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我是木匠皇帝> 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

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

2024-05-21 14:05:56 作者: 獨坐池塘

  孫承宗對於自己的想法自然很是了解,說起來也是滔滔不絕,天啟皇帝既然露出這樣感興趣的樣子,他自然也是說的更加詳細。

  「陛下,短期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穩定住遼東的局勢,一來是穩定的軍心,二來穩定住遼東的民心。遼東乃是京師的門戶,有著水草豐美的遼河平原,如果朝廷想要建立一隻有戰鬥力的騎兵,那麼自然離不開馬匹。遼東就是必不可少的養馬之地,大明不可或缺。」伸手指著寬大的地圖,孫承宗的神情頗為激動,建立這樣的一隻騎兵是他一聲的夢想。

  輕輕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心中不斷的思索著,歷史上就是孫承宗在遼東的時候,整個遼東的局勢才有了好轉。也是自己面前的這位孫承宗,在遼東建立了一隻騎兵隊伍,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寧鐵騎,大明的最後一隻堪戰的騎兵。

  「穩定遼東的局勢,鞏固邊防,建立強大的騎兵,這些都是軍事上的措施。遼東乃是偏遠之地,在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可以在遼東實行政改。那裡地處偏遠,阻力相對會很小很多,相信應該沒有問題。就算是有些披露,軍隊就盡在咫尺,也能儘快的解決問題。朕相信,一旦局勢穩定下來,朝廷下撥銀錢,建立馬場,恢復遼東的生產,問題應該不大。一兩年之後,遼東的局勢穩定錢糧就會很充足,供應遼東的大軍應該就不成問題了。」天啟皇帝低著頭,一邊喃喃自語的說道。

  一邊的孫承宗見天啟皇帝沉思,便不在開口說話,只是聽著天啟皇帝的話,他的心裡頓時頗為激動。天啟皇帝不但贊同自己的意見,而且似乎還將改革遼東的制度,這樣原本那些掣肘和牽絆就不負存在了。如果得到天啟皇帝的全力支持,孫承宗有信心在三年之內,將遼東變一個樣子。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緩緩的跪在了地上,孫承宗的臉色頗為嚴肅,大聲的道:「陛下乃是英明之主,遼東之事臣請前往,一定將陛下的希望達成。」孫承宗將自己的意見也全部歸給了天啟皇帝,這樣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煩,那些人的攻訐就不會落在自己的身上。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走到了孫承宗的身邊將他攙扶了起來,有些為難的道:「愛卿身為內閣首輔大學士,這個時候去遼東,朕心不忍。何況先生乃是朕的老師,讓先生涉險,朕更加的不忍。」天啟皇帝這就是在演戲了,正所謂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陛下,臣承蒙陛下不棄,能夠在陛下的身邊為臣。這是臣一聲的夢想,哪怕為陛下戰死殺場,臣也情願。」孫承宗卻沒有起來,依舊跪在地上面色嚴峻的說道。

  「先生先起來,讓朕好好想一想!」天啟皇帝現在非常的混亂,想法很多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實行,他是真的想靜一靜。

  「陛下,如果不允許臣去遼東,臣自請辭官!」孫承宗雖然站了起來,可是口中的話可謂擲地有聲,這樣的機會他是一定不會錯過。此時他也是頭腦發熱,這樣的話也是脫口而出。

  苦笑著搖了搖頭,天啟皇帝有些無奈的看著面前的孫承宗,只好開口道:「好,朕讓愛卿去!」

  「陛下恕罪,臣失禮了!」孫承宗也覺察到了不妥,連忙對著天啟皇帝施了一禮,沉聲的道。

  對著孫承宗揮了揮手,天啟皇帝的眼光依舊落在地圖上,回頭對身後的孫承宗道:「先生,你看這裡。」

  沿著天啟皇帝所指的地方,孫承宗看了過去,隨之就是微微一愣,因為那個地方他很熟悉,哪裡是山西和陝西啊!不知道這位少年天子又想到了什麼。

  「先生,遼東有了一隻鐵騎,朕覺得還不夠。這裡是就是秦地,從古至今秦地民風驍勇好武,是一個很好的兵員來源地。最重要的這裡背靠廣袤的黃河平原,河套平原更是古時就有的養馬名地。如果在這裡建立一隻強大的騎兵,那局勢就不一樣了。不但可以防備遼東的後金的偷襲,也可以隨時出擊,戰略上就很主動。」天啟皇帝的眼光此時緊緊的盯著那裡,不僅僅是為了對付後金和蒙古人,更是為陝西和山西。

  幾年之後的大旱,雖然導致了民不聊,農名起義大爆發。可是真正的原因卻是有跡可循,山陝兩省吏治糜爛,邊軍那個時候甚至已經是名存實忘了。最重要的是這裡有著明朝的一大走私犯,那就是晉商。

  在這個時候,因為絲綢之路的中斷,山陝兩省的大部分都成為了大地主。風調雨順的年景,這些人或許還能夠安穩的當一個富家翁,走一走官場。可是那裡發生了大旱災,很多的商人沒有辦法,便做起了買賣。

  因為地域的限制,這裡沒有江南的優勢,很多行業都沒有辦法從事。這些人為了生存,就做起了一些違法的買賣。那就是走私,走私的對象就是蒙古諸部以及後金。這些人可能沒有想到,他們沒有死在朝廷的手裡,而是死在了那些農民和軍戶的手裡,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想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自然不是沒有辦法,當然阻止大旱天啟皇帝沒有想過,因為那是他做不到的。辦法就是賑災,賑災就要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糧食的問題。這個問題天啟皇帝想過,需要推廣幾種高產的作物,努力的提升糧食的產量。雖然記憶中有印象,可是現在的農業狀況,天啟皇帝本就不了解,這個只能以後在說。

  至於第二個問題,就是陝西的吏治問題。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對山陝兩省主要就是以招撫為主,可是卻是不見成效。一來是因為鎮壓的不到位,這二來就是因為賑濟的不到位。朝廷下發的糧食都被無良奸商和貪官污吏合夥給黑了,這些人活不下去自然是死命的造反。再加上死心造反的人的煽動,那農名起義自然就是一發不可收拾。

  晚上還有一章,這是第二章。謝謝書友們的資料,謝謝額你們的支持,池塘感激不盡!

  接著求票票,求收藏!求求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