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禮儀之邦
2024-05-22 04:43:02
作者: 南山有龍
當儒生們奔走相告之時,朱祁鎮正在奉天殿正式接見倭國關白一條兼良。
禮部尚書張益、鴻臚寺卿楊善、翰林院掌院學士王九翱、科學院徐溥等人陪同。
王九翱乃永樂十三年的進士,論資歷與楊善同輩,張益官職雖高,在這兩人面前,反而是後輩。
至於徐溥,一個新科進士而已,資歷上更是淺的不能再淺了。
若是以前,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地位非同小可,甚至可以和內閣大學士相提並論,因為翰林院本就是內閣的踏腳石,甚至是整個朝廷的儲備人才庫。
可是,隨著科學院的興起,一切都變了。
如今的翰林院徹底淪為清要部門,主要的工作是修書、治學,不再參與朝廷政事,連提意見的資格都沒了。
就連皇上身邊的待詔翰林,除了記錄日常起居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起草聖旨,但是,只能做個無情的碼字機器,人家說什麼,你就寫什麼,但凡自作主增刪或更改一個字,腦袋就沒了。
過了幾年狗都不如的生活,今天突然重新揚眉吐氣,王九翱整個人如同年輕了十歲,精神奕奕。
一條兼良行叩拜禮,口呼萬歲。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朱祁鎮端坐御前,道:「平身,賜座!」
「謝皇帝陛下!」
一條兼良漢話說的很不錯,如果不仔細聽,甚至察覺不到有什麼異樣。
朱祁鎮懶得說那些客套話,直接道:「卿家的奏疏朕看過了,大明與倭國既為鄰邦,自當友好相處,和睦發展。」
一條兼良頓時面露喜色,這個開場白很不錯,看樣子自己提的要求並不算過分,多半是成了!
「皇帝陛下聖恩,臣無以為報,此番進京,臣將家中珍藏的百餘冊唐宋典籍獻上,還望陛下笑納!」
朱祁鎮不由得撇了撇嘴,這傢伙說的冠冕堂皇,其實摳搜的很。
我答應你那麼多的要求,你倒是來點實在的,比如說金銀之類的,結果整了一堆書,有啥用?
我大明缺你家裡那幾本書?
「甚好,翰林院接收一下吧!」
朱祁鎮心中不悅,臉上卻不能表現的太明顯,畢竟是大國之君,禮儀之邦,格局要大。
翰林院掌院學士王九翱趕忙躬身道:「臣遵旨!」
一條兼良又說道:「臣自東洋而來,見識到了大明的蒸汽輪船,登岸之後,又看到蒸汽火車,還有形形色色的新鮮事物,無不令人嘆為觀止,今日誠心討教,還望陛下不吝賜教!」
「好說,好說!」
朱祁鎮說著話,看了一眼徐溥,轉而又看向王九翱,道:「王卿家,你來給友邦使臣講一講,這些新鮮事物是如何發明創造出來的?」
眾人見狀,心中有些異樣。
按理說,這些都是科學院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應該問科學院才對。
雖然貝琳和幾位重要官員都沒在,起碼還有個徐溥,人家官大官小也是個侍讀學士,就這麼被忽視了?
王九翱心中卻暗自竊喜,無論皇上認為徐溥官職太低,還是什麼其他原因,總之,讓人看到了希望!
他甚至感覺到,這是皇上故意而為之。
因為科學院的勢頭實在太猛了,六部衙門到處都是科學院分離出來的研究所,幾乎覆蓋到了整個朝廷。
如果這些人圖謀不軌,那麼,皇上的處境其實是很危險的。
是了,定是如此!
這便是帝王的權衡之術!
翰林院能不能翻身,成敗在此一舉!
「回皇上,這一切都是聖人之道!」
朱祁鎮頓時眼前一亮,道:「你繼續!」
「是!」
王九翱清了清嗓子,開始侃侃而談。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在此之前,他準備了太久太久,今日終於得到機會,說的吐沫星子亂飛,將大明今日的成果完全歸功於傳統儒學。
張益和楊善聽的暗暗搖頭,這傢伙也太能侃了,硬生生把自然科學的發展強行說成是儒學的功勞,所有的科技發展都是聖人曰過的。
徐溥也大為疑惑,不過,他更加疑惑的是,為何皇上不加制止,反而聽的津津有味。
他不相信皇上不懂科學,在科學院,所有人最欽佩的不是貝琳,而是皇上。
很多圖紙最初的底稿都是皇上親自繪製,很多靈感和創意也是皇上親自提出,可以這麼說,在自然科學領域,如果皇上自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王九翱這些年來被壓抑太久,今日一番高談闊論,便是將心中多年積鬱一股腦全都發泄出來。
朱祁鎮不住點頭,投去讚許的眼光。
其他人心中皆有不同疑問,但是看到皇上沒說話,也就都忍著沒吱聲。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王九翱講的口乾舌燥,想停下來喝口水,但是又擔心被人打斷,便艱難地咽了口唾沫,繼續高談闊論,旁徵博引,講的不亦樂乎。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故而朱夫子有雲,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說完之後,他整個人幾乎脫力,抬手擦一擦汗,卻發現自己的胳膊都忍不住抖動。
朱祁鎮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朕聽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經典儒學的功勞,只要刻苦研讀四書五經,便可造出鐵路,蒸汽火車,蒸汽輪船,是這個意思吧?」
王九翱喘著粗氣,說道:「孔聖人雖然沒有直接給出製造蒸汽火車的圖紙,卻留給後人思考的方式方法,只要按照聖人之學說,不斷前行,蒸汽火車,蒸汽輪船,遲早會問世。」
徐溥已經忍無可忍,剛要發作,卻看到皇上正在給自己使眼色。
他心中不解,卻知道皇上此番必有深意,便繼續忍著。
「張卿,楊卿,二位覺得王卿的說法正確與否?」
張益和楊善對視一眼,同時面露難色。
這事蹊蹺,太蹊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