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花花草草,怡情養性

2024-10-11 16:40:06 作者: 盛唐

  張爺爺退休在家後,將他年輕時對花草的愛好發揮到了極致。他不僅著迷於盆景,在家裡養了各種各樣的盆栽,每個星期還要到花鳥市場去,搜羅難得的種子,然後種到自己的陽台上。他更是花了幾年的時間,將一盆火棘修理成形,準備參加市內的園藝展覽。

  說起和花花草草的淵源,就要從張爺爺年輕的時候講起了。年輕時,張爺爺就是一個平和、安靜的人,喜歡在陽台上養幾盆花,閒來無事,澆澆水,剪剪枝。張奶奶說,最有趣的是,年輕時,他們吵架,張爺爺竟然會對著一盆花說老婆的壞話。

  可惜,自從家裡有了孩子之後,他的花花草草常常死於非命。不是因為孩子過於熱心,澆水太多澇死了,就是小孩子瘋鬧時被壓斷了枝,最後,張爺爺索性放棄了所有的盆栽,再也沒有在家裡養過。直到孩子紛紛長大離家,自己也退休了,閒來無事,就將這一年輕時的夙願當成了生活的重心,精心修飾,好像對待兒時的孩子一般。

  為了讓他的花能夠吸收到足夠的陽光,張爺爺一家從原本的三樓搬到了頂樓,而且,他還做了很多鐵架子,將家裡的幾十盆花都搬到了天台。張爺爺在心裡計劃著,「我以後要在天台蓋一個玻璃花房,種更多的花,還要邀請鄰居來參觀」。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從此以後,張爺爺每天的生活都是和花草一起。只要有時間,張爺爺就會跑到樓上弄盆景,給花草澆水、施肥、修剪枝丫。常常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都不會覺得累。當有人問他,「每天對著不會發聲,不會說話的植物,您不會覺得悶嗎?」張爺爺說:「你怎麼知道它們不會發聲,不會說話呢?我曾經聽到過花開的聲音呢!」

  觀察身邊的人,但凡喜歡養花的人,好像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恬靜氣質。他們性情溫和、淡泊,在給花草精心照顧的同時,也不斷讓身心得以生長。好像那花,就是一種氛圍,一種心情,在任何一個平淡的季節里,帶給他們溫馨和喜悅。所謂孤獨到了極點,就能聽到內心的聲音,那是一種恬靜到極致的愉悅,卻不足為外人道也。

  花是什麼呢?原本不過是土地上生長的若干植物之一,因著嬌柔的花瓣、美麗的顏色、幽遠的香氣,讓人們將內心對美好的嚮往投射在它們的身上。因此才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詩句,才有「傲骨梅無仰面花」的說法。與其說人賞花,不如說人自賞。對花尤憐的人,憐的不過是自己罷了。

  不過,養花卻生生地能讓一個人的性情淡下來,慢下來,整個人也變得別致起來。曾國藩說過:「花草和主人的氣數一致,花草繁茂旺盛,必主興旺之家。」這種唯心式的預言斷不可取,但是卻說出了花與主人的真實關係。

  即使一個暴躁之人,每天見到手中的花草悠然生長的樣子,不能要求它們快,也不能讓花開慢下來,因為植物自有它要遵循的規則,不是人的意志能夠左右的,在干著急的過程中,也磨鍊著秉性。潛移默化中,養花人付出辛勞,耐心等待花開,坦然接受花落,在一株植物的生長過程中獲得了心靈上的愉悅和滿足,原本的暴躁、急切之心想必也能夠沉澱下來了。

  從前,有一個養花人,在千百種花卉中,只獨愛月季花。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他這一愛好,因此,前來拜訪的人都會手捧一盆月季花,作為禮物送給他。長此以往,他的花房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月季花,花朵大小各異,顏色不同,即使是同一花瓣形狀的月季,都有不同的顏色和大小。養花人非常喜歡這種獨一無二的熱鬧,每每在朋友面前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一天晚上,養花人坐在花房門口的躺椅上乘涼,不知不覺中,他就睡著了,而且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他正在月季花叢中修剪枝丫,突然間,許多花走進了他的花房,所有花都皺著眉頭,對他怒目而視。

  養花人尚未搞清楚怎麼回事,牡丹花開口說話了:「世界上的花千千萬,你寧願要月季一種,而放棄世界上那麼多嬌艷的花朵嗎?」接著,睡蓮說:「我雖然每天睡在林邊的水池裡,但是我也很美麗呀,為什麼不讓我住在花房裡?」牽牛花說:「看看這花房的圍欄,如果沒有我的裝扮,它不過就是鏽跡斑斑的鐵柱而已。」仙人掌說:「難道你只愛性格軟弱的傢伙,不願接受倔強的靈魂嗎?」

  突然之間,所有的花一起開口說話,七嘴八舌地控訴著他對月季花的偏愛,控訴他的不公平。養花人在一片吵鬧中醒過來,發現眼前沒有牡丹,沒有睡蓮,也沒有仙人掌,只有嬌艷的月季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養花人突然感悟到:「原來,花也是有意志,有權利的,它們也會因為被遺忘,被漠視,被人丟在角落裡感到傷心、難過。」由此,養花人想到了人世間的許多事情,對自己鍾情一物,不顧其他的行為做了修正。

  長久以來,他都是憑藉喜好做人。喜歡的人多聊一會兒,不喜歡的人置之不理。殊不知,那些不被理會的人也是有感覺,有感情的。他們不會像夢中的花兒一樣前來控訴,但是他們的內心會受到傷害。

  在院子裡獨步一陣後,養護人決定,去找更多品種的花來養,將他的小花房變成一個眾芳之國。當然,在生活中,他也決定控制自己的性情,傾聽那些不討喜者的聲音。戒掉偏愛,讓每個人都有被傾聽、被接納的機會。

  曾經有句話說:「喜歡花的人會去摘花,愛花的人則會去澆水。」其實,培養一株植物,不僅僅是一個養花的過程,更是一個養心的過程。有人的花用來裝點,有人的花用來陪伴,有人的花則是為了自我的陶冶,為了給內心呈現一個豐盈的世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