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疑是人際交往的大忌
2024-10-13 15:45:43
作者: 王建軍
以是存心,即是後世猜忌險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與入堯、舜之道矣。
王陽明認為,存心去體察別人的欺詐與虛偽,是後世猜忌、陰險、刻薄的人做的事。只要存有這一念頭,就進入不了堯舜聖道的大門。由此可見,猜疑他人,只能使自己離「致良知」的道路越來越遠。
猜疑是一種狹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據的盲目想像。猜疑發生在朋友之間,會破壞純真的友誼;發生在戀人之間,會阻礙感情的發展;發生在同事之間,會影響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哪怕是一點點猜疑,也可能讓你失去最珍貴的東西。
猜疑別人也是在懷疑自己。我們的心胸時而被猜疑打開,時而又被猜疑關閉。猜疑是一種矛盾心理的體現,過分猜疑極容易轉變成病態;而過分相信,又很容易被他人愚弄。猜疑使我們產生猶疑,不能果斷地處理問題,從而錯失許多良機。猜疑會產生許多痛苦的細胞,使我們長夜難眠,因此,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自己。正常的人是很難擺脫猜疑的,良好心態基礎上的猜疑使我們保持理智,而狹隘的猜疑使我們喪失信心和鬥志。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兩個人結伴橫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動,剩下的那個健康而饑渴的人對同伴說:「你在這裡等著,我去找水。」他把手槍塞在同伴的手裡,說:「槍里有五顆子彈。記住,三小時後,每小時對空鳴槍一次,槍聲會告訴我你的位置,這樣我就能順利找到你。」
兩人分手後,一個人充滿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個人滿腹狐疑地躺在那裡等候。他看著手錶,按時鳴槍,但他一直以為只有自己才能聽到槍聲,他的恐懼加深,認為同伴找水失敗,中途渴死;過了一會兒他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卻棄自己而去。到應該開第五槍的時候,這人悲憤地想:「這是最後一顆子彈了,同伴早已聽不到我的槍聲了,等到子彈用完之後,我還有什麼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臨死前,禿鷹會啄瞎我的眼睛,那時該多麼痛苦,還不如……」於是他顫抖著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
不久,那個提著滿壺清水的同伴領著一隊駱駝商循聲而至,但是他們找到的是一具屍體。
在沙漠裡等候的人不是被沙漠的惡劣環境吞沒,而是被自己的猜疑毀滅。面對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猜疑是可怕的,由於不相信別人,自己陷入了困境,甚至丟掉了性命。雖然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意外,我們免不了對自己的情況產生懷疑,但如果對任何事都無端懷疑,整天疑神疑鬼,就是病態心理了。這種人整天憂心忡忡,總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有人在評論自己,議論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總有人跟自己過不去。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工作,沒有人有閒情逸緻去管別人的事。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猜疑的根源產生於對事物缺乏認識,所以多了解情況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辦法。」要採取用事實說話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當你疑心別人在諷刺你、輕視你的時候,不要馬上採取行動,先觀察一下,你的猜疑是否正確。不妨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這樣,也許你會發現,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樣。多深入調查了解,能避免感情用事。多疑的人應對別人直言相告,坦誠相處,彼此間有了信任,猜疑的基礎就不存在了。如果對某人產生了猜疑,則可以主動與對方接觸,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多溝通思想,互相交心通氣。這樣不僅可以消除誤會,驅散疑雲,還能進一步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並且,關係融洽,互相信任,有利於團結一致、攜手前進,因多疑而引起的焦慮苦惱也將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