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2024-10-11 18:30:21
作者: 鄭振鐸
在這「第二詩人時代」,散文並不見得發達,除了所謂「古文」的作家之外,其他重要的歷史家及論文家俱不多見。這時哲學的著作很多,然比之公元前4、5世紀的周、秦諸子則遠有遜色,思想且不論,即以文章而論,周、秦諸子的乃是很優美的文學作品,這時代的諸哲學家的卻極難有什麼可以算為「文學的」之著作。但在這時代的後期,卻有用口語寫的幾種小說出現,此於後來中國小說的發展甚有影響,當於下一二章內論之。
這時代的歷史家,最初有劉昫,他是後晉時的一個宰相,曾編了《唐書》一部,但這部書卻不能算為文學的。以後,有宋祁、歐陽修不滿意於他的這部書,又另編著了一部同性質的書,人別名之為《新唐書》。歐陽修又自己獨著了一部《五代史》。此二書雖是他們用古文家的筆來寫的,然而在敘述里並不見有什麼動人的地方。略後,有司馬光,著了一部《通鑑》,仿《左傳》的編年體裁,敘戰國至五代的事,是一部極專心的大著作。再以後,便沒有什麼值得提起的史書了。
古文的運動,本起於中唐時韓愈、柳宗元諸人,他們欲撲滅自六朝至那時的駢儷的文體,而復歸於純樸古雅。在當時即成了文學上的一支海流,然卻並未有絕大的影響與優越的地位。宋初,楊億諸人尚從事於麗靡的文。後來石介、尹洙、柳開、穆修諸人起,才推倒了楊億等而宣傳韓柳的古文。歐陽修繼之而鼓吹,而古文始大行於文壇。曾鞏、王安石以及蘇洵、蘇軾、蘇轍之父子三人皆為受他的影響而興起的。自此以後,古文遂成了散文的正統體裁,作者不絕。在文壇上,占領了極優越的地位。南渡以後,古文作家之著者有王十朋、呂祖謙、陳亮、朱熹、葉適、謝枋得等。北朝亦染受此種風氣,古文作家之最著者,有趙秉文、党懷英、王若虛及元好問。這個運動,最大的功績在摧毀了不自然而雕琢過度的駢文的權力,而其病則在以「古」為尚,以摹學所謂太史公、揚雄的文字為高,不知向獨創的路走去;而以文學的尺來估量他們的作品,也使我們不敢恭維他們有什麼偉大的成績。所以他們雖在文學史上成了一個大潮流,我們卻不能給他們以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