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聖學之道 拜謁大儒婁諒
2024-10-13 15:49:12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弘治二年(1489),王陽明十八歲。是年十二月,王陽明偕夫人諸氏返回家鄉餘姚。王陽明在洪都生活了十四個月。在此期間,他熱衷於書法。至於他究竟讀了哪些書籍,做了什麼學問,已無從得知。但不妨設想一下,他至少應該讀過一些儒家的書,也遊覽過名山大川,以便尋仙問道。
王陽明四十九歲時寫了《火秀宮次一峰韻三首》,在最後一首中有這樣一句:「當年曾此寄一跡,屈指忽復三千春。」
大西晴隆和近藤元粹都認為,此處的「三千」有誤,應該是「三十」。江西省峽江縣東南處有一座玉笥山,山中有一座道觀,名為大秀法樂洞天,其中的主殿叫大秀宮。近藤元粹指出,王陽明拜訪的應該是大秀宮,而不應是火秀宮,題目中的「火秀宮」可能是筆誤。(《王陽明詩集》)
據《陽明先生年譜》記載,王陽明四十九歲時,「六月,如贛」,「十四日,從章口入玉笥大秀宮」。可見,《火秀宮次一峰韻三首》中的「火秀宮」,實乃「大秀宮」之筆誤。
通過以上記述,可以想像得出王陽明滯留洪都期間,應該經常遊山玩水,對神仙之境心馳神往。
那麼,王陽明為何要在十二月返鄉呢?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這可能和他的祖父竹軒公翌年去世有關。在得知祖父病重的消息之後,王陽明便啟程返鄉。他帶著妻子從洪都出發,經過鄱陽湖,然後沿信江逆流而上,從東部離開江西境地。又從錢塘江上游的常山出發,經過衢州到達杭州,最終回到家鄉餘姚。
在王陽明沿信江逆流而上,到達廣信府上饒時,順便拜謁了婁諒,向他請教宋儒的「格物」說。
婁諒是吳與弼的三大高徒之一。據說,婁諒曾告訴王陽明「聖人必可學而至」,這與王陽明當時的內心情境深度契合。儒學是王陽明的家學,他在內心深處對儒學充滿信賴,這也正是他要拜謁婁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