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幸福,從認識內在開始
2024-10-11 16:25:42
作者: 王寧
關於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呢?為什麼事業的成功讓我們擁有了舒適的生活,卻沒有相應地增加幸福的感覺?
「6年前,我是按部就班過日子的小職員,每天規劃著名自己做老闆;6年後,我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事業有成,卻想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吾生有涯,規劃無涯。當我們尚未弄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時,生涯規劃往往顯得縹緲且無用。」
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一些人原本生活簡單並樂在其中,在物質極大豐富之後煩惱卻紛至沓來,於是又渴望過回原來的生活。這究竟是心境的變化,還是人生的悖論?
暢銷書《轉彎遇到幸福》的作者易聖華認為,人活著最大的意義就是:幸福地活著,並給他人帶來幸福。在易聖華的想像中,一個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士,應該十分幸福。然而,走進他們的生活才知道,這些成功人士中的大部分人,其幸福的程度還不如一般人。這些人甚至厭惡自己的事業,不知道自己整日忙碌是否有意義。基於這些思考,易聖華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成功與幸福的關係,表示成功與幸福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東西。然而,在大多數人眼裡,它們大有關聯,認為沒有成功絕沒有幸福,有了成功就一定幸福。殊不知,把心思全用在成功上的人,絕難幸福。就像易聖華所說的,「成功更多的是從結果來定義,而幸福更多是從狀態來定義」。
宋天齊剛畢業的時候,每月的工資只有1200元。他住著公司提供的宿舍,吃著食堂里5元錢的三菜一湯,空閒時候騎著自行車和女朋友一起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運氣好的話,還能淘到一些絕版CD,日子過得忙碌而規律。他覺得這就是最幸福的事。
後來,宋天齊的事業突飛猛進,他的年薪已經跨越了百萬的水平線。在這個過程中,他和相伴三年的女友結了婚,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買了一棟三百平的房子,又豪擲百萬買了輛名車,過著令多數人羨慕的日子。與此同時,為了擴展自己的事業版圖,宋天齊開始頻繁加班,有時忙得連續幾個月不能回家,與家人的聯繫也越來越少。
一天,他接到父親病重的消息。看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他才發現父親已經老了,鬢鬢白髮、滿臉皺紋。再看看身邊的孩子,小小的人兒一臉冷漠地站在一邊,看著自己就像在看一個陌生人,沒有半點親昵。就連妻子做的飯菜,他也很久沒吃過了。
他突然有些茫然,自己在外拼死拼活的工作,不就是為了賺錢,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嗎?為什麼自己現在拿著百萬年薪,日子卻過的還沒有「1200元時期」更幸福?
現代社會,人們都重視成功,追求成功,理所當然地認為成功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成功學的講座總是爆滿。對於幸福或幸福感,人們卻總是忽視,如果有人舉辦幸福感的講座,恐怕聽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將不會有多少。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許多人總會下意識地認為,成功和幸福是有關聯的:成功了才有幸福,不成功的人哪有幸福可言。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看法。其實成功並不等於幸福,而且,成功了也並不代表就能擁有幸福。
所謂成功是指實現了你的既定目標,你的某種願望實現了,你把事情辦成了。比如:你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收入,最終你的目標實現了;或者你的目標是發表論文,經過努力論文發表了,這些都是成功。成功是指你的努力有所回報,你的投入產生了效益。而幸福則是你的心理上的一種快樂感受。你的身心舒適自由,與家裡人相處和諧。幸福更多是從狀態來定義的。幸福,可以是與心上人一起夜間散步的美好;也可以是和家人逃脫了城市的車流,呼吸著山林新鮮空氣的舒適;可以是假期和朋友在海邊消磨著時間,曬太陽的快樂;也可以是和愛人一起全身心投入地看電影的溫馨……幸福是我們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並不是靠事業成功獲得的。
不要把事業成功與幸福掛鉤,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成功。有的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擁有更好的經濟基礎而每天拼命工作,甚至賠上自己的健康和與親人相處的機會,可是等到他們物質富足了卻並沒有感覺到幸福快樂。
金錢買不來快樂和幸福,相信你也會認同這一點。所以,在處理家庭和事業關係的時候,我們要明白工作只是我們獲得生活資料的一種工具,它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於我們的家庭,為我們的家庭創造更好的條件,我們不能捨本逐末,為了工作去忽略自己的家庭,明白這一點,你離幸福也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