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需要,克制欲望

2024-10-11 15:18:16 作者: 王建軍

  喜、怒、哀、樂本體自是中和的。才自家著些意思,便過不及,便是私。

  王陽明認為,喜、怒、哀、樂就它們的本質來說都是中正平和的,只是人們在表達時往往夾雜著其他意思,才會過度或不足,就成了私慾。由此可見,如果心不受欲望的操控,人們所產生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就不會有痛苦、快樂的區別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如何才能讓心擺脫欲望的操控呢?其實,只需要人們分清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即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滿足自己的欲望。可惜大多數人都分不清楚這兩者的差異,往往錯將「欲望」當成「需要」,結果為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

  簡單來說,需要是人們本能的反應,是此時此刻的反應。正如此刻你餓了,你就需要吃飯;此時你口渴,你就需要喝水;此時你睏倦了,你就需要休息……需要是很單純的感受,也是最本質的反映。如果你不能及時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那麼你的身體就會提出「抗議」,比如,飢不進食、渴不飲水,生命的能量就會透支;睏倦時不睡覺,精神就會崩潰。

  曾經有一位記者採訪一位大作家,記者問他:「您認為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沒想到,這位大作家竟然回答說:「大便通暢!」作家解釋說:「當你便秘的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作痛苦了。」

  人的「需要」是不能夠壓制的,正如花開柳綠是因為時節到了,花苞需要綻放,柳芽需要舒展;正如久旱的大地需要甘霖的滋潤,以便植物生長;正如湖泊需要水草來自我淨化……需要是真實的、歸於本質的,也可以說需要是必需的。

  需要,是生理本能的反應,同樣也是心靈的反應。我們在職場、商海奔波勞碌,心裡常常會不可避免地感到壓抑,這時候,我們的心裡自然而然就生出一些需要,需要放鬆一下,需要發泄一下。也許,此時此刻,你就是想去街邊的花園散散步;也許,此時此刻,你只是想停下工作看看書;也許,此時此刻,你突然很想一個人看一場老電影……這些都是當下心靈的需要,是你此時最真實的感受,那麼你為什麼不去滿足它呢?沒錯,幸福是相對於痛苦而言的,如果我們當下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麼你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一刻的痛苦。所以說,人生本能的滿足和需要,是勝過一切的。

  而欲望,是人們的意念,是屬於未來的產物,這種意念驅使著人們去追逐一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當有了欲望的時候,人們的心就已經投向了虛無縹緲的未來。人們把欲望奉為至上,可是欲望卻回報給人們無盡的痛苦和煩惱。人們之所以會常常感到心煩苦悶,正是因為我們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可是,人的欲望能夠得到滿足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人們時常感嘆:欲望就好比天邊的地平線,看似不遠,可是當你用盡全力奔向它時,卻永遠也無法到達。正如夸父逐日,那是遙不可及的美妙幻想,耗盡生命去追逐,卻永遠也追不到,最終死在追逐的路上。人的欲望是無法被滿足的,它就像懸掛在驢子面前的蘿蔔,看得到卻夠不著;欲望又是無窮無盡的,即使你剛剛滿足了一個欲望,新的欲望又會迅速升起,誘惑你去追逐。人一旦落入了欲望的旋渦,就只能苦苦掙扎,循環往復不得解脫。

  有人問孟子:「如果再給你一次生命,你要怎麼活呢?」孟子回答說:「我一定會多注意我的需要,少去關注我的欲望。」孟子這麼回答正是看清了需要和欲望的本質區別:欲望是虛妄的、複雜的、難以掌控的未來;需要才是真實的、簡單的、觸手可及的當下,他告誡人們應該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