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童心,做真實的自己
2024-10-11 15:15:17
作者: 王建軍
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今必曰窮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諸其心,則凡所謂善惡之機,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將何所致其體察乎?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蒙蔽,逐漸變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體察不到真假的異同了。
只有當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慾被清除,讓本心恢復純明,才能真正激發心的巨大能量。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回歸到純樸自然的狀態,回到初來人世時那頭腦空空的初心之境。具體做法就是重返童心,做回心靈上的兒童,這也是李贄在王陽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說」的基礎。
關於童心,繼承了王陽明思想的明代哲學家李贄首先做了如下解說:「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在他看來,所謂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擾時一顆毫無造作、絕對真誠的本心,不摻雜任何虛假的純真,是人內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間萌動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個真人的資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誠為本,就永遠喪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壓制了。
兒童,是人生的開始;童心,是心靈的本源。心靈的本源怎麼可以遺失呢?但確實有許多人遺失了童心。
當人們初臨人世的時候,只是一個頭腦空空的嬰兒,只懂得餓了要吃,困了要睡,他們不懂得男女之間的色慾,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財萬貫的榮耀,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以一顆純真的初心,新奇地觀望這個世界,享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每一絲歡樂。
隨著漸漸長大,人們原本純潔的心沾染上了世俗的塵埃。在人的啟蒙時期,通過耳濡目染會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長大之後會學到更多的理性知識,而這些後天得來的感性的聞見和理性的道理一旦進入主人的心靈,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聽到、看到的道理、聞見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覺察的範圍也日益擴大,從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計地去發揚光大;知道惡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來遮蓋掩飾,這樣一來,童心也就不復存在了。
一旦失去童心,說出的話,言不由衷;參與政事,沒有真誠的觀點;寫的文章,也無法明白暢達。一個人如果不是胸懷美質而溢於言表、具有真才實學而自然流露,那麼從他口中就無法聽到具有道德修養的真話。因為童心已失,後天得到的聞見道理已入主心靈。
當你用虛假去面對世界時,世界回應的也只能是虛假。因為人一旦以虛假為本,一舉一動也就無不虛假了,由此去對假人說假話,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講假事,肯定信以為真;給假人談假文章,必然讚賞有加。這可真是無處不假,便無所不喜!滿天下全是虛假,俗人哪裡還分辨得出真偽。在這樣一個虛假的世界裡,看不到真相的人們難免做出錯誤的決定,走上錯誤的道路,做出錯誤的事情,而這一連串錯誤所累積而成的人生必將痛苦不堪。
如果想要擺脫這虛假、痛苦的生活,必須尋回童心。從此時此刻起,開始重返童心,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