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限,不要僅滿足於當下
2024-10-11 18:48:58
作者: 郭浩
不滿足於現在的自己,「好——很好——還要更好」,時時努力超越自我,才能創造出更美好的人生。
有人說:人應該學會滿足,多珍惜現在擁有的,哪怕是平凡的生活也很可貴。也有人說:平凡終究是自我墮落的體現,選擇了生活,就該肩負起夢想的重擔,成功雖然遙遠,但決不能讓滿足現狀成為走向成功的絆腳石。內心有欲望,才更有希望。總有人拿「平凡可貴」為由,或將「我僅是個普通人」當藉口,為自己毫無建樹的生活辯解。
英國新聞界的風雲人物,倫敦《泰晤士報》的老闆來斯樂輔爵士,在剛進入該報時他就不滿足於90元周薪這個人人稱羨的優厚待遇,當《每日郵報》已屬於他的時候,他還希望吞併《泰晤士報》,經過一番努力奮鬥最終實現了這個夢想。
來斯樂輔一直看不起生平無大志的人,他曾問一個工作剛滿3個月的助理編輯:「你滿意你現在的職位嗎?你滿足你現在每周50元的周薪嗎?」當那位職員面帶自足神情,答覆已覺得滿意的時候,來斯樂輔馬上將他開除,並很失望地說:「你應了解,我不希望我的手下因對每周50元薪金的滿足而終止自己前途的發展。」
生活中有些人會因為容易滿足而不思進取,一旦得到相對舒適安逸的位置,便得過且過地混上日子了。他們怕因為不滿足現狀而感到痛苦,更怕因追求更大的成功而錯失現有的,所以竭力抑制追求的欲望,消磨勇闖的意志。不滿足於現在的自己,「好——很好——還要更好」,時時努力超越自我,才能創造出更美好人生。
不滿足現狀才能有所改變,才能激勵進取,從弱者變成強者、從失敗走向成功、從貧窮轉到富有。安於現狀就會忽視危機的存在,失去追求卓越的動力,看不到更高遠的目標,停止前進的腳步,從而離成功越來越遠。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僅僅不滿足是不夠的,還要有正確的方向和精準的執行力,不然只會成為一個只會抱怨的懶人。
潘石屹是著名地產商,是SOHO中國的董事長。他大學畢業後在國家石油部工作,但他並不滿足於安穩的工作,於是辭職去了深圳、上海等地,從搬磚小工開始做起,尋找機遇。起初,很多人都嘲笑他是個傻瓜,放棄大好的工作去做異想天開的夢,但是他卻不以為然,仍在不斷探索中尋求成功之道。
他的老闆夢沒讓他賺到很多錢,卻因管理不善倒閉。但他沒有被失敗打倒,而是看準市場需求,做起了地產生意。他貸款五百萬準備做高檔別墅的貿易,朋友勸他不要冒險,容易背上巨額債務,他說:「即使失敗,也是轟轟烈烈的失敗。」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幾個月後,那些別墅經過他一買一賣,一進一出的周轉,資金被盤活起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300萬也就到手了。後來他又轉戰北京,創立SOHO,事業越做越大,現在已經是幾十億美元身家,被定位成中國很具影響力的成功商人。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並敢去創造,不能安於現狀。很多成功的人並不是機緣巧合,而是經過付出才有所收穫。
現代社會,處處存在商業氣息,競爭更殘酷,變化更快速,無論一個曾經多麼出色的人,無論那個人建立過什麼樣的豐功偉績,都只是過去時了。因為社會在發展,萬物在更新,安於現狀,滿足於當下,思想就會鏽鈍,人也會止步不前。得過且過的安分心態,消極不努力的無所作為,終將被這個社會淘汰。
所以生活與工作,都要與時俱進,一個人即使沒有突出的能力,沒有過人的智慧,只要不滿足於現狀,只要不停下腳步,爭取做好每一件事,取得好成績是指日可待的。過於滿足,會讓危機在暗中滋生,累積到一定程度,問題就會以井噴的形式爆發出來,控制不得當,失敗的全局便無可逆轉了。
或許「不安分」的人生,才能生發出足夠解除危機的智慧,因為人們只有事先預測出可能發生的危機,才會努力想辦法規避危機,從而減少在實踐遇到的危機,或者在遇到危機時也有應對的「緊急預案」。
如果說,自我滿足,是故步自封;自我不滿,是前進動力;預見危機,是知難而進,那麼,一個與時俱進的正能量人生,就是當下社會對「不安分」人生的最好解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