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貞觀之治
2024-10-11 18:17:49
作者: 吳晗
617年,關中大地主李淵利用農民起義蓬勃發展、隋政權走向崩潰的形勢,在太原起兵。關中的地主紛紛起來反隋,響應李淵,他們的武裝隊伍配合李淵的軍隊,包圍了長安城。接著,李淵的軍隊攻占了長安。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李淵在長安做了皇帝,國號唐。
在八九年的時間裡,唐軍先後消滅了各地的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626年,李淵把帝位讓給了次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從貞觀元年(627)到貞觀二十三年(649),是唐太宗統治的「貞觀」時期。在這一時期里,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這種經濟上的恢復和政治上的相對安定,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的出現,根本原因是由於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們吸取了隋末農民起義的嚴重教訓。唐太宗曾對大臣們說:「一個好皇帝,必須讓老百姓能夠活下去。」曾經參加過瓦崗軍的大臣魏徵也曾對唐太宗分析過隋朝滅亡的原因,說:「隋煬帝無止境地役使人民,人民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起來反抗,隋政權就土崩瓦解了。」
基於這種認識,唐統一全國後,為了鞏固封建政權的統治,就實行了一系列對農民讓步的措施。624年,唐政府下令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規定:在地多人少的地方,每個十八歲以上的男子,受田一百畝,其中八十畝在年老或死後要歸還政府,二十畝不需歸還。受田的農民從二十一歲到六十歲,每年要向政府繳納米二石(叫作「租」),絹二丈、綿三兩(叫作「調」),服勞役二十天。不服役的要用絹代替(叫作「庸」)。這些措施,使農民獲得了一定數量的耕地。政府按照規定徵收租庸調,又注意不在農忙季節徵發,這就對於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貞觀時期,吏治也比較清明。在精簡機構方面,如對中央官員的裁減和對地方州縣的歸併,唐政府都做了很多工作。唐太宗很注意地方官吏的人選,他曾經把地方最高軍政長官的名字寫在屏風上,誰做了善事或惡事,就在他們的名下記上一筆,以便作為升降職位的參考。貞觀八年(634),唐太宗又派李靖等大臣到全國各地去巡察,升遷廉吏,懲罰貪官。唐太宗還很注意提拔人才,他重用了一批出身於較低階層的人,如魏徵、戴胄、張玄素等。這些人都敢於說話,經常糾正太宗的過失,並且經常拿隋朝滅亡的教訓來提醒太宗不要重蹈隋亡的覆轍。此外,唐太宗時的著名賢相房玄齡、杜如晦,在訂立制度、整頓吏治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於封建剝削較前減輕,政治比較清明,貞觀年間,社會生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貞觀初年,全國戶數為二百多萬戶,到太宗死後不久,便增加到三百八十萬戶。牲畜也繁殖起來,甚至是「牛馬布野」。
貞觀年間,由於國家政權日漸穩固,唐朝的國防也比較鞏固。當時北方的東突厥很強盛,東突厥的騎兵經常侵入唐的北方邊境,破壞生產,搶掠人口和牲畜。貞觀四年(630),唐軍打敗了東突厥,解除了唐朝北方邊境的威脅,使人民能夠在這些地方進行正常生產。
(張習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