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結
2024-10-11 19:54:09
作者: 玖予安
1782年7月1日,上任僅兩個月。這位年僅52歲的首相——羅金漢侯爵去世,可想而知,這對於剛剛掌握權力的輝格派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隨即,整個國會就陷入了一種極度混亂的狀態。
在羅金漢侯爵去世後,查爾斯接受了他大部分的政治遺產,現在作為外務大臣兼任下議院領袖,暫行首相權力處理國事,一力主張英、美應該進行無條件和談;
但另一位輝格派重要人物,內務大臣謝爾本伯爵按理說不該對外交事務插手過多,但作為老牌貴族的他,認為和談是一種恥辱且丟人的事情,應該讓新生的美利堅接受譬如開放港口、稅收減免等政策再去進行和談。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福克斯一家一直與謝爾本存有嫌隙,後者本身是老皮特的支持者,福克斯先父曾相信自己在英、法兩國於1763年就七年戰爭媾和後仕途停滯,就是因謝爾本所致。而另一方面,雖說新置的外務大臣全權掌管外交政策,可是福克斯卻不滿謝爾本插手干預英、美在巴黎進行的和談;
謝爾本同時又涉嫌私相授受,大灑金錢向同僚發放退休金,但由於福克斯曾在諾斯擔任首相期間抨擊過類似的問題,結果謝爾本的操守問題也拖累福克斯的支持度受影響。
於是,內外兩位大臣在羅金漢侯爵還未下葬的時候,已經在多位議員面前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甚至吵到了臉紅脖子粗的程度。
一位下議院議員如此評價:「我從未想過會在國會見到如同兩個像潑婦吵架一般的場景。」
最終,是查爾斯占了上風,但不要緊,很快謝爾本伯爵就可以得到一個強援。
羅金漢侯爵的遺體在7月20日安葬於約克座堂內。
次日,小威廉·皮特找上謝爾伯恩伯爵,向他表達了自己的善意,並願意支持他成為新一任首相的候補人選。
謝爾本伯爵威廉·佩蒂剛開始抱著警戒和防備的心理,但當小皮特拿出代表喬治三世的信物時,威廉·佩蒂放下戒備,並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小皮特的援助。
因為這是來自喬治三世的授意。
於是,在上議院的會議中,克里斯提出了重新投票選舉首相的建議,因為大選還不到期,所以首相的競選要在現任內閣中選取,且成功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謝爾本伯爵成功接任羅金漢侯爵死後的首相職位。
這離不開喬治三世對他們的鼎力支持,喬治三世雖然和托利黨有些不愉快,但托利黨固然不希望喬治三世在國事上指手畫腳,但他們更不願意一心為了新興資產階級利益查爾斯獨享大權。
而在謝爾本伯爵組閣的時候,羅金漢政府的不少輝格黨大臣(當中包括福克斯)都拒絕加入新政府。
然而,輝格官員這麼做,直接導致了大量實權崗位的空缺,小皮特趁虛而入,加入謝爾本政府,並憑藉他在下議院多次優秀的演講和對稅法的獨到見解,成功獲任為財政大臣。
一開始,喬治三世想讓克里斯進入內閣,但克里斯婉言拒絕,並強力推薦小皮特。
眾所周知,財政大臣往往是下一任的首相,看起來,無論是喬治三世還是謝爾本伯爵都把小皮特視作為下一任首相的後備人選。
就這樣,在1782年的七月,輝格黨人對謝爾本的猜忌已達到空前的程度。
埃德蒙·伯克甚至稱他的內閣是「一個愷撒·博爾吉亞,一個加蒂蘭和一條雙頭蛇。」
很快,謝爾本首相就遭受到了輝格派的空前打擊,在當時,英格蘭人還沒有準備承認自己的失敗是何等慘重,輝格派憑藉自己在新興資產階級中的主導地位,到處宣揚謝爾本和美利堅簽訂的合約是「極其有辱大英帝國的臉面。」
這讓謝爾本和他的內閣制定的同美洲人的合約條款在1783年4月遭到下院否決,同月,謝爾本內閣倒台。
謝爾本伯爵離開了他占據不到8個月的職位。
這可把查爾斯等人高興壞了,他們很開心有謝爾本這樣一個人承擔罪責,而謝爾本則把他的垮台歸咎於國王,認為國王先誘使他就職,然後又鼓勵他的政府內部的不和。
諾斯勳爵察覺到了不妥,畢竟謝爾本伯爵只是和美利堅談判的條件有所不妥,但他可是直接丟失了北美十三州。
查爾斯趁機對諾斯勳爵進行恐嚇,並保證未來他上台後對諾斯勳爵的名譽和性命進行保護。
就這樣,查爾斯與其前政敵,托利黨前首相諾斯勳爵締結聯合政府。
這個政治聯盟在1783年2月14日組成,隨後在同年4月成功迫使親喬治三世的輝格黨首相謝爾本伯爵領導的政府垮台,繼而上台執政。
這個由議會各派系組成的聯合政府沒有得到喬治三世的支持,這個聯盟由輝格派和托利黨共同組成,他們的利益在這個時間得到了空前的加強。
喬治三世命令克里斯開始在民間組織掀起對新聯盟的遊行示威活動,此時,工黨的黨員人數達到了12萬之多,也就是說,每9個倫敦人中就有一個是工黨成員。
克里斯領導工人的階級,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一開始,黨員們只是用傳單、演講等方式宣傳,再後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國王支持資本家們給他們增加工資,提高福利待遇,減少工作時長,很快,整個倫敦所有無產階級都加入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中。
福克斯-諾斯聯盟錯估了當時的實際形勢,他們本以為在他們眼中的泥腿子們動搖不了他們的地位,但那是因為他們不清楚東方有句話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聯合政府依靠控制選票的方式,多次阻撓小皮特在下議院提出的提升工人階級待遇的建議,消息傳出,在人民的怒火即將達到頂峰時。
1783年11月,聯盟政府引入《印度草案》,試圖改革對英屬印度的管治,這遂成為聯盟政府垮台的主要導火線。
首先,草案建議英屬印度將直接由英國政府管治,而以往負責進行管理的東印度公司,今後只會負責英國與印度之間的貿易業務,此一建議隨即令人聯想到英國當初直接管治北美殖民地,結果導致美國革命的下場,使輿論對建議有所保留。
其次,草案又提議政府對印度的管治將委託七名專員負責監管,而這七名專員最初會由聯盟政府委任,四年以後才轉由東印度公司負責委任,而專員只可以由國會罷免。
這個草案本意是好的,但不久以後,聯盟政府內閣公布了七名專員的名單,其中四人為福克斯黨人、兩人為諾斯黨人、最後一位更是諾斯勳爵的兒子。
這項舉措直接令輿論譁然,原因是福克斯在聯盟成立前曾經以反對政府舞弊著稱,但如今卻被批評有私相授受之嫌,有輿論更擔心草案將製造機會讓福克斯等人專擅威柄,在未來四年可完全操控著東印度公司及印度。
消息由克里斯和小皮特故意傳出並讓宣傳部開始組織進行遊行活動,主要內容是抨擊政府的貪腐、專權的行為。
但聯合政府控制軍隊對倫敦城內重要地點進行保護,同時《印度草案》在下議院以153票對80票獲得通過,克里斯建議喬治三世務必要在上議院推翻草案。
於是,喬治三世隨即透過坦普爾勳爵通知上議院的貴族,警告「誰投票通過草案,不單止不是他的朋友,更會被他視為敵人」。
在喬治三世的恐嚇下,草案在1783年12月17日於上院以76票對95票被否決。
由於此舉顯示聯盟政府未能駕馭兩院,而且聯合政府的口碑也已經在民間敗壞,遂喬治三世在12月19日迫使波特蘭內閣垮台,並在得到19名上院貴族支持下,選擇小威廉·皮特出任首相。
1783年,英格蘭政府迎來了自己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年僅24歲的威廉•皮特。
有首名為《羅亞德》(The Rolliad)的諷刺詩這樣寫道:「再來說一說,偉大稀奇事,掌舵人還在搖籃中,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不列顛讓全世界看到的這件事,真是讓她的鄰居們側目而視,那就是——一個國家居然讓一個臭小子來主持。」
同月,從哈尼克紡織廠到倫敦的蒸汽機車正式面世。
次年,蒸汽機車已經遍布整個南不列顛,而小皮特也在克里斯的幫助下,立下《勞動法》,把工人階級的相關福利待遇制定了法定最低範疇。
就這樣,英格蘭進入了新的紀元。
本書完結,撒花。
最後的話:額,西方的歷史還是太偏了,而且作者第一次寫長篇,故事性確實差了點,文筆也很爛,這麼多毒點集中到一起,自然書的成績也很差,所以不得不切書。
未來會考慮開一本東方歷史文,感謝各位讀者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