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理氣」論
2024-10-13 15:49:20
作者: (日)岡田武彥
要想了解朱熹的「格物」思想,必須明確朱熹在理性和實踐性方面對「格物」以及《大學》中「八條目」的認識。此外,還需要了解他的「心性論」和世界觀。朱熹的世界觀是他所有認識和思想的前提。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根據朱熹的思想,「格物」就是要理性地、一個一個地去探究心外事物之理。世間萬物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是由氣的運轉流動形成的。世間萬物必須如此,這就是「規範」,而為何必須如此,這就是「原理」。朱熹將前者稱為「所當然之則」,將後者稱為「所以然之故」,二者構成了朱熹思想中的「理」。
例如,子女必須對父母盡孝,這是每個子女必須遵守的「規範」,而為什麼必須去盡孝,這就是「原理」。「規範」和「原理」合在一起就是朱熹之「理」。
在朱熹的思想中,「理」實際上是一種精神的存在,是形而上的東西,而氣則是形而下的東西,二者是「一即二,二即一」的關係,即二者雖然是兩種狀態,卻不可分離,雖然不可分離,但又各自獨立。
朱熹認為人心是千變萬化的,所以需要「持敬」,「持敬」是窮理之本。格天下物,窮極其理,是謂「格物窮理」。居敬持志,修養本心,是謂「居敬養存」。二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分離。朱熹還主張「性即理」,他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宇宙萬理就蘊藏於「人心」。氣的靈活運轉形成「人心」,若不持敬,則不能明理。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覺得既然宇宙萬理就蘊藏在「人心」,那麼直接「格心窮理」就得了,這樣既簡單又好操作,何必不厭其煩地去「格物窮理」呢?這不是和王陽明主張的「格心窮理」一樣了嗎?其實不然,朱熹提及的「人心」並不是從本性出發的心,其中摻雜了一些不純的東西,因此需要「持敬」,去除這些渣滓。
在朱熹看來,「格心窮理」最終會變成「格心求心」。這樣一來,內心就會變得躁動不堪,也難以求得理之要點。因此,對自己的內心要「居敬養存」,對心外之物要理性地「格物窮理」,只有二者同時進行,才能將「心外之理」化為「心內之理」,才能實現「心外之理」和「心內之理」的一致。
「理」表現於「心」,如果能直接把握住自己的「本心」,那麼「窮理」也會變得簡單。「本心」是「性」純淨的表現,對「本心」進行直接體認,是窮理的根本。
在這一點上,陸九淵和朱熹的主張不同。陸九淵主張「心即理」,認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有理,所以「心即理」。朱熹則認為人的心中有一些不純的東西,如果「心即理」,那麼求得的理中也會摻有雜質,所以他主張「性即理」,排斥「心即理」。他主張欲窮理,必先格盡心外之物,同時還要對內心「居敬存養」。
總而言之,朱熹和陸九淵都認為「性」與「心」是一體,但朱熹追求的是嚴正的「性」,其學說也以「性」為根本,所以其學說被認為是「性宗之學」,而陸九淵追求的是生命的躍動,其學說以「心」為根本,所以他的學說被認為是「心宗之學」。
二人對「心」的不同看法導致兩人的學說不同,朱熹看到的是「心之不純」,而陸九淵看到的則是「心之純淨」。這種不同導致朱熹在「格物窮理」時要求「居敬」,需要對內心進行反省,而陸九淵則相信「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