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行善而行善

2024-10-13 15:46:13 作者: 王建軍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

  

  王陽明認為,如果人們為了行善而行善,就不是真正的仁者。比如,侍奉父親,不是為了從父親那裡得到「孝」的美名;輔助君王,不是為了從君主那裡得到「忠」的稱讚;結交朋友、治理百姓,也不是為了朋友或者百姓那裡得到「守信」和「仁愛」的讚譽。

  《論語》中寫道:「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意思是說,子張問怎樣算是一個好人,怎樣做才叫行善?孔子的答覆是:「不踐跡,亦不入於室。」什麼叫「不踐跡」呢?就是不留一絲痕跡。我們可以借用道家莊子所說的「滅跡易,無行地難」來加以理解。我們在電影中時常看到壞人的一些做法:他們一般在作案的時候要戴上手套,做了之後還要毀屍滅跡,讓警察追查不到他們的行蹤。如果人們把這種「不踐跡」的態度用到行善做好事上,就能很好地致良知,讓世界更和諧、更美好。

  生活中,一些人做好事是希望別人對他感恩戴德,或者是希望別人能看見他做了好事,那麼這樣的人其實並不算是真正做好事。孔子認為,一個真正行善的人是不會讓人感覺到他做事的痕跡的。可見,孔子對於行善的標準很高,有點像今天我們所說的「做好事不留名」,但是比這個標準要高一點。孔子還強調了做好事應注意方法,比如你傷害了別人的自尊,那你的行善就不能算是行善。

  有一家賣布丁的商店,將許多美味的布丁擺放成一排。顧客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布丁,店家甚至還允許顧客先品嘗,然後再做決定。

  店主海特常常想,會不會有些根本不打算買布丁的人利用這個優惠的機會白吃呢?有一天,他向女店員提出了這個問題,才得知的確有這樣的事情。

  「有這樣一位老先生,」女店員說,「他幾乎每星期都來這兒嘗一嘗每一種布丁,儘管他從來不買什麼,而且,我懷疑他永遠也不會買。我從去年,甚至前年就記住他了。唉,如果他想來就讓他來吧,我們也歡迎。而且,我希望有更多商店讓他去品嘗布丁。他看上去好像確實需要這樣,我想大家都不會在乎的。」

  就在她跟海特說話的時候,一位上了年紀的先生一瘸一拐地來到櫃檯前,開始興致勃勃地仔細打量起那一排布丁。

  「哎,那就是我剛剛跟你說的那位先生,」女店員輕輕地對海特說,「現在你就看著他好了。」說完,又轉身對老先生說:「先生,您想嘗嘗這些布丁嗎?您就用這把調羹好了!」

  這位老先生衣著破舊,但很整潔。他接過調羹,開始急切地一個接一個地品嘗起來,只是偶爾停下來,用一塊大大的手絹擦擦他發紅的眼睛。

  海特看到他的手絹已經完全破了。

  「這種不錯。」

  「這種也很好,但稍稍油膩了一點。」

  海特想:看起來,他真誠地相信自己最終會買下一個布丁,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在欺騙商店。可憐的老頭!也許他過去有錢來挑選自己最愛吃的布丁,如今他已家境破落,所能做到的也只是這樣品嘗品嘗了。

  海特突然動了惻隱之心,走到老人跟前說:「對不起,先生,能賞個臉嗎?讓我為您買一隻布丁吧,這會讓我深感欣慰的。」

  聽完海特的話,老先生好像被刺了一下似的往後一跳,熱血衝上他那布滿皺紋的臉。

  「對不起,」他說,他的神態比海特根據其外表想像出的要高傲得多,「我想我跟您並不相識,您肯定是認錯人了。」

  說完,老先生轉身對女店員大聲說道:「勞駕,把這個布丁替我包好,我要帶走。」他指了指最大的也是最貴的一個布丁。

  女店員從架子上取下布丁,開始打包。這時,他掏出一隻破舊的黑色小皮夾子,開始數起他那些零散而少得可憐的錢來,然後將它們放到櫃檯上。

  一個真正行善的人,在幫助他人時絕不會表現得像一個高高在上的施捨者,這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由此可見,做一個好人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為了行善而行善,那不是真正的行善,更多的是為自己博取「仁」的美名。真正的行善,應該是「做好事不留名」;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顧及他人的尊嚴,這也是王陽明所認可的仁愛精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