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媽媽老婆掉水裡救誰?
2024-05-08 13:00:14
作者: 雅玩居士
直到下檔,全球票房破十億美金,位列年度第三!
這個結果還不錯,好萊塢四部電影,累計票房四十億,徹底證明實力。
回到比弗利,無數劇本如同雪片般飛來,不只是六大,還有很多獨立電影公司,什麼類型都有。
看完所有都不太滿意,沒辦法瘸子裡面挑高個,只能選擇華納的一個劇本,又是災難片,上次是人禍,這次是天災。
末日崩塌!
主角是前美國大兵雷蒙德,在結束硝煙戰火的生涯後,成為洛杉磯消防局的直升機救援人員。雖然工作中全力以赴,受人敬仰,值得信賴,這些卻都無法挽回失敗的婚姻。
某次短暫休假後,雷重返崗位,這時在內華達州南部發生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胡佛水壩在強震中被徹底摧毀。
又一輪強震從舊金山襲向洛杉磯,在直升機上目睹繁華城市轉眼變成廢墟的可怕一幕。
此時妻子艾瑪和女兒分處兩座城市,為拯救最愛的兩個人,隻身一人,勇往直前,與地震展開爭分奪秒的賽跑。
又是一部英雄式的硬漢片。
之所以選這個劇本,還是從票房考慮,這幾年好像沒有太過硬的災難片,觀眾應該會喜歡。
投資超過一億五美金,基本都砸在特效上,光看劇本就知道大場面很震撼,這也是促使自己選擇的原因。
San Andreas是一個地名,翻譯為聖安德烈亞斯,與Fault合在一起組成的San Andreas Fault才構成一個更為有名的名字,即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兩大板塊平均每年滑動距離為33至37毫米,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會發生級別達9級以上的地震。早在1906年,這一帶已經發生過強度達芮氏規模7.8級的舊金山大地震。
100年過去,地震的威脅始終存在著,儘管不知道究竟會在何時發生。劇本就是根據這一地質狀況的推測拍攝出來的科幻片,算是一個預演及警示。
對於這樣一部爆米花之作,丁誠更感興趣的是其中主角一家在故事上的設定。從故事上來說,當然不同的家庭成員越是分布的越開,最好是散布在各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就越能串聯起情節,越能全面地展示災害的恐怖之處。
所以主角為代表的一家就恰到好處地分布在三地,硬漢努力營救家庭成員的方式,將整場災難都進行很好的展現。從他的視角不時出現大場面,也變得順理成章。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都是拯救妻女,上次摩天大廈只是小範圍,受害的只有主角的親人,跟其他人沒關係。
這次不同,面對無窮無盡的天災,自己將要飾演的是一位消防隊空軍中隊的飛行員,曾經的海灣戰爭中的資深戰士,幹過不少漂亮活。
但當大地震爆發時,正聽候命令前往某地集結。天災來臨,聽說妻子被困某大樓之中,立即調轉獨自駕駛的直升機,去搭救自己的老婆?
這種不顧大家只顧小家的精神,在我泱泱大國之中,簡直……
作為政府工作人員,而且是救援隊成員,原則必須就近救助應該受助的人。就在直升機之下,受害的人就不計其數,但劇本設計的硬漢還是毅然決然地奔赴自己老婆的所在地,然後歷盡千辛萬苦將其搭救上來。
這還不算完,兩個人又去搭救遙遠之地的深陷困境之中的女兒,依然不管不問其他更容易救助的受災群眾?
就算直升機墜毀,又利用順來的汽車,奪路狂奔。甚至不打招呼直接開走停在機場的小型飛機……
這種好不利人專門利己的行為,連丁誠都嘖嘖稱奇,但是在美國人心裡居然一切順理成章?
編劇把主角塑造成一個完全正派的,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儘管從某些道義來講,他的行為不值得鼓勵,但實際沒有一點貶斥成分。
恰恰相反處處充滿讚賞與褒揚,完全是以刻畫英雄的手法去塑造角色。這讓丁誠有些不太理解,直到見到導演布拉德才終於明白。
「我們在災難面前,首先是自救,然後才是救人,如果可能,首先救自己的家人,其次才是其他人。」
「因為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庭的要勝過兩個破碎家庭的痛苦!」
丁誠恍然大悟,這就是文化衝突。華夏媒體善於描寫英雄不顧自己的安慰,不首先救自己的家庭,而是先去救其他的人,將這種行為當成深明大義的表現。
說白了就是傳統集體主義的習性使然,在一個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集團中,某個人犧牲自己,保全家族的利益,就像抱團穿越火災蟻群一樣,儘管個體犧牲了,但集體還是能夠保留下來,而且存留下來的集體也會給與犧牲者以補償,讓其享受到相應的哀榮。
在傳統社會之中,個體的犧牲,讓集團獲得獲得最大收益,這種做法對維繫集體的生產與繁衍,以及社會的穩定,都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但發展到現代社會,以血緣關係的集體作用越來越小,家族對於個體家庭的影響也越來越小,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再緊密,這種情況下,再過分強調集體的作用,意義已不大。
個體的犧牲,相關親屬得到從集體之中得到補償也越來越少,個體犧牲的價值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而個體自身的價值對於小家庭來說,則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美國家庭因為現代化時間較早,早早改變他們的社會評價體系。
更強調個體的作用,個人主義之上成為顯學。實際上也應當如此,在災難面前,任何個人都是渺小的,而災後的重建,需要動用的資源更多,災後受創的心理恢復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問題。
一個相對圓滿的家庭,在精神創傷層面上的恢復,要遠遠好過於兩個破碎的家庭。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救自己的家庭,卻沒有去救,而且選擇去救其他的人?
可以預見災後重建過程中,他將會面家庭成員死亡的悲痛,還有自己能救卻沒有去救的自責,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而且他救助的人,也很難保證在災難中倖存所有家庭成員,那麼這個被救者也會懷有自己苟且活了下來而其他親人卻離去的事實,進而悲痛不已。
重視救助身處災難之中的人,而忽視災後的心理創傷,這種帶有二次傷害性質的痛苦,對幸運者的折磨往往會更大,恢復起來也更難。
丁誠終於明白劇本吸引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