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話:打聽
2024-05-20 17:28:17
作者: 樹洞裡的秘密
松山村這個地界,原先就是松山腳下的一片雜地。
百十年前最南邊大災,百姓流離失所,都往外頭逃。
有些人還沒逃出多遠,就喪在了路上。
能僥倖活下來的,自然,最後等到了朝廷的賑災和安撫。
有領了銀子往家鄉回的,也有親人十不存一老家也沒念想不想再奔波了的人,朝廷就近安置。
當時盤石鎮這一帶,停留的災民還是挺多的,現有的村子安不進去多的人了,幸好還有不少空地方,便就讓災民自己選地方安紮下來了。
於是,這才有了這個松山村。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松山是無主的,因為他們住在這山腳,所以方便了他們。
但官道外頭,那長河一片是不是無主的,宋秋不知道,所以她得找村長爺爺這個包打聽的打聽一二。
「阿秋你問長河那片?」
今年五十有二的村長手裡常年不離的就是一桿老煙杆子,這還是他唐老爺子傳給他的,唐老爺子上了年紀,老是咳嗽的很,就丟了這幾十年的煙杆子。
此時,村長巴了一口菸嘴,煙氣籠著他整張臉,偏偏他不覺。
宋秋不喜聞煙味,慶幸自己坐在下首,離得遠,點頭道:「就是那片呢,我想問問村長爺爺您,那片可是有主的?」
村長就道:「沒主,咱們這一片都是無主的,聽說好些年前,官道不擱這兒走,這片荒得很,也就是咱們這些人陸陸續續來了,後頭這官道也修過來了,這一帶才人煙稠密起來呢。」
「阿秋你打聽這個作甚?」
一聽無主,宋秋就放了心,跟村長討起主意來,「村長爺爺,我想要在長河邊上那處支個茶水攤子,方便方便過路人,也掙點小錢兒,您覺得行嗎?」
「支茶水攤兒?」
村長頓住,官道熱鬧起來這麼多年了,他們村倒是沒誰想到要在官道邊上去支個攤兒。
他想著長河邊上那個位置,南來北往的,就是東邊過來的那條官道,匯上來也是要經過那處的,地頭嘛,的確是個好地頭。
只是。
「阿秋啊,你年紀小,可是不清楚,早十來年前的樣子,王家墩那地頭,林子邊上也挺寬闊的位置,王家墩有戶人也擱那支了個茶水攤子,供過路人歇腳喝茶的。
但有那麼一天啊,突然,兩撥拿刀帶劍的過路人在那茶攤子歇腳,不知怎麼的,就打了起來,那可不是咱們尋常見的婦人扯頭髮漢子掄拳頭的,是拔刀拔劍的,見血了咧!
那戶人家的小兒子做夥計的,沒能躲過,當場就被殺了喲!」
村長說著唏噓,又怕嚇著小姑娘了,語氣一轉,又道:「後頭這條官道,就再沒人支什麼茶水攤子了,不過這些年,天下太平,也沒聽說哪裡還有這樣的事了。
阿秋你想支個茶水攤子,也不是不行,我就擔心你們奶孫兩個,家裡又沒個壯勞力,這去支攤子要是遇上個難纏的那可不好弄呀。」
宋秋聽著,想著王家墩那地頭,她知道,就在她舅公他們村前頭不遠。
這官道邊上支攤子,遇上個打打殺殺的,也說不定,劇沒少刷,還是見識過的。
但這些年也的確太平,每天官道上來來往往這麼多人,也沒見生過什麼事。
這營生,她就是想做。
怕有人找茬子或者出事就不去,這可永遠排不起頭。
這可關乎她的大規劃呢。
後頭的規劃不急,眼下嘛。
「村長爺爺放心,我就每天上午去,下晌邊上差不多了就收攤,那官道上人來人往的,再加上咱們村也離得近,一眼看得到的,想來也不會出什麼事的。」宋秋道。
村長見她主意定了,也不好再說什麼,只道:「那你們小心就是,有什麼事,東西不重要,先自個往村里跑回來再說。
那長河邊上無人管,你們去支攤子就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也可同我說。」
那跑回來就一里多路,進了村子的小道就好了,想來機靈點,也是能躲過的。
那王家墩的小子,就是人蠢了些,非得探出來看人家熱鬧,這才被人失手殺了的。
要不然,只要不是土匪,誰也不會隨便殺老百姓不是?
這些年,他們這一方已經好久都沒聽說哪裡有土匪了,世道好,老百姓再不濟都有得吃,何必去提頭過日子呢。
「多謝村長爺爺了,我曉得的。」宋秋老實點頭,真心道謝。
村長點點頭,見人出了門去,這才起身進了右邊的耳門。
「是宋家的小丫頭?」唐老爺子在窗邊的椅子上坐著。
「是呢。」村長在對面坐下,手裡拿著的煙杆子下意識的放到了腿上沒再往嘴裡巴,「小姑娘聰明,主意正,想要在長河邊上去支個攤子,每天人來人往的,倒是個好生意。」
「這阿秋啊,像她太老奶奶,看那雙眼睛就知道了,外柔內剛,是個穩得住事的,有大主意的。」
「這生意也倒是好生意,但官道人多眼雜,接觸得多了,難免壞事。」唐老爺子嘆了嘆,「上次那老頭,這些日子倒是沒見再來了,也是怪事。」
村長一聽自家爹這樣說了,忙道:「那要不我還是叫她不要支攤子了?」
唐老爺子睃他一眼,「罷了,擺就擺吧,宋家也不容易,那也礙不著什麼。」
「爹說得是。」
「沒事逛去瞧瞧,咱們松山村的人,可不容外人欺負了去。」
「誒!」
……
打聽到了長河邊上無主的好消息,宋秋就琢磨著開始往那河灘去搭建棚子了。
就供給人遮陽歇腳的,不必用什麼多好的,茅草棚子就行,搭建方便又快,也不費錢。
這個時節,十里八村的有田地都忙著農活,村里專門做木工手藝的劉才貴父子幾個就閒著的。
宋秋就打算開工錢讓他們幫忙去建建,再加上需要打幾張簡易的桌子板凳,反正也是要找他們的。
這東西備著還是要備著的,跟人借來用可不像樣,畢竟是自己做買賣,又不是自己辦酒什麼的用一用。
劉才貴今年剛四十歲的年紀,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女兒早嫁了,小女兒前不久剛出嫁。
而兩個兒子都兒女也是好幾歲的了,只有三代人,加起來剛剛十口人。
沒有田地,女人們種些菜的,餵點牲口的,除此之外,就靠這木匠的手藝。
因為手藝好,農閒的時候,找上門來請他們做木工活的還是挺多的,所以這日子倒也好過。
宋秋上門去說了來意之後,劉才貴還愣了愣,「到長河邊上那裡搭茅草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