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2024-10-11 18:29:15
作者: 鄭振鐸
這個時代(晉宋之時),有所謂「吳聲歌曲」者,系當時南方民間盛傳之歌辭,大部分都是戀歌——極好的戀歌。自《詩經》之外,像這種的真摯的戀歌,中國的詩壇上是絕少有的。這種戀歌,重要者有《子夜歌》《子夜四時歌》《懊儂歌》《華山畿》《讀曲歌》等。
《子夜歌》者,《唐書樂志》謂系晉曲。「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言:「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皆曲之變也。」今所傳者,《子夜歌》有42首,《子夜四時歌》有75首,《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各2首,《子夜變歌》3首。
今日已歡別,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朝思出前門,暮思還後渚。語笑向誰道?腹中陰憶汝。
歡愁儂亦慘,郎笑我便喜。不見連理樹,異根同條起。
別後涕流連,相思情悲滿。憶子腹糜爛,肝腸尺寸斷。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以上《子夜歌》)
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嘆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春)
反覆華簟上,屏帳了不施。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儀。(夏)
初寒八九月,獨纏自絡絲。寒衣尚未了,郎喚儂底為?(秋)(以上《子夜四時歌》)
《懊儂歌》今傳者14首。《古今樂錄》曰:「《懊依歌》者,晉石崇綠珠所作,唯『絲布澀難縫』一曲而已。後皆隆安初民間訛謠之曲。」
發亂誰料理?托儂言相思。還君華艷去,催送實情來。(《懊儂歌》之一)
《華山畿》今傳者25首。《古今樂錄》曰:
《華山畿》者,宋少帝時《懊惱》一曲,亦戀曲也。少帝時,南徐一士子,從華山畿往雲陽,見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悅之無因,遂感心疾。母問其故,具以啟母。母為至華山尋訪,見女,具說。女聞感之,因脫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臥之,當已。少日果差。忽舉席見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氣欲絕,謂母曰:「葬時,車載從華山度。」母從其意。比至女門,牛不肯前,打拍不動。女曰:「且待須臾。」裝點沐浴,既而出,歌曰:「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依開。」棺應聲開。女遂入棺。家人扣打,無如之何。乃合葬,呼日神女冢。
這段悲慘的戀愛故事的後段,太神奇,不足信,大約是後人附會的;也許此故事竟是臆造的。但此曲中,可愛的戀歌卻不少:
啼著曙,淚落枕將浮,身沉被流去。
一坐復一起,黃昏人定後,許時不來已。
不能久長離,中夜憶歡時,抱被空中啼。
松上蘿,願君如行雲,時時見經過。
夜相思,風吹窗簾動,言是所歡來。(以上《華山畿》)
《讀曲歌》今傳者89首。此歌的起源,有不同的二說:
一,《宋書樂志》曰:「《讀曲歌》者,民間為彭城王義康所作也。其歌云:『死罪劉領車,誤殺劉第四』是也。」
二,《古今樂錄》曰:「《讀曲歌》者,元嘉十七年,袁後崩,百官不敢作聲歌。或因酒宴,止竊聲讀曲細吟而已。」
此二說未知孰是。但民間的歌曲本無什麼明了的起源。各史《樂志》及《古今樂錄》《樂府解題》各書的話,大抵都是臆測的,不大靠得住的。
折楊柳,百鳥園林啼,道歡不離口。
憶歡不能食,徘徊三路間,因風覓消息。
噓欷暗中啼,斜日照帳里。無油何所苦,但使天明爾。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願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以上《讀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