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穿越之帝王傳奇> 第14章 文陸雙傑

第14章 文陸雙傑

2024-11-12 10:33:06 作者: 菜無心不活

  第14章 文陸雙傑

  早朝之時,我見到了文天祥,陸秀夫這兩位後世著名的南宋愛國志士。

  文陸二人均是出生於1236年,又於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同中進士,文天祥文武雙全,後世所留名作「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絕唱。至於陸秀夫,歷史上記載則相對較少,名氣也遜於文天祥,其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宋末三傑,最後背負幼帝跳海而亡。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接到聖旨時,文天祥剛剛辭去瑞州知縣,閒居在家,陸秀夫則在揚州李庭芝手下任職參議官。

  文天祥所在的江西本來較之陸秀夫所在的揚州為遠,只是陸秀夫在軍中有事物需要交接,而文天祥基本閒野無事可以立即起程,所以兩人幾乎同時抵京。

  「臣文天祥,臣陸秀夫,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位愛卿免禮,平身。」我看了看二人接著說道,「文愛卿,陸愛卿,朕封你們二位崇政殿說書,留朝聽令。」

  「謝陛下恩寵。」文,陸兩人再拜於地。

  文天祥身形較為高大,氣宇軒昂,難怪當年宋理宗會欽點其為狀元,曾經當堂說道,「天祥,天祥,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氣的預兆。」而且還親自為其賜字「宋瑞」,後來文天祥便以宋瑞為字。陸秀夫則較為矮小,一臉正氣,性格沉穩幹練,不善言語,深得李庭芝喜愛。

  賈似道冷眼相看,面無表情,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雖然事先我以先帝之名和賈似道說過這二人,但其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吧。

  下朝後,我在御書房召見了何基,文天祥及陸秀夫三位崇政殿說書。

  這何基也算是宋末大儒了,以讀書講學為平生志向,教授門生,不遺餘力,其治學篤實,有類漢儒,闡明發揮,多創新意,只是在後世的名氣遠遠不及文陸二人。

  文陸二人加上張世傑能夠被後世稱為宋末三傑,主要還是因為不屈的民族氣節。

  「三位愛卿請坐,小七,上茶。」

  「謝皇上。」

  「三位不必拘禮,這是御書房,隨意即可。三位先生均是博學多才之人,自今日起,便請各位給朕講解這治國之道。何愛卿,你年歲最長,就先來吧。」

  何基年紀已近八旬,身體尚算硬朗。

  我認真聽完了三位的講解,從其言論中可以看出,何基相對中庸,或許是在朝中的時間長,知道趙禥不學無術,所以只是淺顯地講述了為君,為臣,為民之本。而文陸二人則年輕氣盛,加上少在京中,是以言談尖銳,更多觸及到民間疾苦以及對朝政提出委婉的批評。

  「三位先生所言讓朕感悟甚多,今日講學先到此處。文愛卿,陸愛卿,你們二人剛剛進京,就給朕講講各自地區的風情吧,何愛卿辛苦了,先行告退,回去休息吧。」

  文天祥有膽有識,日後也是文武雙全的英雄,只是現在並未領兵打仗,還沒有顯示出軍事方面的才能,那些流傳後世的名作也都是其中後期在軍營中有感所作,此時之言談大都是些地方民政。

  我突然想到,如果歷史因我而變,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還會有嗎?

  陸秀夫字君實,性格內向,但條理清晰,對照著城防圖,三言兩語就將揚州城的布防講述清楚。

  揚州城制置使李庭芝不愧是宋末之名將,雖然我不懂軍事,也能看出這揚州城的防禦體系十分健全,布局合理,疏密相間,各個防禦點之間易於聯繫而又不顯侷促。

  「揚州城的布防可謂十全九美了。」我冷不丁地突然說道。

  「十全九美?」陸秀夫不解地問道。

  「是啊,還未盡完美。」

  陸秀夫低頭不語,又將城防圖詳細看了一遍,有些不服氣道:「揚州城的布防是李大人及屬下等經過長時間商議後的結果,這其中的欠缺之處還請陛下指點。」

  文陸二人都是我預想班底的重要成員,自然得想辦法讓他們信服。

  我指了指地圖說道:「二位愛卿來看,這裡,揚州城北門外不遠處的這個地方,叫平山堂,此處地勢較高,在上面可以俯瞰州城,一覽無餘,如果朕是蒙古人,便會在此地建立數座塔樓,並多設攻城弩等器械,就能居高臨下掩護地面部隊的進攻,從而使揚州城城牆的防禦作用大為降低,簡單而言,就是空中的制高點被朕占領了,這就是那美中不足之處了,平面完美,立體欠缺。」

  文天祥沒有身臨其境,倒還沒有太多的感覺,那陸秀夫聽罷卻已是冷汗淋漓,顧不得沒聽懂什麼叫立體,驚慌失措道:「若非陛下提醒,這揚州城危險了。」

  隨後,陸秀夫緊盯著地圖長考起來,時而眉頭緊皺,時而和文天祥探討幾句,卻始終未得良方。

  我也不去催他們,只是靜靜地品著香茗。

  良久,陸秀夫突然跪倒在地道:「還請陛下賜教,救我揚州城軍民於危機之中。」

  「快快起來,揚州軍民也都是朕之子民,朕當然會盡朕之責任。」我扶起陸秀夫說道,「唯一的辦法就是擴城,你們來看,這平山堂與最近的城牆間相距甚近,可派人修築大城包圍平山堂,便能將這北門的制高點納入城防,如此揚州城無憂亦。」

  陸秀夫本就聰明,聽我這一提點,稍加思索便已明白,當下再次跪倒,鄭重地磕了三個響頭道:「陛下真乃神人也,還有一事,揚州城連年戰火,士卒傷亡日漸,陛下能否加派軍隊前往?」

  我知道陸秀夫這次磕頭是真心所然的了,於是等他磕完頭才說道:「陸愛卿,起來說話,今朝中局面複雜,且這臨安將士大都是烏合之眾,朕會在三四年之內徹底改變軍制,如果近期揚州城急需士卒,朕認為可就地招募流民。」

  「就地招募?揚州城外流民甚多,這倒是能夠解決燃眉之急。」陸秀夫起身說道。

  「暫且只能如此。」

  「是,陛下,臣這就回信李大人。」

  我笑笑道:「陸愛卿,你告訴李大人時,以上這兩點都是你的建議,明白嗎?」

  陸秀夫愣道:「屬下愚鈍,不明白陛下之意。」

  我見這陸秀夫如此直接,也是好感頓生道:「愛卿日後自會明白,不僅此事,就連朕今日所談之事也不要外傳,朕現在是潛龍在淵啊,哈哈。」

  「謹遵陛下旨意。」

  我站起身來,眼裡精光一射道:「好,宋瑞,君實,你們二位今後都是我大宋之棟樑,好生為朝廷做事,待朕飛龍在天之日,朕自會將我大宋朝帶到宇內之巔,到時兩位都是中興之臣,必會流芳後世。」

  文陸二人聽我直接叫宋瑞,君實,心裡一陣激動。大凡皇帝開口稱臣子之字,是將其當作肱骨之臣了。

  古時的讀書人不就是盼著一身學問賣與帝王家嗎?

  況且我之言語本身也是文陸二人平生之志,此時親耳聽見我的豪言壯語,也是心潮澎湃:「臣等願誓死追隨陛下,北定中原,中興大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