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回 觀虎鬥的劉明
2024-11-21 20:22:51
作者: 問天
馬良聞聽諸葛亮所言,對諸葛亮更是佩服。諸葛亮果然有大智慧,竟然能看出這細微之處的不足。不過,馬良敬佩過後,卻又不禁有幾分迷惑。十分不解的向諸葛亮問道:「兄長,那您因何不把此事向那劉太尉言及呢?以那劉太尉的智慧,以及其報紙上對兄長的看重,應該能聽得進兄長所言。」
諸葛亮搖頭道:「軍國之策,乃國之大事。輕易改之不得。如今,劉太尉羽翼早成,即使是愚兄去保那劉太尉,也萬萬不可能一步登天,成其首輔。若以某初來乍到之資,冒然向劉太尉言及此事,斷不會輕易改變劉太尉的想法。反倒會因為標新立異,遭到劉太尉的反感,同時也引起其臣下的不滿。而若是行之日久,黨派得利者越重,改變國策所觸及的強權者越多。那也就更不可能改變既定之國策了。如此,此事終究不可改變。我去之何意?」
馬良聽後,覺得有理。如今這個劉太尉確實是羽翼早成。身邊親信者眾多,那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等人,更是譽滿天下。而那蔡邕,管寧,更是天下士林的魁首大家。那劉太尉即使是在如何的聽聞過諸葛亮的名號,那也萬萬不可能在諸葛亮初來乍到的時候,就對諸葛亮委以重任,完全相信的。而既然那劉太尉的國策都已經實行了這麼多年,劉太尉的那些手下都沒有反對,那諸葛亮冒然進策,那也是斷不會被採納的。
於是,馬良也就對諸葛亮更加得欽佩。這諸葛亮真是了不得。對天下無意之事。雖高官厚祿而不動心。真乃君子也。
不過馬良還是有一事不明,覺得奇怪,遂向諸葛亮問道:「兄長。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那劉太尉乃是當世豪傑。其手下更不凡智者。他因何會行此不智之策?」
諸葛亮正色言道:「賢弟。那劉太尉非是不智。實乃是才智過分超人,信心極度膨脹,故此才妄想人定勝天所造成的。以我觀那劉太尉所行之國策,應是那劉太尉看現今的皇權不穩。乃片面的斷定是地方勢力過強所造成的。故此,那劉太尉才想一舉把天下所有的豪族全部削弱,以此來達到皇權強盛無比,以此穩定天下,進而享受千秋萬世的太平。此等思維,乃是他皇族根本利益膨脹的體現。故此,遠非旁人可以勸得。只可惜,天下萬民。有愚有智,優良不一。這就必將產生富貴貧賤。而優異者,也必然會吸引愚笨者依附。此乃天道,非人力可扭轉。劉太尉不思安撫民之秀者,反而妄想將之削弱,此亦乃逆天而行。遲早必將引起天下秀民地反抗。那劉太尉千秋萬代太平盛世的想法是萬萬不會成功的。即使那劉太尉武勇過人,能夠壓住一世,可也決不會長遠。反而更因為那劉太尉的這種思想的流傳,造成其他信心膨脹者群起而效仿。進而造成更多的亂世存在。須知,能行王霸之業者。
無一不是極度自信者和實力超群者。若有劉太尉之先例。效仿者之眾,可想而知。此實乃萬民之不幸也。」
諸葛亮這番話,說的馬良動容不已。馬良激動地向諸葛亮說道:
「兄長。這劉太尉實乃是天下之大患。兄長之大能,何不起而制之?
小弟代天下萬民乞請兄長了。」說著,馬良就要給諸葛亮行大禮。
諸葛亮急忙攔住馬良說道:「賢弟且住。實不相瞞。愚兄此次走訪荊州,正是為了此事。只可惜,荊州之士子,多是目光淺顯之輩,蔡家、剻家更是只圖自身之利益。愚兄實恨無人相助耳。」
馬良毫不猶豫的說道:「兄長所為之事,乃是為天下人謀利。有兄長之表率。小弟不求名利,誓死相隨。但求為天下人進一力耳。」
「好。好兄弟。」諸葛亮十分感動。當下也不隱瞞,把自己已經投靠了孫權。以及自己此行地目的,全都告述了馬良。
馬良聽聞後,更對諸葛亮竟然為了天下蒼生,而去扶助弱小的孫權,感到敬佩。同時也為諸葛亮經有聯合曹操,共同抵抗劉明的氣度感到服氣。
馬良三思後,為諸葛亮謀劃道:「兄長。我們馬家,小弟可為兄長說項。當可無憂。不過,單憑我們馬家的實力。要想盡皆掌控荊州,那是不太可能的。況且。如今荊州之主,名義上還是那劉荊州,劉荊州乃皇室宗親,本身又無惡政。冒然奪之。更是坐實了孫家對大漢的不臣之心。對孫家今後的發展也是不利。既然兄長有聯曹之心。
何不乾脆就把這荊州也讓與那曹操一半。反正以兄長的謀略,乃是窮長江之極以抗曹操。這荊北之地,別家也是得之無益。徒遭曹操猜疑。
不知兄長以為言否?」
諸葛亮高興的說道:「賢弟所言正是。實不相瞞。愚兄此行,就是不想讓我主落那個不臣地名聲。故想不動武力。平安取得荊州之助。今賢弟也有此見。可見英雄所見略同。愚兄此行能得賢弟鼎力相助。真是不虧此行也。至於這荊州,若是日後荊州倒向曹操,我也早有定計奪取那荊南四郡。若不然,某也是要與那曹操平分荊州地。」
馬良對諸葛亮也是如此的看法,極為高興。遂笑道:「兄長也如此想。可謂極好。若是如此,小弟當可獻上一策。」
「賢弟請講。」
「兄長,既然如今的劉荊州還是名義上荊州共主。那劉荊州地兒子,那都可謂是荊州之繼承者也。咱們正可以之入手。現如今,那劉荊州的長子劉琦,其母早喪。而劉荊州又取了蔡瑁之姐以為續室。那蔡瑁之姐也生了一子,名為劉琮。那劉荊州本就寵信蔡氏,蔡瑁一族又持掌荊州實權。劉荊州對那劉琮的偏愛,實乃是盡人皆知。那公子劉琦也對此極為憂慮。恐遭奸人所害。而那劉琦與小弟也有幾分交情。。
若是小弟把兄長引薦給他。由兄長給其獻策離開荊州,前往那荊南之地。若是日後,劉荊州有變,荊州倒向曹操。兄長正可以此起事。」
馬良向諸葛亮建議道。
諸葛亮點頭稱善。
而就在諸葛亮為了孫權,奔波於荊州之時,劉明那裡卻是喜悅、輕鬆的很。
國事太平,家事太平,兄弟三人得以團聚這些不說。瀛洲島的勝利戰況也已經傳了回來。第一批地瀛洲俘虜,也被厚德派人運了回來。
卑彌呼也在其中之列。就連那《陰陽合和賦》也被劉明交到了華佗的手上。也算了了華佗的一樁心事。省得華佗老是在眼前念叨。不過,說實話,《陰陽合和賦》那種玄妙的東西,若是沒有華佗把關,劉明也是不敢輕易嘗試的。
然而,這《陰陽合和賦》交到華佗手上之後,單看理論,那是令華佗為之傾倒。可是,再怎麼好的理論,那不也得理論聯繫實際麼。華佗到好說。雖然華佗歲數很大,可華佗養氣有方,陽氣還是很足地。
可如今華佗的老伴,由於年歲的關係,卻已經是陰氣不足了。而華佗還憨不下臉來在如今這個歲數納個小。弄得華佗也是整日的望書興嘆。
心癢不及。
還是劉明這個從二十一世紀來的人心思靈活,看出了華佗的困惑所在。畢竟劉明所在那個年代已經出過不少七八十歲的成功人士娶一個十七八少女的先例。而且,如今劉明手裡正好還有合適的人選。那卑彌呼大小也算是個番邦地蠻王,劉明的那些手下既不能讓其自由的,可為了體現氣度,也不能就此把她殺了。紛爭不休,弄得連劉明都不知道該拿這個卑彌呼怎麼樣了。如今正好賜給華佗。連帶著讓華佗弄清楚那個《陰陽合和賦》到底有沒有虛假,功效又是如何。
華佗托劉明之福,倒是來了一把老來俏。享受一把小小的風流。
又是十幾日過,劉明再次得到戰報,曹操秋收以畢,再次的起兵南下了。只不過,曹操此次出兵,卻沒有進兵壽春,合肥。進而攻擊孫權的建業。而是向著荊州的方向開去。看起來是要先一步得取荊州,然後再來攻打孫權。
那荊州的劉表,乃是親近劉明的人士。劉明自然不會坐待劉表滅亡。而且,如今的劉明,要的就是中原和南方保持現狀,最多也就是孫曹互相消耗一下實力而已。任劉表滅亡,讓曹操得以壯大,那也不符合劉明得利益。但是,如果馬上就採取行動,一個有可能嚇壞了曹操,使曹操不敢再次進攻孫權、消耗實力。為以後統一天下造成麻煩。另一個也是那荊州若是完全和平演變,那些荊州的地方勢力也會因此隱藏其中,不便於劉明今後的管理。那也極為不好。
為此,劉明召集了部下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