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漢武帝
2024-10-11 18:16:00
作者: 吳晗
漢朝初年,統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訓,對農民採取讓步政策,減輕剝削,獎勵農耕,給了人民暫時喘息的機會。經過漢初六十多年休養生息的時間,自秦末以來遭受嚴重破壞的社會生產,終於在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下,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並且逐漸超過了戰國時期的經濟繁榮。相傳文帝、景帝時,國家財貨充積,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出現了富庶景象,所以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特別是景帝時,削平了以吳王劉濞(bì)為首的吳、楚等七國貴族的叛亂,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中央集權的統治,為漢朝的興隆與統一奠定了可靠的基礎。漢武帝憑藉著這樣的物質基礎,做出了許多轟轟烈烈的事業。
漢武帝劉徹,是漢朝開國後六十七年登上帝位的皇帝。他十六歲登基,一共統治了五十四年(公元前140—前87)。
「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是他接受大儒董仲舒的建議後所採取的一項從思想上鞏固中央集權政治的重要措施。董仲舒把孔子的學說,說成維護封建統治的唯一準則,把其他各家學說斥為「邪辟之說」。他認為,只有「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社會秩序)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因此,他建議廢除其他各家學說。同時,他還建議設立太學,專門用來培養為地主階級服務的儒生。漢武帝採納了這些主張。從此以後,儒家學說便處於優越的地位,逐漸發展成為兩千多年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頒「推恩之令」,是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後所採取的一項從實際行動上加強中央統治權力的重要措施。吳、楚七國之亂被平定後,漢景帝雖然剝奪了諸王的政治權力,初步樹立了中央集權的統治,但是諸王的領地還是很大,經濟力量還是很強,還隨時有和中央政權對抗的可能。主父偃認為,如果諸侯過於強大,就會恃強,就會聯合起來反抗中央政權。所以他主張實行「推恩」分封的辦法,分封諸王的子弟為侯,以分散王國的領土,使大國變為小國,強國變為弱國。這樣,他們就再也無力反對中央了。漢武帝實行了這個建議,果然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漢是一個大國,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維持這個大國的強盛和統一。而這樣一個強盛統一的大國,對於發展全國的經濟和文化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漢武帝時,國家富裕,國防力量加強,有了力量來對付匈奴的侵擾。從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19年,漢與匈奴之間較大的戰爭有十餘次,漢軍屢敗匈奴兵,奪回了被匈奴侵占的河套等地區,基本上解除了秦漢以來的匈奴威脅。
另外,漢武帝還派張騫出使西域,先後派唐蒙、司馬相如等經營今四川、雲南、貴州一帶地區。這一切,在客觀上都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漢與西域各國的交通打開,西南大部分地區的各族人民與漢族人民的關係逐漸密切。
強盛統一的漢朝,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利和有力的保障。
漢武帝在位期間,在他的指示和領導下,漢政府發動民力,在全國廣大地區興修水利,推廣較進步的農具與農業生產技術,對於促進當時農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僅以關中地區為例,重要的水利工程就有六輔渠(當地人稱為「六渠」或「輔渠」)、靈軹(zhǐ)渠、成國渠、(左氵右韋)(wéi)渠、白渠。拿白渠來說,這條渠連接了涇水和渭水,全長二百里,可以灌田四千五百頃(合今二十三萬多畝),與鄭國渠同樣著名。黃河自古以來是一條經常泛濫的河流,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和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曾在今河南與山東一帶地方兩次決口,造成極大損失。兩次雖然都勉強把決口堵住,然而始終未能徹底解決問題,黃河下游地方仍舊時常被淹。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漢武帝徵發數萬人修築瓠子堤(今河南省濮陽市),並且親自到河上視察。此後不久,又從館陶(今河北省館陶縣)開鑿了一條與黃河寬深相等的屯氏河,引水流入海中。經過這兩次的努力修治,黃河的災患大為減輕;在此後六七十年間,黃河的下游基本上沒有再遭受大的水災。除重視水利建設外,漢武帝晚年又大力提倡使用新農具,推行新的耕作方法。比如,下令給大農(官名),要他選取有技巧的工匠製造新農具;又令全國郡守派遣所屬縣令和三老、力田(小官名)及鄉里老農到京師學習新農具的使用方法及代田耕種養苗方法,就是比較突出的例子。
由於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發展,武帝時,文化也很昌盛。政治、經濟、歷史、文學、天文、農業、音樂、藝術等,各方面都人才輩出。
(王克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