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門三派 第一節 總論
2024-10-11 15:24:16
作者: 岡田武彥
王陽明心學可從陸子追溯到孟子,但他的「致良知」說,則是到了晚年,在近於超越主客體的境界後,基於心物合一乃至客觀的立場才提出的。如前所述,在王陽明的良知學說中,雖然包含了程明道、程伊川、張橫渠的萬物一體思想和橫渠的太虛思想,但陽明是用「良知」來表述這些概念的。他用良知之學教導門人,但並不固執於一種教法,而是根據門人的機根和習氣等情況,揚長補短,不拘一格。所以在講良知時,他時而強調良知之體,時而強調良知之用;或者有時強調「無」,有時強調「有」;有時強調「本體」,有時強調「工夫」。換言之,他有時主張以體為用,以無為有,以本體為工夫;有時又主張以用為體,以有為無,以工夫為本體。所以在他的門下,必然形成各種派別。
據陽明高足王龍溪說,當時就已有歸寂、修證、已發、現成、體用、終始六種良知說(參見《王龍溪全集》卷1,《撫州擬峴台會語》)。如果加以分類,大致可將上述六種良知說歸納為現成、歸寂、修證三大類。因為提倡良知現成說的是以王龍溪、王心齋為中心的左派,所以又把該派叫作現成派;提倡良知歸寂說的是以聶雙江、羅念庵為中心的右派,所以又把該派叫作歸寂派;提倡良知修證說的是以鄒東廓、歐陽南野為中心的正統派,所以又把該派叫作修證派。
原先,陸學在象山死後,曾形成很有勢力的與老莊相似的以靜澄之本心為宗的楊慈湖心學,這也許與推崇知思的、靜深的宋代精神風潮有關。其後,陸學雖一度不振,但到了明中葉,由於王陽明的鼓吹而起死回生,使之再度活躍起來。
王門與陸門的情形有所不同。在王學三派中,以最富活力的良知現成派最為隆盛,這大概是從陸象山向王陽明心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吧!
現成派的主張是把陽明所說的「良知」看作現成良知。他們強調「當下現成」,視工夫為本體之障礙而加以拋棄,並直接把吾心的自然流行當作本體與性命。因此,在這派儒者中流行著陽明所謂「人人心中有個聖人」的觀點。他們認為,由於良知是現成的,所以,若不悟得「有即無」,便不能悟得良知真體。因此,他們提倡所謂「直下承當」、「直下之信」、「一了百當」的頓悟,而排斥漸修。相對於以工夫求本體而言,這是直接在本體上做工夫,遂成為「本體即工夫」派。所以,他們輕視工夫,動輒隨任純樸的自然性情,或者隨任知解情識,從而陷入任情懸空之弊,以至於產生蔑視人倫道德和世之綱紀的風潮。明末社會的道義頹廢,在相當程度上應該歸咎於現成派末流。在明末,現成思想不僅流行於儒學,而且流行於禪學,兩者合而為一而走向猖狂一路。
良知歸寂派認為,在陽明所說的「良知」中,有「虛寂之體」和「感發之用」的區別,這正如陽明自稱其「致良知」在於培養根本而使生意達於枝葉那樣。因而該派認為,以歸寂立體並達體於用,即立體達用,是陽明「致良知」說的本旨,據此方能契合於程子所謂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之主旨。所以,該派以陽明中年時代的「主靜」說為「致良知」說的宗旨。歸寂派的思想雖然在開始時不免偏於靜,但後來便改為以真切之工夫去體認動靜一體的虛寂之真體。然而,此派因為以「歸寂」為宗旨,所以必然遠離富有生命力的、流動的陽明心學,而傾向於以靜肅為宗的宋代性學。
良知修證派強調,既要善於體認陽明所說的「良知」是本來意義上的道德原則,亦即「天理」,又要善於體認陽明所說的「本體即工夫、工夫即本體」的精神實質,而絕不能誤解陽明「致良知」說的本旨。此派學者致力於矯正現成派的流蕩和歸寂派的偏靜這兩種弊端。為此,他們指出了天理和性的重要性,提倡用工夫求本體,實即「工夫即本體」說,從而不期而然地具有了接近宋學的傾向。這就與歸寂派之說一樣,難以適合王學的發展方向及時代思潮。因此,在明末的思想界,唯獨現成派的思想顯得最為興盛,這或許是順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