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王陽明:如何找回你強大的內心> 生命不在於長短,在於活得有意義

生命不在於長短,在於活得有意義

2024-10-13 15:47:27 作者: 王建軍

  今使之「夭壽不貳」,是猶以夭壽貳其心者也。猶以夭壽貳其心,是其為善之心猶未能一也,存之尚有所未可,而何盡之可云乎?今且使之不以夭壽貳其為善之心,若曰死生夭壽皆有定命,吾但一心於為善,修吾之身以俟天命而已,是其平日尚未知有天命也。事天雖與天為二,然已真知天命之所在,但惟恭敬奉承之而已耳。

  在王陽明看來,現今要求人不論長壽還是短命始終如一,是由於還有人因為壽命有長有短而心生雜念。因為壽命有長短之分而三心二意,這說明他為善的心還不能始終如一,不能存養自己的良知,更談不上致良知。人們不應因壽命長短而改變為善之心,也就是說,生死夭壽都有定數,我們只需一心向善,修養我們的身心來等待天命的安排,這主要是因為人們還不知道天命。事天雖然尚未與天合而為一,但已經知道恭恭敬敬地去承受天命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為善不是指狹隘地做善事,而是指恢復內心純明的心體即良知。

  然而,大多數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依舊存有貪生怕死的念頭,以長壽為樂,以短壽為苦,竭盡所能地延長自己的壽命。也就是說,人們總是過於注重生命的長短,而忽略了生命的過程。然而,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體驗生命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莊子在《逍遙遊》中說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意思是說樹根上的小蘑菇壽命不到一個月,因此它們不理解一個月的時間是多長;蟬的壽命很短,生於夏天,死於秋末,它們自然不知道一年當中有春天和冬天。它們的生命都是短暫的,然而,這些生命即使活了幾秒鐘也覺得自己活了一輩子,因為它們有自己的快樂。人生也是如此,既然我們無法掌握壽命的長短,那麼至少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讓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變得更快樂。

  傳說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在函谷府衙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經》時,一個逾百歲、鶴髮童顏的老翁到府衙找他。兩人在府衙前相遇,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圍觀。

  老翁對老子略略施了個禮,有些得意地說:「聽說先生博學多才,老朽有個問題想向您討教。我今年已經106歲了,說實在話,我從年少時直到現在,一直是遊手好閒地輕鬆度日。與我同齡的人都紛紛作古,他們開墾百畝沃田卻沒有一席之地,修了萬里長城而未享轔轔華蓋,建了房舍屋宇卻落身於荒野郊外的孤墳。而我呢,雖一生不稼不穡,卻還吃著五穀;雖沒置過片磚只瓦,卻仍然居住在避風擋雨的房舍中。先生,我現在是不是可以嘲笑他們忙忙碌碌勞作一生,只是給自己換來一個早逝呢?」

  老子聽了,微微一笑,吩咐府尹說:「請找一塊磚頭和一塊石頭來。」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老子將磚頭和石頭放在老翁面前說:「如果只能擇其一,仙翁您是要磚頭還是石頭?」

  老翁得意地將磚頭取來放在自己的面前說:「我當然擇取磚頭。」

  老子撫須笑著問老翁:「為什麼呢?」

  老翁指著石頭說:「這石頭沒棱沒角,取它何用?而磚頭卻用得著呢。」

  老子又招呼圍觀的眾人問:「大家要石頭還是要磚頭?」眾人都紛紛說要磚而不取石頭。

  老子又回過頭來問老翁:「是石頭壽命長呢,還是磚頭壽命長?」

  老翁說:「當然是石頭了。」

  老子釋然而笑說:「石頭壽命長,人們卻不擇它,磚頭壽命短,人們卻擇它,不過是有用和沒用罷了。天地萬物莫不如此,壽雖短,於人於天有益,天人皆擇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壽雖長,於人於天無用,天人皆摒棄,倏忽忘之,長亦是短啊!」

  老翁頓然大慚。

  在老子看來,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有意義與否。而王陽明認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一心為善,保有自己純明的良知。

  也就是說,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縮縮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義的人。只要生命曾經綻放過光芒,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無關緊要了。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三十歲、二十歲的人,根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雖然前者多活了幾十年,後者少活了幾十年,但這只是人們觀念上的感覺與執著,對於了解生命意義、清楚宇宙真諦的人來說,即使存在得短也不覺得遺憾。正如王陽明告誡人們的那樣:「當生則生,當死則死,斟酌調停,無非是致其真知,以求自慊而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