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兵法
2024-10-13 15:49:44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弘治十年(1497),王陽明二十六歲。是年,他再赴京城。這時,明朝的邊境已有些動盪。
弘治元年,韃靼向明朝派使,希望通好。弘治八年正月,韃靼進犯涼州。弘治十年五月,韃靼小王子又攻擾潮河川,明朝指揮官劉欽等人戰死。是年十月,朝廷起用王越,封為三邊(大同、延綏、甘寧)總制。
邊境危險,急報頻傳,朝廷狼狽不堪,遍求良將而不得。王陽明慨嘆說:「武舉之設,僅得騎射擊刺之士,而不可以收韜略統馭之才。平時不講將略,欲備倉卒之用,難矣。」
於是,王陽明開始遍尋兵法秘書,精心研讀。會見賓客或者參加宴會時,他常用果核排兵布陣,向他人展示兵法。這一時期的積累使他以後能在南方各地發生叛亂之際,靈活巧妙地使用兵法,在短短數月之內平定賊寇,最終建立了卓越的功勳。
從王陽明討伐賊寇的計謀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兵法奇才。前文已述,王陽明在少年時代就已顯出奇才,十三歲時就使用計謀促使繼母改過自新,這似乎暗示著他終將成為一位偉大的戰略家。
王陽明二十六歲時攻讀過哪些兵書呢?關於這一點,《陽明先生年譜》和《陽明先生行狀》中都沒有記載,對此我們也無從得知,但我猜測可能會是《武經七書》這一類的兵書。《武經七書》中最出名的就是《孫子兵法》。有人評價《孫子兵法》是前世所有兵法的集大成者,後世所有兵書無非是對《孫子兵法》的註解,故《孫子兵法》被稱作「兵法聖書」。
史書中沒有孫子使用自己的兵法建功立業的記載,但後世有通過使用他的兵法而取得巨大戰果的事例。王陽明在討伐賊寇時使用的兵法就非常神妙。
兵法和名劍都是冷酷無情之物,名劍會由於使用者的不同,而變為「活人劍」或者「殺人劍」。兵法也是如此,也會由於使用者的不同,而變為「活人兵法」或者「殺人兵法」。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王陽明的兵法確實有冷酷無情之處,但那是兵法的本來面目。王陽明的儒學家身份為他的兵法注入了一些「仁慈」元素,這也使得他的兵法成了「活人兵法」。如果不弄清這一點,就容易對王陽明形成誤解。
後來,王陽明在論述「良知」說時,曾提到先秦的縱橫家、外交家蘇秦和張儀:「蘇秦、張儀之智,也是聖人之資。後世事業文章,許多豪傑名家,只是學得儀、秦故智。儀、秦學術善揣摸人情,無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說不能窮。儀、秦亦是窺見得良知妙用處,但用之於不善爾。」
無論是兵家、法家,還是縱橫家,他們都是從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希望將他人控制於股掌之間。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會使用一些計謀,使他人即使被控制也感覺不到。對儒生來說,他們不僅要修身,還要經世致用,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去直面他人和社會。為了更好地應付周圍的一切,他們不可避免地會使用一些權術。
王陽明運用兵法權詐之術討伐叛賊,最終立下大功,他對蘇秦和張儀做出以上評價也是理所當然的。後來,一部分儒學家批評王陽明善權術,其實如果他們能夠仔細體會王陽明對蘇秦和張儀的評價的話,就不會誤解王陽明的本意,對他也會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
王陽明不愧是龍山公的後代,雖然有時候心游儒學之外,但內心深處還是對儒學充滿敬重,且會時不時地流露出來。弘治十一年(1498),二十七歲的王陽明心中又燃起了修習聖學的志向。當時,他遍尋天下適合自己的良師益友,卻一無所得,於是心中充滿惶惑。一日,他偶然間讀到朱熹給宋光宗的奏摺,其中寫道:「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王陽明幡然醒悟,痛悔自己之前的學習雖求廣博,但未曾循序漸進,最終導致自己的學問不精,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是處。於是王陽明開始循序漸進去窮理,並努力將物之理與自己的身心融為一體。
但是,物之理和王陽明之心最終沒能合二為一,仍然是判若兩物。王陽明心中沉鬱,舊疾復發。他心中充滿了挫敗感,深感若想成為聖賢還是需要天分的。在此期間,王陽明在餘姚經常遊山玩水,偶爾聽到道士的養生之道,遂萌發了逃脫塵世、隱遁山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