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工業革命穿越指南> 第59章 農村包圍城市

第59章 農村包圍城市

2024-10-11 19:52:27 作者: 玖予安

  查爾斯接過酒杯,輕抿一口威士忌,盯著克里斯,像是在考慮如何給他解釋,隨後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在心裡琢磨一番,試探地問道:「你知道1773年東印度公司法案麼?」

  克里斯略一點頭權作回應:「聽說過,但是具體細節不太清楚,不如爵士給我詳細說一下?」

  他並沒有說謊,1773年的他正以工讀生的身份在聖保羅公學讀書,受制於家庭背景,對細節內容並不是很清楚,寥寥無幾的信息還是腦海里關於法案曾經引發的幾次遊行示威活動。

  現在雖然躋身上議院,但八年前發生的事自然不會被人們經常掛在嘴邊。

  他為數不多與東印度公司打交道的機會還要追溯到和蓋爾一起把硝石製冰法賣出去時,整個東印度公司的上上下下,包括最基層的職員,給他的感覺就好像是未來的公務員一般。

  

  他們有著極其相似的特徵:到點下班,上班摸魚,每個人只干自己眼前這個事兒,其他事情一律不管。

  所以克里斯對這個公司並沒有什麼好感,畢竟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他在前世就深受其害。

  不過既然查爾斯提到這家公司,問出這個問題,肯定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因為1773年的東印度法案正是在他和其他幾位輝格黨的領導下推動成功的。

  在此之前,這家公司一直游離在國會的掌控外,拿著180年前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授予的皇家許可狀。

  這個許可權賦予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設鑄幣廠、修建要塞和組織軍隊、結盟和宣戰、簽訂和平條約和在被占據地區就民事和刑事訴訟進行審判的權利。

  當然,這些權利是合法的,只不過授予東印度公司這些權利的不是在漢諾瓦王朝,而且當時這個許可狀給予東印度貿易的壟斷權只有21年。

  在此之後,東印度公司利用手中特權,在孟加拉、孟買和印度建立了屬於公司的武裝力量和殖民地,壟斷了官方在整個東南亞的貿易路線。

  17世紀中葉,這個國家有12%的進口來自印度,幾乎所有明面上的進口全都要通過東印度公司。

  至於走私而來的貨物,既然已經是走私,自然收不上海關稅,更和國家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而無論是國會和王室,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作威作福,國會和王室曾經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限制皇家許可狀的授權時間。

  但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們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聽聞風聲後,很快在國會中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說客隊伍,再加上一些原來與東印度公司協助的有野心的商人也對公司施加壓力。

  在這些壓力下,1694年國會通過了一個非管制法案,這個法案允許任何英國公司與印度貿易,除非國會通過法案禁止該貿易。

  這一個法案取締了東印度公司必須和皇室進行交易的限制,擴大了東印度公司的交易對象,東印度公司付出的代價是每三年要額外繳納一筆費用以獲得三年內在印度的獨一特權。

  而後,國會又在1689年通過法律新建英格蘭東印度貿易公司,並向市場上公開招股。

  但舊公司強大的分股人很快就購買了31.5萬英鎊的新公司的股份,這樣他們就在新公司中占多數,兩個公司在英國和在印度抗爭了一段時間,都想獲得貿易的主宰地位。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老公司在印度實際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競爭,當然,也沒有任何機會。

  最後兩個公司於1702年合併,同時參加合併的還有政府的一些機構和兩個其它公司。

  此後幾十年,國會和東印度公司之間不斷爭戰,公司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永久性的設施,而國會則不放過任何機會來占用公司的財富而同時不使它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直到英法七年戰爭開始,一個公司即便再強大,也不可能和一個國家相抗衡。

  英格蘭和法蘭西人在印度馬德拉斯的聖喬治堡打得頭破血流,雖然最後東印度公司獲得勝利,那也只是慘勝罷了。

  隨著七年戰爭的勝利,1763年法蘭西和英格蘭簽署了《巴黎條約》,其中就規定法蘭西要把印度的大片附屬割讓給英格蘭。

  國會獲取了法蘭西在印度的殖民地後,無論是國會還是王室都發現了不對勁兒,這辛辛苦苦打勝仗後獲得的殖民地理應屬於國會管轄,但是在東印度沒有竟然沒有一隻屬於國會和王室直轄的部隊!

  以時任首相的老威廉·皮特的內閣大臣們和下議院領袖查理斯·湯森、查爾斯、羅金漢等人在對待東印度公司的問題上達成罕見的、一致的態度。

  他們認為,國會和王室需要對公司的管理和經濟事務具有主權和最終控制的權力,公司為皇室代行皇室之主權,而不是為公司自己獲得主權。

  所以推動了1773年《東印度公司法案》的誕生。

  雖然東印度公司在國會裡的說客和公司股東的強烈反對,這個法令還是通過了,它被迫引入了實質性的政府控制。

  法案規定,公司統治的地區形式上納入皇室管理下,但皇室將其主權以四萬英鎊的租金租給公司兩年,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高級職務要由皇室指令的四人委員會來任命。

  表面上看起來貌似是公司吃了大虧,但實際上,自從國會和公司深度綁定後,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額逐年上升,眾多商船得到了皇家海軍的庇護,殖民地也執行了英格蘭法律,把公司在印度之前統治的地區成功地納入了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的版圖。

  目前來看,除了對公司原先的股東有傷害,對公司和國會來講,這是一件雙贏的事兒。

  他把東印度公司法案的前因後果告訴了克里斯,不是無的放矢,他深思熟慮後覺得煤氣燈對於城市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個人。

  也就是說,如果煤氣照明公司歸屬個人所有,那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城市的每個燈杆上亮著的煤氣燈都將支出一筆費用。

  他不是商人,沒法預估出煤氣燈的成本以及克里斯想要的價格。

  但是,作為一名政治家,他清楚,當一項發明可以改變人們生活的現狀,這項發明必將成為人們的必需品。

  如果價格過高,這將會是一場災難;而如果價格過於廉價,這也將會是一場災難。

  人們對於輕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會珍惜。

  「克里斯,我現在就可以向你保證,國會如果占有煤氣照明公司40%的股權,你的煤氣燈將在各個郡、市暢通無阻,而且你不用擔心有人會抄襲你的專利,因為國會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同時,針對商業性的行為,按照過往慣例,你只需要向財政部繳納一部分費用,就可以獲得特許經營權。」

  克里斯並不懷疑查爾斯有促成這件事的能力,但他結合前因後果,再仔細琢磨了下查爾斯的建議,發現在他的建議里,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

  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查爾斯輕笑兩聲,走向遠處更僻靜的地方,此時,台上已經換上了第三批舞女,不過現在兩人都無暇關注。

  「我不看好美洲獨立戰爭這是件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克里斯……你是個聰明人,你可以想一想,如果美國真的擺脫了英格蘭本土的統治,這對於喬治三世和諾斯勳爵的內閣是一種多麼沉重的打擊……」

  「他們將會是近百年間丟失最多領土的國王和首相……」

  這時,查爾斯還在繼續分析著美洲大陸丟失後會對王室的威信造成多麼惡劣的影響,但克里斯結合著他知道的歷史進程,已經完全已經完全明白了查爾斯的意圖。

  輝格黨會在失勢後發起對現任內閣和國王的攻擊,但是在此之前,他們要做足收買人心的動作。

  畢竟輝格黨在下議院的席位只能說是小有優勢,還有大約十分之一的席位掌握在中小貴族和地主手裡,他們屬於中間派,無論是輝格黨執政還是托利黨執政,有奶便是娘,誰讓他們賺到錢他們就支持誰。

  另外有十分之一是屬於自由選民選出的代表,這些人大多屬於輝格黨,但也不乏一些抱著中立的思想。

  輝格黨占有十分之四少一點兒的席位,最後十分之四多一點兒的屬於托利黨。

  煤氣燈可以讓大多數人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照明減少犯罪,這一點會受到中小貴族和地主的歡迎;自由選民可以通過在自己的作坊或者工廠里安裝煤氣燈以延長工人們工作的時間,這一定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至於連煤氣燈都裝不起的人,抱歉,現在的選票資格是郡議員每年的土地收入也必須在600英鎊以上,市鎮議員每年不動產收入需達300英鎊。

  沒有選票資格的人,查爾斯覺得自己的精力不值得投入到這部分人群。

  查爾斯想通過煤氣照明公司取得這些人的好感,也就是所謂的收買人心。

  只有這樣,輝格黨在明年才有充足的底氣向喬治三世和斯諾發起攻擊。

  前後把事情想通,克里斯聽著查爾斯還在那裡喋喋不休地說著輝格派現在擁有的議員實力,卻對他們準備如何掀起對諾斯勳爵的抨擊浪潮隻字不談。

  他心中了如明鏡,查爾斯只是把他的煤氣燈當作一種籠絡人心的手段,並沒有把他當成自己人。

  不過倒也正常,這只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如果他掏心掏肺地把什麼事情都交代了,反倒會讓克里斯膽戰心驚。

  雖然兩人在某些方面的目的不謀而合,都想把煤氣燈給推向大眾,也都看中了商機,想從中掙到利潤,但是兩人對於事物基本認知的不同導致兩人根本目的南轅北轍。

  在查爾斯眼中,普通人是有選票的人;而在克里斯眼中,那些因為財產和收入達不到選民資格的人才是真正的普通人。

  英格蘭現在有選票資格的選民只占到現在總人口的6%,與其說議會是人民的議會,不如說議會是有錢人的議會更加合適。

  在這一刻,克里斯清楚了自己和查爾斯的差別,一個是要走精英路線,由少數人引領大多數人前進;一個人是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

  這是一個來自240年後的現代人和這個時代大多數當權者最大的區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