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同共謀

2024-10-11 16:07:46 作者: 宋可書

  裴炎投靠武則天的最大目的是在於廢掉李顯,推崇李旦為皇帝。裴炎是一個有政治理想和能力的人,而他的政治理想必須通過一個人來實現。武則天的四個兒子中,李旦是最佳的人選。李弘治國有方,仁義守信,可是過早去世並不能幫助裴炎實現政治理想。李賢聰明多才,卻難以駕馭,與武則天有著相似的地方。這樣的皇帝也不能幫助裴炎實現政治理想。李顯雖然平庸無能,但是性格我行我素,任性反覆,更沒有能力治理好國家,也無法實現裴炎的政治理想。於是,裴炎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李旦身上。

  李旦是一個不願與人爭鋒的收斂的皇子,他的文學才華不亞於李弘和李賢,他為人忠厚老實,頗有李賢的心胸度量。但是他與所有皇子都不同的一點是,李旦是個隨性、淡泊名利的人,他不願意見到政治鬥爭,所以李旦也是最不受矚目的那一個。據《新唐書·睿宗本紀》記載:「長而溫恭好學,通詁訓,工草隸書。徙封豫王理,又封冀王,累遷右金吾衛大將軍、洛州牧。」李旦的才華和性情非常適合裴炎,如果李旦成為皇帝,那麼就可以任由裴炎擺布,作為一個淡泊名利又不失風度的人,對裴炎是沒有威脅的。裴炎希望利用武則天除掉皇帝李顯,扶持李旦為新皇帝。

  武則天是非常想廢掉李顯的,她不希望別人分享她的權力,但是僅憑她一人之力如何擺布李唐王室。此時裴炎很明顯地站在自己這邊,她覺得可以跟裴炎聯合將李顯廢除。

  武則天想將自己的權力時限儘量延長,於是她以「孝」為藉口,跟李顯說:「高宗駕崩不久,你應該非常悲痛沒有心思處理國家大事,那麼就由我代勞幫你處理,等你守孝時間到了,你再自己處理朝政。」李顯面對武則天這一番話,沒有反駁的理由,只好答應。

  武則天為自己爭取了二十天的時間,她趕忙為自己謀取最大的權力,並為政變謀划起來。武則天首先安撫了李唐宗室,她將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和李唐宗親等人的官職都提升了,這樣就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嘴和李唐王室的嘴。升官當然是個好事,武則天以送糖的方式讓李唐王室和天下人都無話可說。這些李唐王室的人大都被封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品官職。還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這些職位武則天都深思熟慮過,根據王室的輩分進行封官。

  武則天在給李唐王室封官之後,又調整了宰相班子。首先,她把宰相班子中不屬於自己勢力範圍的人劃分出去,她對準了元老重臣劉仁軌。武則天不顯山不露水地將劉仁軌的品級提高,卻依舊讓他留守在長安都城。

  劉仁軌出身於隋朝末期,正是天下大亂之時。劉仁軌從小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是他卻喜歡讀書,家裡沒有學習、讀書的條件,他便常常坐在田地里用功看書。「少恭謹好學,遇隋末喪亂,不遑專習,每行坐所在,輒書空地,由是博涉文史」——《舊唐書·劉仁軌傳》。劉仁軌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管國公任瑰曾上表論事,劉仁軌見到草稿之後提筆改了改,使得奏表煥然一新。任瑰看到後大為吃驚,立即將劉仁軌提拔為補息州參軍。劉仁軌開始了仕途生涯。

  

  劉仁軌做人低調,做事認真,起初並不受人矚目,一直也沒有得到重用。太宗一直喜歡一個大臣,名叫陳倉,是折衝都尉。陳倉為人傲慢,自恃受太宗喜愛,囂張跋扈,朝中無人敢管。劉仁軌處於好心,對他好言相勸,但是陳倉卻不以為然,他不但無視劉仁軌的好言相勸,反倒變本加厲起來。劉仁軌便把他關入監獄,陳倉在監獄大罵劉仁軌,不知悔改。劉仁軌一怒之下,將陳倉亂杖打死。這件事很快就讓太宗知道了,太宗大怒,命人將劉仁軌押到長安,當面質問劉仁軌。劉仁軌面不改色,毫不畏懼。他對太宗說:「魯寧對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實忿而殺之。」——《資治通鑑》。此時,一旁的魏徵對太宗說:「皇上可知道隋朝為何滅亡嗎,就是因為像陳倉這樣的官員欺壓百姓,才會導致亡國啊。」「陛下知隋之所以亡乎?」「隋末,百姓強而陵官吏,如魯寧之比是也。」——《資治通鑑》。太宗聽後,轉怒為喜,提拔劉仁軌為櫟陽縣丞。

  劉仁軌從高祖開國,歷經兩任皇帝,最終在朝廷成為德高望重的老臣,武則天對他非常忌憚。劉仁軌後期掌握兵權,武則天只能採取緩和的方式將劉仁軌支開。這是武則天在有限的掌權期採取的第一步。

  武則天的第二步,是提拔小的宰相,其中有岑長倩、魏玄同、劉齊賢。分別任命為兵部尚書、黃門侍郎、侍中。據《舊唐書·武則天傳》記載:「甲戌則,劉仁軌為尚書左僕射,岑長倩為兵部尚書,魏玄同為黃門侍郎,並依舊知政事。劉齊賢為侍中。」

  岑長倩父親為岑文本,幼年時父母雙亡。「長倩,少孤,為文本鞠愛。」——《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七》。岑長倩因為年幼失去雙親,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給自己撐腰,他為人處世很是謹慎。說話總思前想後,做事也很婉轉甚至有點軟弱。但他很上進努力,忠誠度比較高,所以武則天比較喜歡他。他曾因父親被誣陷入獄,寫了一篇《蓮花賦》而出名,才氣縱橫的他也讓太宗非常喜歡。但是他骨子裡的軟弱讓他不斷以委曲求全和拍馬屁的形勢依附於皇帝。華麗的讚美文是他對太宗忠誠的表示和對自己懦弱的保護。岑長倩只能依靠強者,依順於強者才能讓自己有更多安全感。武則天正是看到岑長倩這一點,她利用岑長倩的懦弱和才氣為自己賣命。

  魏玄同是武則天的得力助手,據《舊唐書·魏玄同傳》記載:「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累遷至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選舉,恐未盡得人之術,乃上疏……」魏玄同知道自己的職責,對武則天也非常認可,常常給武則天和高宗上書,提出的建議都頗為實用。武則天利用魏玄同對自己的認可,將魏玄同升為黃門侍郎,為自己所用。

  劉齊賢為人正直,工作能力很強。武則天看重他的人品能力,用人之際,便提拔他為侍中。武則天要在這僅有的二十天,將宰相班子做調整,為的是把自己的人安插進去,或者排擠掉李唐王室舊族勢力,提拔一些新人,這些人也會從心底感謝自己。

  武則天的第三步是報答裴炎。裴炎主動示好,將權力名正言順地送給武則天,武則天加以利用延長了二十天,她非常明白,此時必須跟裴炎聯合。她思前想後,決定將裴炎提拔為中書省的中書令,與此同時,她還將政事堂從門下省移到了中書省,這樣的掛靠讓裴炎的權力更大。政事堂原是集體辦公的地方,而裴炎成為了中書令,又是宰相,同時政事堂又掛靠到他掌管的地方,他辦事就更加方便。武則天這麼做,並不完全為了裴炎,她做任何事情都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她移動政事堂還有一個原因,門下省向來是封駁審議的地方,為了削弱門下省的力量,將門下省對皇權的制約力減低,她將政事堂移到中書省,這樣就能確保她的權力少受阻礙。裴炎提拔為中書令後預示著兩個人的合作正式開始。

  武則天的第四步是控制中央禁軍。大唐的中央禁軍系統複雜,分別是太宗選的百騎,之後擴充為千騎、萬騎、左右龍武軍。太宗親選的北衙七營,後改名為左右屯營、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與左右羽林軍統稱為羽林親軍,設置羽林大將軍為皇帝最親信,地位遠高於其他大將軍。武則天深知中央禁軍的威力,政治鬥爭中,兵權至上,自下而上的變革、奪位、謀反等等陰謀陽謀,沒有不用到武力和軍隊的。當年,在廢后立武的問題上,高宗小心翼翼地去找手握大權的李勣,用意正是在此。

  武則天將中央禁軍的首領換成了程務挺和張虔勖,程務挺、張虔勖與裴炎關係甚好,武則天與裴炎聯手,程務挺和張虔勖很識時務地站到武則天這邊。

  程務挺的父親是唐初的大將程名振,他從小就隨父親作戰,能力自然非常強。「務挺勇力驍果,固有父風,英概輔時,克繼洪烈。」——《舊唐書·程務挺列傳》。程務挺與張虔勖屢立大功,永淳二年,白鐵部落餘黨崛起,他們利用百姓信佛心理,將銅佛埋藏在地下,揚言「見到聖佛,百病皆除。」數年間,歸信白鐵部落的人越來越多。白鐵部落遂發起起義,號稱光明聖皇帝,設置百官,並起兵攻打綏德。高宗大怒,派程務挺鎮壓,鎮壓成功後,程務挺功拜檢校左羽林軍。

  武則天將合作夥伴提拔為中央禁軍的頭領,中央禁軍和武裝力量完全由她控制了。緊接著,武則天又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武則天選取四個地方加強了控制,並且用自己的心腹堅守四地。第一個地方是并州。并州是武則天的故鄉,也是邊防重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第二個地方是益州,益州是現在的四川,當時是經濟發達城市,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第三個地方是荊州,中南都會,兵家必爭之地。第四個是揚州,揚州是唐朝第一發達城市,東南都會。當時人們盛傳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可見人們對揚州的重視程度。

  武則天利用短短二十天的時間,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她所能想到的都做了布局,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縱使李顯登上皇位,也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和動作。武則天在權力交接的最後一天才安排好心腹鎮守四州,可見時間之緊迫。武則天對權力的欲望不斷指使著她向前。新皇帝就要登基了,武則天必須與新皇帝開展正面交鋒。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