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五百一十一章 萬家燈火長明

第五百一十一章 萬家燈火長明

2024-05-06 16:59:26 作者: 鍵盤戰鬥家

  錦州。

  一間院子裡,幾十文書撥弄著算盤,珠子碰撞的聲音,聽起來使人悅耳。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寧遠去歲由天津發糧,全年合計七萬,豆三萬,布一萬擔……」

  「寧遠去歲由京師發糧,全年合計六萬,豆四萬,布一萬三千擔......」時不時有人唱到,一旁的人下筆如非。

  「綏中去歲由天津發糧,全年合計一萬兩千,豆兩千,布九千擔……」

  有計分帳的,有計總帳的,分工合作,整間院子顯得繁忙,送進送出帳冊的人駱驛不絕。

  忠順王要離開遼西。

  離開前,把偌大的遼西裡頭的家當,吩咐屬下們盤算的清清楚楚,以便交給後來者。

  交接的細緻,不給後來者留下藉口。

  年近七十歲的忠順王,沒有打擾眾人,悄悄的離開,心中有些不舍,也有欣慰。

  他來遼西時,遼西諸地人心惶惶,軍戶流離失所,亂成了一鍋粥,數年勞心勞力,終於打造了一個穩定又穩固的遼西。

  多年剋扣供應北鎮的糧餉軍兵,如今只籍冊上,軍戶八萬戶,在冊兵丁五萬餘。

  遼西後方是山海關,境內也遍地的兵堡,可謂固若金湯,哪怕是金江軍來攻,遼西也有防守之力。

  「王爺。」

  總兵劉英,趙雍,參將李堅……守備朱振傑,寧隆雄等數十位將領,見到忠順王進來,紛紛起身相迎。

  年近七十歲的忠順王,一向嚴厲的面孔,終於露出了溫和的笑容,徑直坐到主位。

  「本王不日即離開遼西,盼諸位同仁再接再厲,上為聖人,下為百姓,上下一心,齊心攜手,以報國恩。」

  「喏。」

  眾人拱手應道。

  在場不論是誰,可能有不滿忠順王的人,但是絕對沒有人會不滿忠順王的能力。

  劉英作為資歷最老的總兵,主動上前向忠順王磕頭。

  在他的帶領下,屋內跪了一地,表露對忠順王的恭敬和尊敬。

  當年的遼西連連吃敗仗,形勢危機,多少人暗中聯絡蠻族,又有多少人悄悄投靠平遼侯。

  明面上朝廷的遼西,實際上被參透成了篩子,誰都能調動遼西,影響遼西將領。

  朝廷的錢糧是有數的,此處多用了一分,另外一處就少了一分。

  只有忠順王有本事從朝廷要來錢糧,也只有他有本事,從京城發出的錢糧,至少有八成落到遼西。

  同樣,也只有他的強壓下,八成的錢糧,至少有六成落到了前線將士。

  扭轉遼西頹廢之風氣,非忠順王不可。

  「我知道你們有人心裡罵本王,恨不得本王早日離開遼西,就盼著本王走。」

  忠順王對眾將沒有客氣。

  剛來遼西時,他對人和善,隨著他對遼西掌控的越深,態度也越發的嚴厲。

  唯德才是舉,從來不任人唯親。

  哪怕是從國內帶來的人,也都是才能十足,例如圖門,反而是他自家子弟沒有提拔。

  一心為公,除了公正還是公正。

  沒有人不佩服忠順王。

  忠順王不是偏激之人,在遼西沒有把事情做絕,既照顧了實情,也推動了政務。

  數千遼西軍在國內剿匪的功績,也是間接證明了遼西軍這些年的變化。

  而且遼西軍從來就不是弱軍。

  大周軍隊耗費錢糧最多為九邊重鎮,是大周精兵所在,而九邊重鎮中遼西鎮為第一。

  耗費錢糧最多的遼西軍,戰鬥力理應最強。

  四千遼西鐵騎,在國內打出了遼西軍鎮的威風,也讓朝廷諸公知曉,潑天般的錢糧並沒有浪費。

  忠順王捨不得遼西。

  不是因為他捨不得權利,如果為了私利,他早就把自家子弟提拔了起來。

  正是因為他的公正,所以疑心深的侄兒皇帝,沒有過多猜忌他。

  遼西是他多年來的心血,好不容易有了今日之功,他希望後來者能保持下去。

  同樣。

  他嚴厲的告誡諸人。

  「本王哪怕離開了遼西,一樣會關注遼西,誰敢為非作歹,苛刻軍士,破壞遼西的局面,本王絕對不放過他。」

  「末將不敢。」

  眾人回道。

  不久。

  忠順王的行駕,出山海關回京城面聖。

  ……

  京城。

  司禮監掌印太監夏守忠,總理內廷都檢點太監裘世安,一等伯牛繼宗,一等子侯柳芳,三品威鎮將軍陳瑞文,三品威遠將軍馬尚,一等子侯孝康,庶吉士陸仲恆……

  一眾文武勛貴太監,受皇帝之命,出城二十里迎接忠順王行駕。

  年近七十歲的忠順王,寶刀不老,聲音洪亮,讓人震耳欲聾,令人們嘖嘖稱奇。

  「遼西有今日之局,全耐忠順王之功也。」

  夏守忠權勢漸大,但也不敢得罪忠順王,反而討好對方,一臉的諂媚。

  忠順王連忙推諉。

  「非本王一人之功,幸有朝廷諸公的操持,才有本王放手施為的底氣,是皇上聖明,朝廷之功。」

  「雖然如此,也只有王爺才能把遼西整治今日之風氣。」

  一等伯牛繼宗不以為然的說道,當著文臣們的面,極力抬高忠順王。

  忠順王沒有摻和。

  周朝百年來將權經歷著起起落落的發展過程。

  大周初時。

  總兵官以武爵充任,統領節制所在地區的都司衛所軍隊,並有督屯籌飽、管理馬政、整飭城防器械、參奏文武官員、過問軍人司法等職掌,權力廣泛且高崇。

  例如賈府所任京營節度使。

  太上皇登基後,總兵權力逐漸被督撫、巡按、御史、司道、郎中等文官所分解。

  到了太上皇退位,幕後控制朝以後,總兵所剩的職責主要是統兵作戰。

  明確規定「如經略邊務,隨宜調度各鎮將官,相機戰守,此總督之職守也;整傷兵備,訓練兵馬,督理糧草,撫恤士卒,此巡撫之職守也;整飭兵備,申嚴號令,振作軍威,相機戰守,此總兵之職守也」並受節制、監督於督撫。

  到了皇帝親政時,對勛貴更加嚴厲,文官徹底從勛貴手中奪權,有實權的勛貴寥寥無幾。

  巡鹽御史林如海的流放,王子騰的閒置等。

  可惜時也命也。

  隨著國內戰事愈加頻繁,勛貴的權力逐漸恢復,有的將領更不聽文臣節制。

  例如錦鄉侯府的北鎮節度使。

  更有他忠順王是勛貴中的領頭人物,反而從文官手裡奪回了遼東經略一職。

  文官和武將爭奪權力,越來越激烈。

  忠順王選擇了退讓。

  他的繼任者,新任遼東經略就是文官出身,之所以如此退讓,是希望緩和文武之爭的局面。

  同時內心也擔憂。

  隨著武夫權力越大,對軍隊的控制越強,不加以節制,長此以往不利於朝廷。

  有了一個平遼侯,他不想看到第二個平遼侯的出現。

  當年就是因為金州不受督撫節制,導致平遼侯越來越跋扈,朝廷養虎為患,才有今日之難。

  如果不是勛貴史鼐的放任,而是遼東經略一開始乃文官魏毅的話,魏毅絕對不會任由唐清安獨掌金江鎮。

  唐清安能成為金州獨夫,勛貴史鼐功不可沒。

  勛貴們希望忠順王偏向他們,文官們冷眼旁觀,最後見忠順王不冷不熱,沒有響應勛貴們的態度,部分官員才對忠順王的態度緩和起來。

  忠順王內心長嘆。

  國事如此形勢,而黨爭越發激烈,不以國事為重,以權斗為重,久離朝堂的忠順王,心中只覺憂慮。

  忠順王進京只有一件事。

  治遼。

  治遼。

  治遼。

  「平遼侯有十罪。」

  忠順王在皇上御前,堅定的說道。

  「一罪擅權橫恣」

  「二罪虛兵冒飽」

  「三罪任用私人。」

  「四罪賄賂權貴,勾結文臣。」

  「五罪侵害朝鮮。」

  「六罪擅啟邊釁。」

  「七罪要挾無已,居奇貨於遼東。」

  「八罪秘連海外。」

  「九罪欺君罔上」

  「十罪造勢擬反」

  皇帝看著滿頭白髮的皇叔,不等他感慨,就聽到皇叔的彈劾,一時間不知所措。

  平遼侯孤懸海外,聽調不聽宣已是雙方的默契。

  朝堂里有人反對平遼侯,也有人支持平遼侯。

  認為今日之國內時局叛亂不止,不應激反平遼侯,反而應該拉攏他,並且平遼侯從來沒有糜爛邊關。

  如果是一邊倒的反對平遼侯,朝廷早就定下了調子,但正因為不少人否定,所以朝廷對金江鎮一直沒有統一的口徑。

  當初蠻族勢大的時候,都有人認為應該詔安老奴,獲得了不少支持。

  比起蠻族,支持平遼侯的人更多。

  京城的勛貴和大臣不提,只地方上為平遼侯說話的聲音就不小,特別是江淮和金陵。

  而朝廷分身乏術,國力疲軟,採取了默認的態度,只要平遼侯不做亂,暫時不搭理他。

  留著下一代人去解決,平遼侯才能高,威望高,下一代卻不一定能維持住金江鎮。

  說來說去,根本原因就是無力應對,而採取妥協之策。

  忠順王在皇帝的面前,刺破了幻想。

  「金江鎮北控草原,難挾朝鮮,東制奴兒干,麾下兵士十餘萬,遼東人人只知平遼侯,不知朝廷。」

  「今日不反,他日必反,等唐清安反時,則悔之晚矣。」

  忠順王堅定的說道。

  只知平遼侯,不知朝廷。忠順王這句話刺痛了皇帝。

  「馮閣老去職時,曾跟朕言,要治遼,先治內,不先解決流民,則不能治遼。」

  皇帝感嘆道。

  「亂民連綿不絕,每當朕收到捷報,以為要平息亂民時,要不了數月,又起新患。」

  「去年一歲,朕竭誠以待,萬事以剿賊為要,十餘萬精兵圍川,一年之功已見成效,皇叔整頓遼西有功,今日續整三大營,當皇叔功成之日,就是治遼之時。」

  「聞唐清安麾下十餘萬大軍,朕當匯聚全國五十萬精兵入遼,到底要看看能不能治遼。」

  忠順王欣喜不已。

  侄兒雖然性格不堅,但是並沒有成為享受之君,在忠順王眼裡,已經是明君了。

  遼西五萬餘精兵,三大營五萬精兵,山海關還有兩萬浙兵川兵,合計十三萬。

  京畿,陝西,寧夏,固原等八邊,以及四川各地精兵十餘萬,在招募鄉勇十餘萬。

  五十萬大兵蕩平金江鎮,自此全國止戈,修生養息十年,贏來太平盛世。

  「皇上聖明,臣必萬死不辭。」

  忠順王動容道。

  離開皇宮後,忠順王一日設宴請各路勛貴,一日設宴請各路文臣,極力緩和兩邊的矛盾。

  成效不提,但是忠順王的心意,眾人都看得見。

  賢王。

  忠順王帶著偌大的名聲到了天津赴任。

  龍山大營、萊山大營、天津大營,各地衛所兵堡。

  周出元,左立先,吳兆元,趙洪範,王伉大小將領數十名,早已到天津總督衙門迎候。

  整個院落擠滿了人,不光有將領,還有總督衙門的官員,圖門也在其中。

  忠順王穿著王袍,緩緩的從屋中踱出。

  「參見王爺。」

  眾人跪了一地。

  「本王,奉旨督辦三大營,查辦天津,山東軍務之事。」

  忠順王氣場十足,人們只聞其聲,其心恍惚,升起壓力,無人敢出言。

  有今日之威望,不只是因為忠順王是皇帝的叔叔。

  一步一個腳印,做事細無巨細,才有今日之功,萬人敬佩,而其身份,更是錦上添花。

  忠順王抵達三大營,代表著朝廷的重心,也轉移到了三大營。

  「三大營軍務一日未清,本王一日不離三大營,誓與軍務相始終,短無終止之理。」

  治政先治人,治人先治風。

  軍中積弊諸繁瑣事務,於忠順王內心了如指掌,經驗深厚手到擒拿。

  風氣如此,人人都不願主動讓出自己到手的利益。

  大家都這麼做,憑什麼自己不拿。

  自己不拿,大家都拿,不但讓人笑話,獨自吃虧,還得罪上官和同僚,舉步艱難。

  這就是惡風之弊。

  不除惡弊,人心難正,人心不正則萬事皆空。

  院中烏壓壓一群穿著官服的人們大氣不敢出。

  誰都有把柄,有了把柄心中則底氣不足,面對一身正氣且權勢熏天的忠順王,猶如老鼠見了貓,天然的矮了一截。

  既如此,就會心生畏懼,有了畏懼,就不敢抗拒,唯唯諾諾毫無膽氣接話。

  老邁又精神氣十足的忠順王,堅定的看著下屬們。

  他能治好遼西,就能治好三大營。

  圖門內心激動不已。

  猶如儒家之理,人有精神追求,精神的滿足,比物質的滿足更讓人忘我。

  自己不就是拜服於忠順王的人格魅力,多年來任勞任怨,為忠順王鞍前馬後。

  「不論是為了光宗耀祖,還是望百姓萬家燈火長明,諸位當與本王齊心協力,當不負國恩。」

  忠順王說道。

  「喏。」

  眾人齊聲應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