜」兜個正著,倒須扣著皮肉,劉郁芳用力一拉,鮮血縷縷汩汩而出。多鐸微微哼了一聲,仍是挺著,手中劍上遮下擋,把門戶封得很嚴。

  劉郁芳運劍如風,狠狠攻上。多鐸正危急間,猛聽得左面絕壁之上一聲大叫:「我來也!」另有一聲吆喝:「楚昭南,你幹麼?」語聲未了,突有一人似流星飛墮,恰恰落在石樑之上,身形未定,便是一劍撩去,把「錦雲兜」的百鍊鋼繩斬斷,攔在多鐸前面,便和劉郁芳交起手來。多鐸把倒須拔出,正待後退,忽見石樑那端又是一個和尚笑嘻嘻地攔住了去路。多鐸一看,正是那個怪頭陀通明和尚,心中又驚又怒,長劍一擺,只得再度和通明拼命惡戰!

  楚昭南突然現身,把在場的好漢都嚇了一跳。傅青主也皺起眉頭,對冒浣蓮說:「我今晨說的魔頭便是此人,他在江湖上被稱為『游龍劍』楚昭南,乃是晦明禪師的徒弟,二十年前和他的大師兄楊雲驄並稱天山二劍。可惜兩人性格剛剛相反,楊雲驄是豪氣干雲,終生為復國奔跑;而楚昭南卻熱中利祿,終於被大漢奸吳三桂網羅了去,做了他軍中的總教頭。楊雲驄離奇死後,天山絕藝,只他一個傳人,他更是橫行無忌了。」

  這時,那兩峰之間相連的石樑上,兩對人鬥劍,連轉身也不可能,場面更是驚險無比。那楚昭南的劍法果然神奇,劉郁芳的青鋼劍本來迅捷無比,旁觀的看來,好像明明就要刺中楚昭南的要害了,可不知怎的,總給他把來勢消於無形,連看也看不清楚他是怎麼避開而又是怎樣反攻的。傅青主看了一會,對冒浣蓮說:「看來非我出手不行了!」話聲未了,只見楚昭南劍招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上,劉郁芳招架已顯得很是艱難。傅青主叮囑了冒浣蓮一聲:「你別亂走!」雙臂一振,就如大雁一般,往下飛去。

  這時恰好楚昭南用了一招「極目滄波」,指向劉郁芳胸部,劉郁芳的青鋼劍給他盪開,撤劍已來不及。傅青主到得恰是時候,右手無極劍凌空下擊,左手一把抓住劉郁芳臂膀,運內家功力,向後一拋,劉郁芳借著這一拋之力,在半空中翻了個筋斗,輕飄飄的似羽毛一樣落在那邊的危崖之上。

  楚昭南舉劍一擋,覺來人內勁甚大,自己本想趁他身形未定,將他迫下深谷,不料雙劍相擊,只覺有一股大力推來,反給震退了兩步,不禁心內暗驚。但自思天山劍法獨步海內,來人縱是功力深厚,也難逃脫劍下。於是,更不思量,一口劍疾的施展開來,劍劍狠辣,全是指向敵人要害!

  傅青主挾數十年內家功力,凌空下擊,不能將楚昭南擊倒,心中也是暗暗吃驚。瞬息之間,兩人已鬥了五七十招,雙方全是毫不退讓。兩口劍閃電驚飆,越斗越急,遠處望去,只見銀光波濤之中裹著兩條黑影,浮沉起伏,連通明和尚等一干好手,也自駭目驚心,緊張得連氣也透不過來!

  楚昭南越戰越勇,劍招越來越快。傅青主卻劍招倏變,越展越慢,但饒是楚昭南如何迅捷,卻總是攻不進去,劍尖不論指到哪兒,都碰著一股回擊之力。傅青主手上就像挽著千斤重物一樣,劍尖東指西劃,似乎甚為吃力,但卻是劍光繚繞,好像在身子周圍築起了無形的鐵壁銅牆。楚昭南是識貨的人,知道這是最上乘的內家劍法,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楚昭南攻不進去,傅青主也殺不出來。兩人都有點著急了。就在這僵持的時間,猛然間傅青主劍招一撤,門戶大開。楚昭南一劍刺將入來,傅青主微微一閃,手中劍突然一閂,將楚昭南的劍鋒鎖住,左手閃電般的當頭劈去。楚昭南猝不及防,右手劍一挺一卷,也以左掌迎擊上去,只聽得蓬然一聲,接著滿山驚呼,兩人都似斷線風箏一般,向石樑下的萬丈深谷墮去。傅青主墮到半山,觸著了崖石旁邊伸出的虬松,一把拉住,就止了下墮之勢,楚昭南卻如彈丸一般,在半空中翻了幾個筋斗,直落谷底!

  這時多鐸也給通明和尚步步進迫,一直迫到石樑的一端,再退就是絕險的危崖,而危崖上又有劉郁芳持劍守著!

  這時多鐸帶來的禁衛軍已全數登山,觀光的善男信女哭號震天,魯王的舊部也有許多還未突圍。而禁衛軍的神機營弓箭手也張強弓,飛羽箭,向劉郁芳等已突圍的人射去。雖說危崖絕壁,弓箭很難瞄準,可是形勢也很危險,劉郁芳目睹混戰,耳聽呼聲,突然又發出一枝火箭,喝令通明和尚停手。

  通明和尚愕然止步,正思疑間,只聽得劉郁芳喝問道:「多鐸,你還想不想活命?」多鐸裝出毫不在乎的神氣說道:「想又怎樣?不想又怎樣?」劉郁芳道:「如果你想活命,你就叫禁衛軍罷手,我們今日彼此不犯,同時你也不准濫捕一個老百姓。」多鐸想了一下,問道:「以後又怎麼樣?」劉郁芳道:「以後是以後的事。你當然不會放過我們,我們也不會放過你!」多鐸哈哈笑道:「這還公平,就這樣辦吧!」長劍一指,發出號令。

  果然軍令如山,傳達下去,片刻之間,刀劍歸鞘,強弓掛起,被圍的魯王舊部走出來,觀光的人們也魚貫下山了。

  通明和尚橫刀凝步,目送多鐸大踏步走過石樑,恨得牙痒痒的,另一個更痛恨多鐸的是那個披紗少女,她身倚石崖,手探懷中,似乎是想摸出暗器。喪門神常英在她背後,急忙攔阻道:「姑娘,可別胡來!我們首領已發下命令,不能失信於人。」

  傅青主這時已爬了上來,劉郁芳重新以禮相見,謝過這位多年不見的師叔。待多鐸走過石樑,她也率領一干人眾,翻過靈鷲峰,從另一面下山了。披紗少女雖然不是她們一路,也給邀請同行。

  一路上大家都很少作聲。功敗垂成,免不了有點喪氣。可是大家也諒解劉郁芳的做法,輕重權衡,拿許多人的性命和多鐸相換,也是不值得的。劉郁芳的興致似乎還很不錯,她見到冒浣蓮明艷照人,舉止嫻雅,從心底里就歡喜她,一路逗她說話。只是冒浣蓮卻似乎鬱悶未消,談話之間,顯得有點兒心神不屬的樣子。

  這班人的腳程很快,翻過高峰,穿過幽谷,走了十餘里的山徑,也只不過花了一個時辰。不久就到了一個山莊,莊前已經有許多人相候。

  劉郁芳對傅青主道:「這是江湖前輩武元英的莊子,我們此來,就是借他的莊子駐腳的。」傅青主問道:「你說的想是終南派的名宿武元英?我和他也是多年的朋友了。」劉郁芳應道:「正是此人。」說時,莊子裡已有人出來稟報,那人是留守的魯王舊部,自在劉郁芳耳邊說了幾句,只見劉郁芳蹙起眉頭,說道:「我知道了!煩你先進去稟告莊主,我們在別院稍歇,料理一點事情。然後再拜見莊主和韓總舵主。」通明和尚問道:「可是天地會的韓志邦總舵主來了?」劉郁芳說道:「正是。」一班人都很高興,可是卻又像有些什麼顧忌似的,不敢在劉郁芳面前談論。

  劉郁芳率領通明和尚等一班人眾進去,傅青主冒浣蓮和披紗少女也一同行進,坐定之後,劉郁芳面容莊嚴,突然對披紗少女道:「姑娘,你可別怪,我們素來恩怨分明,今天你護了多鐸王妃,卻又捨命救我們的張公子,我們實在莫測高深,不知姑娘你,能否賜告來意?能否以真容相見?」披紗少女默不作聲,慢慢除下輕紗,忽然間,全場目光都注意著她,有的人且發出了怪聲!

  那披紗少女緩緩除下輕紗之後,一霎那間眾人都呆著了。她的面貌,竟然和多鐸王妃一模一樣,只差身上沒穿著旗裝。通明和尚忍不住問道:「你是旗人還是漢人?」少女橫了通明和尚一眼道:「我自然是漢人。」程通問道:「姑娘的芳名、師門,能否見告?」少女笑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名字,名字不過是個記號罷了,為了稱呼方便起見,你們就叫我做易蘭珠吧。至於師門,以我這樣一個不成材的女子,可不願褻瀆他老人家的名字。」

  易蘭珠環掃了眾人一眼,她自然看得出眾人疑惑的神情,於是提高聲音說道:「至於問我為什麼救護多鐸王妃,我想各位都是英雄兒女,不用我說,也知道這個道理,我本意是要刺殺多鐸,哪知卻碰到了王妃。我自然不忍刺殺一個手無寸鐵的女人!而她打傷張公子,卻是以後的事。」

  少女侃侃而談時,傅青主偷偷寫了一張字條,叫冒浣蓮遞給劉郁芳看,上面寫道:「此女目光散亂,神態異常,定有非常之痛。」劉郁芳知道這位師叔醫理精妙,和自己所測也不謀而合。於是一待少女說完,便溫言安慰道:「姑娘,你別多心!我們所問,也不過是想結納姑娘這樣一位朋友而已。姑娘,你如不嫌棄,我痴長几年,我可要叫你一聲妹子。」於是親自下去,將易蘭珠拉著,叫她坐在自己的身邊。易蘭珠眼角微潤,低聲叫了一聲:「姐姐!」通明和尚等人見她這個樣兒,也覺得好生過意不去。

  這時,武莊主已知道傅青主也來了,高興非常,特別派人來請傅青主過去,說道:「劉姑娘有事情料理,那就請傅大爺先見見面吧。」

  傅青主隨莊丁過了幾重院子,到了一間精緻的書房,但見只有武元英一人潔樽相候,兩人已有二十多年沒見面了,這番見面,真箇是感慨萬千。兩人談了好一會子,武元英突然說道:「傅大哥,我有事相托,你可得賣個面子。」傅青主說:「什麼事?」武元英道:「想托你做媒。」傅青主笑道:「我可沒認識什么女孩子。至於隨我來的這位冒小姐,她年紀還小哩。」武元英也笑道:「不是想打你這位冒小姐的主意,我說的是你的侄女劉郁芳姑娘。她的父母和師父都死了,你是她的師叔,可拿得一半主意。」傅青主問道:「什麼人托人做媒?」

  武元英重重地喝了一口酒,捋著須子說道:「大哥,這個人說起來也不辱沒劉姑娘。他就是天地會的總舵主韓志邦。這人不但是豪俠心腸,而且人極忠厚。他本是一個馬場場主,清兵來後,他集眾創立了天地會,只因連年奔跑,近四十歲還沒有成家。」武元英說著又嘆了一口氣道:「我們老了,也不知道年青人的想法了。劉姑娘樣樣都好,就只是脾氣可有點怪僻,一和她提親,她就不高興。韓志邦以前幫過她不少忙,也曾托武林同道向她提過婚事,她只是一個勁兒不理。以她這樣的人材,也弄到三十出頭還未結婚,而且好像不願意結婚,你說,這可不是怪事?」

  傅青主聽了,凝思半晌,說道:「我可以代你問問劉姑娘的意思,但答不答應,可是她自己的事。」

  兩位老朋友又談了一陣,武莊主道:「我和你去見見韓總舵主如何?」傅青主欣然道:「好。」兩人走出客廳,只聽得一陣孩子譁笑,有一個稚嫩的聲音道:「韓叔叔,你輸了,可不許抵賴啦!我要騎馬。」武元英推門進去,只見一個大漢爬在地上,膊頭上騎著一個孩子,拍手哈哈大笑。武元英喝道:「成化,不許鬧!」

  那孩子一跳落地,大漢也站了起來,紫面泛紅,忸怩地笑著,粗豪中帶著「嫵媚」。武元英不禁笑道:「韓大哥越來越孩子氣了,可縱壞了成化這孩子。」說著替傅青主介紹道:「這位就是天地會的韓總舵主韓志邦,這是我的小兒子成化。喂,成化過來拜見傅伯伯,向他討見面禮。」

  武成化今年只有十一歲,是武元英五十大壽那年生的,寶貝得了不得。這時跳跳蹦蹦地過來,手裡還拿著棋子,說道:「韓叔叔和我下象棋,連輸

  三盤給我哩!」韓志邦道:「成化這孩子真厲害,我剛剛學了梅花譜,用屏風馬來擋他的當頭炮進七兵局,誰知這孩子根本不是照棋書行的,這個戰法不合棋譜,我可抵禦不了啦!」說罷哈哈大笑。

  傅青主也笑道:「這叫做盡信書不如無書,墨守成規可不行囉。」說著,突然叫武成化道:「你把棋子完全握在手裡,向我打來,伯伯教你變戲法!」成化看了父親一眼,武元英笑道:「伯伯叫你打你就打嘛!」傅青主加上一句道:「而且要用打暗器的方法。儘量施展出來,讓我看看你的功夫。」成化見父親不罵他頑皮,還鼓勵他打,心中大喜。於是握一大把棋子,雙手一揚,用「滿天花雨」的打金錢鏢手法,向傅青主灑去。傅青主哈哈一笑,將手臂縮在袖裡,只見棋子紛飛,落處無聲,傅青主雙袖一展,一枚枚棋子相繼從他袖中落下。眾人不禁大駭,他竟用京戲中水袖的功架,就能把暗器捲去。這種接暗器的功夫,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武成化這孩子可樂壞了,跑過來就磨傅青主教,傅青主笑著對武元英說道:「我就將這個水袖接暗器的手法,教給成化做見面禮,這份禮怎麼樣,你滿意了吧?」武元英大喜,連說:「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趕忙叫成化磕頭。

  這時,一個莊丁進來對武莊主說了幾句,武莊主道:「劉姑娘既然有空了,就請他們進來吧。」不一會,客廳外人聲嘈雜,通明和尚、常英、程通等人紛紛嚷道:「韓大哥,你來了嗎?可想死我們了。」說著就衝進來,將韓志邦一把拉著。在通明和尚等後面的,則是他們的女首領劉郁芳,劉郁芳也微微笑著,在落落大方中,顯得尊貴矜持。

  傅青主在旁看了,暗暗嗟嘆,心想,男女之間的事情,真是奇妙。在自己眼中,韓志邦確是一個戇直的漢子,這次知道劉郁芳有事於五台山,又遠遠趕來,拔刀相助,這份情誼,又豈是普通可比。但看劉郁芳的神情,在尊重之中保持著距離,這頭婚事,看來很難撮合。

  這時外面又進來了兩個人,一個短小精悍,兩眼奕奕有神;一個紫銅膚色,長相很是威武。經韓志邦介紹,始知短小精悍的名楊一維,是天地會中的智囊,紫銅膚色的名華紫山,是天地會的副舵主,兩人面色,都顯得頗為緊張。

  劉郁芳待兩人坐定後,說道:「以前韓總舵主和我談過彼此合作之事。我想雙方宗旨相同,復國之心,並無二致。我們魯王舊部,就一齊加入你們的天地會好了。」

  楊一維道:「那好極了,總舵主和我們都很歡迎。」韓志邦急道:「一維,不是這麼說!」通明和尚訝道:「總舵主的意思是——」韓志邦截著說道:「不是我們歡迎你們或你們歡迎我們,彼此合作,就無主客之分。而且我的意思是:應該由劉姑娘做總舵主!我是一個粗人,嘿!嘿!」韓志邦笑了兩聲,還未想到怎樣說下去,劉郁芳已接著說:「還是韓舵主繼任的好,天地會在西北已有基礎,我們的人數也比較少。」楊一維道:「是呀!我們都佩服劉姑娘,劉姑娘這番話是有道理。」韓志邦瞪了他一眼道:「既然你們都佩服劉姑娘,那就更應該擁她做總舵主!」楊一維很是尷尬,口裡說是,心裡卻巴望劉郁芳推讓。

  哪知劉郁芳自有打算,並不推讓,說道:「既然韓舵主如此推重,我只好不自量力了。」韓志邦大喜,通明和尚也很欣然。只有楊一維暗暗不悅。當下大家議定,擇好吉日,再行開山立舵之禮。而且在立舵之前,韓志邦自願通令各地天地會徒,受劉郁芳約束。

  接著大家談起五台山上大戰多鐸和楚昭南從滇邊趕來的事。劉郁芳道:「這個魔頭,的確難於對付,除傅師叔外,我們都不是他對手!這次他給傅師叔震落深谷,我只望能就此除掉他。」傅青主道:「我也制服不了他,我看你們別高興,以他的功力,未必會跌死。」

  韓志邦凝神靜聽,突然拍掌說道:「我倒想起一個人,也許他制服得了這個魔頭。」通明和尚忙問是誰,韓志邦道:「我也未見過他,只知道他叫做天山神芒凌未風。」劉郁芳道:「這個外號好怪!」韓志邦道:「這是一種形如短箭的芒刺,只生長在天山的,非常尖銳,堅如金鐵,刺人很痛。他的劍法辛辣,說話又尖刻,所以得了這個外號。可是他在西北的名頭可大哩!蒙藏回疆各地的部落都很佩服他,山民牧民和他的交情也很好。只是他總是獨來獨往,每到一處,就混在山民牧民之中,不容易找。我這次到山西之前,曾派了好幾個認識他的弟兄到處找他。」眾人聽說有這樣一個傳奇人物,都很驚詫。

  韓志邦又談了一些「天山神芒」的傳奇事跡,眾人聽得津津有味。傅青主問道:「這人劍法如此厲害,難道是晦明禪師的另一傳人?怎的老朽從未聽說過?」

  劉郁芳輕輕拍掌,打斷眾人話柄,說道:「暫時不必理什麼天山神芒吧,我們先談談正經事。第一是張公子今天失陷在五台山,若救不出來,須對不住他的父親。第二是今天多鐸帶這麼多禁衛軍來,和他的平常行徑不符,其中必有蹊蹺。滿清入關後,至今三十一年,中原已定,只留下台灣與回疆蒙藏一帶尚未收入版圖。台灣孤懸海外,不成什麼氣候;西北與塞外各部落,若能聯合抗清,再與台灣作桴鼓之應,或許尚有點作為。我風聞清廷正圖經略西北,多鐸此來,或許與此有關,我們倒不能不探探虛實。」

  傅青主問道:「張公子是……?」劉郁芳道:「是我們先大將軍張煌言的公子,也是武莊主的師侄,終南派的第三代弟子。他初出師門,便失陷在敵人手裡,非想法救出來不可。」張煌言是抗清的名將,也是以前統率魯王全軍的主帥,大家聽了都很歉然。

  傅青主毅然起立道:「眾英雄如不嫌棄老朽,我今晚願與冒小姐探山!」傅青主武功超卓,自然是適當人選,只是大家不知道冒浣蓮如何,一時都未作聲。通明和尚嚷道:「不如我隨傅前輩去?」冒浣蓮微微一笑,說道:「我的武功雖然不濟,與傅伯伯同去,或尚不會失陷。」這時院子外一陣鴉噪,傅青主笑道:「外面那棵槐樹上有一隻烏鴉,叫得令人煩躁,浣蓮,你把它捉下來吧!」冒浣蓮盈盈起立,忽地雙臂一張,只一躍便到了庭心,更不作勢,身子平地拔起,輕飄飄地直縱上槐樹樹梢,烏鴉「啞」的一聲,振翅欲飛,冒浣蓮足尖一點樹梢,箭一般地直衝上數丈,烏鴉剛剛飛起,就給冒浣蓮一把撈著,跳將下來,眾人都看得呆了!通明和尚翹起大拇指道:「這樣的輕功,去得!去得!」眾人哈哈大笑。

  當晚,傅青主與冒浣蓮換了夜行衣,趁著月暗星稀,從五台山的北面,直上到山頂。五台山五峰如台,是有名的大山,多鐸帶來的幾千禁衛軍只能在清涼寺周圍山崗警衛,哪裡照顧得到全山,傅冒二人,迅如飄風,又是夜色如墨,竟自沒人發現。

  正當他們從山頂悄悄地降落下來,未到半山,忽地傅青主在冒浣蓮耳邊道:「小心!」身形一起,斜里竄出數丈,冒浣蓮也跟縱而到。只見一條人影,帶著面罩,驀地扭過頭來。

  欲知來者是誰,請看下回分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