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謀反之資
2024-10-13 15:57:57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往前追溯,先介紹一下盤踞南昌府的寧王朱宸濠的情況。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推翻蒙古族所創的元朝後統一了天下,是一位光復大漢王朝的英主。然而不幸的是,因懿文太子早逝,所以太孫建文繼承了帝位,但太祖四子燕王朱棣起兵打敗建文帝(即靖難之變),奪取了帝位。燕王也就成了明成祖永樂帝。正因為有這樣的成功案例在先,所以自明成祖次子漢王朱高煦謀反不成,遭到誅殺為始,明代的親藩全都對帝位虎視眈眈,覬覦流涎。
寧王的遠祖,初代寧王朱權是明太祖的第十七子。明初,朱權被封到了北邊的大寧(現在的遼寧省西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省界附近),駐防北夷,是稱寧王。寧王與燕王朱棣兩兄弟共同輔佐太祖。當時,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之說。
燕王朱棣對建文帝高舉叛旗時,曾設下計謀,巧妙地引誘寧王,致使寧王不得不與燕王合謀。燕王篡奪了帝位,寧王出力不小,所以其後寧王的胡作非為,也令明成祖感到棘手。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因為要在大寧的故地設置直轄的三衛,所以成祖打算將寧王轉封到川廣(四川省和湖廣省),但寧王自己要求轉封到蘇杭(蘇州府隸屬於以南京為省都的南直隸省,杭州府則是浙江省的省都)。
成祖不許,寧王大怒,搬出傳令的信號旗,讓部下的官員控制住成祖的必經之路。
如此一來,明成祖也怒了。
寧王見形勢不妙,只好獨自帶著數名宦官,由南京來到江西省省都南昌府,稱病久居南昌府中。當地的行政長官向朝廷上奏了此事。朱棣不得已,只好將寧王封到了南昌府,依舊沿襲寧王的封號。
歷代寧王在南方權勢蓋天,到了第四代朱宸濠時,奸惡益甚。
朱宸濠是其父康王與妓女生下的孩子,在其出生之前,康王夢見一條巨大的蛇飛進宮殿裡,一個接著一個地吞噬活人,甚至還襲向自己。因為這個不祥的夢,朱宸濠降生後,康王命人把他扔到城外去。但朱宸濠的母親把他私藏起來,將他撫養長大。朱宸濠成年後,康王雖然讓他進了府,但直到臨終康王都沒讓朱宸濠進入自己的房間。
儘管朱宸濠天生聰明,富有才智,通史實,善歌舞,卻為人輕佻,沒有威嚴。
康王歿後,朱宸濠繼承了寧王之位,益發變得傲慢不遜,專橫霸道。後來他又因道士李自然的讒言「殿下有貴為天子之骨相」,而對帝位生出野心。
起意之後,朱宸濠便開始了各種行動。他將搜羅到的金銀財物運送到都城,先與內侍司官員李廣勾結,正德初年,又勾結上以宦官劉瑾為首的「八虎」。朱宸濠通過買通官員來為自己宣揚善名孝行。
在奸臣的幫襯下,朝廷嘉獎了朱宸濠,並賜下爾書(蓋有天子御印的書物)。
朱宸濠謀劃了將近十年,養死士兩萬餘人,招來吳十三、凌十一、閔廿四等四方的盜賊渠魁,匪眾約一萬餘人。舉兵之日,連同護衛、黨羽,以及被迫服從於朱宸濠一同起事的總計六七萬人。
為了籌措軍費,朱宸濠又在鄱陽湖上搶奪商船貨物,收取各種苛捐雜稅,可謂是無惡不作。
《年譜二》(《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三)對此也有概略的記述:
先是寧藩世蓄異志,至濠奸惡尤甚。正德初,與瑾納結,嘗風南昌諸生呈舉孝行,撫按諸司表奏,以張聲譽。
安成舉人劉養正,素有詞文名,屈致鼓眾,株連富民,朘剝財產,縱大賊閔廿四、凌十一等四出劫掠,以佐妄費。
按察使陸完因濠器重,遂相傾附。及為本兵,首復護衛,樹羽翼。
而濠欲陰入第二子為武宗後,其內官閻順等潛至京師,發奏,朝廷置不問,且謫順等孝陵淨軍。濠益無忌。
完改吏部。王瓊代為本兵,度濠必反,乃申軍律,督責撫臣修武備,以待不虞。而諸路戒嚴,捕盜甚急。凌十一系獄劫逃,瓊責期必獲。濠始恐,復風諸生頌己賢孝,挾當道奏之。
朱宸濠以重金招徠的隱士劉養正,幼時人稱神童,高中舉人,以詩文見長,卻未能在進士考試中及第。地方諸官皆以能見其詩文為榮,而朱宸濠亦待之甚厚。
朱宸濠又勾結武宗身邊手握重權、恣意妄為的佞臣朱寧和臧賢,使二人成為其心腹。武宗時常私訪臧賢家,於是臧賢造了一間密室,讓朱宸濠的使者潛伏在密室中,悉知武宗的一舉一動。
此外,朱宸濠又啟用曾任右都御史的李士實為其謀臣。李士實頗有權術之能,自詡姜子牙、諸葛孔明再世。
因身邊有承奉劉吉、道士李自然、徐卿等眾多黨羽,朱宸濠以武宗無後為由,圖謀將自己的第二子立為皇嗣。此事也有朱寧、臧賢等眾多宦官的參與。但因事關重大,朝廷的六部、九卿、科道官(都察院的監察官)等官員都不敢對此妄自發表意見。
李士實為朱宸濠獻謀,一方面希望通過兵部尚書陸完恢復寧府的護衛,另一方面,促使南京鎮守太監畢真為首的南方官員一同宣揚朱宸濠的孝行。因陸完轉任吏部,王瓊代為兵部尚書,朱宸濠的陰謀才未得逞。王瓊很早便看出朱宸濠他日必反,所以對陸完說道:「祖宗禁藩王設護衛,為防藩王不軌之謀,然寧王再三請復護衛制度。他日寧王必起事變,累及貴公。」
聽了王瓊的話,陸完有些後悔,立刻寫信給朱宸濠,要求返還設護衛之權。但朱宸濠並沒有答應陸完的請求,並以護衛為名,公然招募勇健之士,令他們朝夕於府城內苦練武藝。
朱宸濠的家臣中也不乏忠臣。寧府的典寶(掌管寶物的官)閻順,內官(在寧王宮殿中侍奉的官)陳宣、劉良偷偷前往京師,上報了朱宸濠的不法行徑。可是,朱寧和陸完卻隱瞞不報,反而將閻順等人秘密上奏朝廷的事報知了朱宸濠。朱宸濠懷疑此事是承奉(待命官)周儀所為,於是命人偽裝成強盜,將其家人盡皆殺光。
此外,朱宸濠又殺害了典杖(掌管武器的官)查武等數百人,同時又將大批金銀運送到京師,打點賄賂朝廷要員,並請求他們斬殺閻順等人。閻順等人早已亡命遠方,終免於難。
《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還記載了朱宸濠之妃婁氏真心勸諫朱宸濠的事跡。婁妃賢德端淑,為朱宸濠生下了長子、三子和四子三個兒子,因此,朱宸濠對她一直敬愛有加。婁妃察知朱宸濠的不軌圖謀之後,在一次酒宴途中讓歌女唱起元曲《梧葉兒》,諷刺、勸諫朱宸濠。
這首歌的大意是說人生苦短,轉瞬即逝。聽完此曲,朱宸濠一臉不快。之後,婁妃與朱宸濠便有了以下對話:
婁妃曰:「殿下對酒不樂,何也?」
宸濠曰:「我之心事非汝女流所知。」
婁妃賠笑道:「殿下貴為親王,錦衣玉食,享用非常。若循理奉法,永為國家保障,世世不失富貴。此外更有何心事?」
宸濠帶了三分酒意,嘆口氣道:「汝但知小享用之樂,豈知有大享用之樂哉!」
婁妃曰:「願聞如何是大享用、小享用。」
宸濠曰:「大享用者,身登九五之尊,治臨天下,玉食萬方。吾今位不過藩王,治不過數郡,此不過小享用而已。豈足滿吾之願哉?」
婁妃曰:「殿下差矣。天子總攬萬機、晏眠早起、勞心焦思,內憂百姓之失所,外愁四夷之未服。至於藩王,衣冠宮室、車馬儀仗亞於天子,有豐享之奉,無政事之責。是殿下之樂過於天子也。殿下受藩鎮之封,更思越位之樂。竊恐志大謀疏。求福得禍,那時悔之晚矣。」
聽完婁妃的忠言,朱宸濠勃然大怒,扔開酒杯站起身來。此外,婁妃還規勸自己的弟弟婁伯將,讓他切不可跟從朱宸濠叛變,但婁伯將不聽,還是跟從了朱宸濠。
就這樣,朱宸濠的叛變之意越來越強烈。發動叛亂的六年前,也就是正德八年(1513),朱宸濠築造陽春書院,僭號離宮。此外,他不斷清除異己,毒死了巡撫王哲,令守臣皆栗懼不已。遠近軍民也皆懼怕朱宸濠,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
此外,官員參見朱宸濠時,都必須穿上上朝面聖的衣服。因此,許多當地官員都畏於朱宸濠的威勢,跟從了他。儘管婁妃依舊時常勸阻朱宸濠,但朱宸濠始終不聽。
由於朱宸濠的謀叛舉動越來越明顯,所以朝廷中也開始有人議論此事。侍御史(都御史代理)蕭淮曾上疏(《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三《年譜三》)言道:
近奉敕旨,王人無事不得延留京師,臣有以仰窺陛下微意矣。臣不忍隱默,竊見寧王不遵祖訓,包藏禍心,多殺無辜,橫奪民產,虐害忠良,招納亡命,私造兵器,潛謀不軌。交通官校有年,如致仕侍郎李士實,前鎮守太監畢真,及諸前後附勢者,皆今日亂臣賊子,關係宗社安危,非細故也。或逮系至京,或坐名罷削。布政使鄭岳、副使胡世寧,皆守正蒙害;宜亟起用,庶幾人知順逆,禍變可彌矣。
當時,受武宗寵愛的江彬、太監張忠等人也贊成。於是,武宗於五月二十四日頒下敕旨《寧王戒飭》:「蕭淮所言,關係宗社大計,朕念親親,不忍加兵,特遣太監賴義、駙馬都尉崔元、都御史顏頤壽往諭,革其護衛。」
此外,給事中孫懋建議發兵,以備江西流寇。王瓊認為此建議甚好,建議勵兵備戰方為上策,楊廷和也默認了這一點。
崔元等人奉旨前赴南昌,而宰相楊廷和則下令兵部發兵以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