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李白 杜甫
2024-10-11 18:18:13
作者: 吳晗
唐詩在我國古代詩歌發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就現在所知,僅見於《全唐詩》一書中的詩人就有兩千三百多位,流傳到後世的詩篇近五萬首。在這樣大量的詩人群中,還出現了像李白、杜甫這樣享有世界聲譽的大詩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生長於綿州彰明縣青蓮鄉(在今四川省綿陽市北二十多里)。他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人,常以諸葛亮等人自比。他曾因別人的推薦受到唐玄宗的徵召,但唐玄宗召請他,只不過是希望他做一個歌功頌德的御用詩人,並沒有使他得到實現政治抱負的機會。他鄙視那種「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因此經常遭到讒言和誹謗的打擊。李白在這樣的境況下,在長安生活了三年,就憤然離去了。他的一生有不少時光是在漫遊、漂泊中度過的,他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李白的詩,自然、豪放、雄峻、壯美,具有真摯的感情和強烈的藝術魅力。他寫了許多描寫祖國山河壯麗的詩章。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是一首描寫廬山瀑布的名詩。大意講:太陽照著香爐峰,升起了一層紫色的雲霧。遠遠看見一道瀑布掛下來,從幾千尺的兩山之間飛流直下,就像天上的銀河把全部的水傾注下來一般。這是多麼豐富的想像力!把廬山瀑布比作從天上落下的銀河,既說明了瀑布的磅礴氣勢,也形容了瀑布的美麗姿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這些詩,是李白對黃河千古絕唱的讚歌。詩中只用了少量的字詞,就使這條波濤洶湧、曾經孕育過祖國古代文明的偉大河流,呈現在人們眼前,令人讀後深深感到祖國的偉大、可愛。
李白還有許多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人民同情的光輝詩篇。他是親身遭逢過「安史之亂」的人,國家的殘破使他憂心如焚,他想起了晉朝祖逖「渡江擊楫」的史事,慷慨激昂地唱出了這樣的詩句:
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他對「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禍害,提出了強烈的控訴:
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
李白的詩,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當然,他有些詩有時也流露出一些消極、落後的情緒,不過這絕不是主導方面),對唐代和後代的詩歌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唐代的著名文人賀知章,驚賞李白的詩,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因此,後世人便把李白稱為「詩仙」。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
他在二十歲到二十九歲的十年裡,曾兩次到江浙、山東一帶進行長期的漫遊。這是他平生最快意的一個時期。這期間,他所寫的詩流傳下來的不多。描寫泰山景色的《望岳》,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744年,他在洛陽見到了李白。從此,這兩位詩人結下了親如兄弟般的友誼。
746年,杜甫懷著一顆追求功名的心,來到了當時的政治中心——長安。他在這裡生活了將近十年,經常處在饑寒窮困的威脅中。長安的一切,統治階級的豪華生活,人民群眾的深重苦難,使詩人不得不對現實有所認識。詩人的思想感情逐漸靠近了人民,詩人的筆觸開始從個人的憂憤感傷中伸向了廣闊的現實世界。
755年冬天,他從長安出發到奉先縣(今陝西省蒲城縣)去探望家屬。路上經過驪山,他不禁萬分感慨。這時,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在驪山的華清宮過冬,盡情地歌舞歡樂,可是長安街頭和其他地方此刻不知有多少人受凍受餓,同樣是人,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區別呢?他剛走進家門,便聽見一片哭聲,原來他未滿周歲的幼兒剛剛餓死。鄰居都為之嗚咽,做父親的哪能不悲哀?他根據這次回家探親的所見、所聞與所感,寫了一首題為《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詩。在詩里,詩人寫出了這樣的名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有錢人家酒肉堆得發臭,而窮人無衣無食,凍餓死去,這正是封建社會裡剝削階級和勞動人民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寫照。詩人的這兩句詩,揭示出了封建社會的本質。
詩人不只是想到個人的不幸,他還想到那些窮苦無歸、失業的老百姓,對他們懷著深厚的同情,把他們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在這同一首詩里,他寫道:
窮年憂黎元(百姓),嘆息腸內熱。
「安史之亂」發生後,杜甫個人的經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飽嘗了逃亡的滋味,受盡了窮困的折磨,並且在戰亂中,還曾被一支軍隊俘虜過。後來,他雖然先後又做了兩年的小官,但不久即離開了官場,再次開始了漂泊流離的生活。759年,是他一生中最艱困的一年,也是他的創作空前豐收的一年。他的代表傑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與「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都是在這一年完成的。通過「三吏」「三別」這六首詩,他描繪了兇狠的官吏抓丁服役,逼得人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慘痛情景,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貪殘暴虐,代表人民呼喊出了長期積壓在心頭的深沉哀痛,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危難深刻憂慮的心情,他勸那些防關的武將不要在敵人面前臨陣脫逃,還勸那些新婚的青年暫時拋棄個人幸福,為了國家的安危趕快穿上軍裝,「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這些詩,真實地反映了唐代由興盛走向衰落這一歷史轉折過程中的社會面貌,充滿了現實主義精神,把唐代詩歌在思想上的成就發展到了頂點。
760年,杜甫經過千辛萬苦來到了四川成都,在朋友和親戚的幫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築起了一座草堂,暫時得到了一個棲身的處所。在這裡,他和許多農民做了朋友,和他們建立了真實的感情。大約是第二年秋天,有一次颳大風,把他草堂頂上的茅草都給捲去了,風定後接著又下起雨來,床頭屋漏沒有一塊干處,杜甫一夜不能眠,他由自己的災難想到了天下流離失所的人們,寫下了一首動人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這首詩里,詩人唱道: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怎麼能得到千萬間寬廣的大廈,使天下的寒士在颳風下雨的日子,能住得安穩如山,個個歡歡喜喜!唉,我眼前什麼時候能出現這樣高聳的大廈,即使我個人的草堂獨破,我個人受凍而死,也很甘心!這就是杜甫的願望。這願望,表明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
從760年到765年,這五年的時間裡,杜甫在成都草堂實際只住了三年多,中間一度由於成都發生兵亂,他在外過了一年零九個月的流亡生活。765年夏天,他離開了心愛的成都草堂。此後數年,他輾轉流離到各地。最後,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飢餓、疾病、衰老的折磨下,在流離途中——湘江水上的一條小船里,停止了呼吸。
杜甫的詩,自然、樸實、氣勢雄渾、絢麗含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給後世的詩歌創作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歷代的人們,包括許多傑出的詩人在內,都把他的詩奉為學習的典範。人們都尊稱他為「詩聖」,對他表示永遠的紀念。
(易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