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高手,踩在關鍵點上
2024-10-11 15:10:26
作者: 墨曄
我相信民營企業一定能轉型成功,為什麼?民營經濟本身就是從夾縫中生存起來的,原來哪有民營經濟,20年前只有個體工商戶,沒有民營企業這個說法。後來是溫州那一帶逐漸有註冊的企業就是民營企業,但(有)相當一部分戴紅帽子,成立企業還不敢說是民營企業,掛靠到集體,甚至掛靠到國有企業。相當長一部分時間都這樣,後來左右折騰,終於可以辦企業了,才辦成民營企業。歷次的調控,歷次的經濟危機來的時候,民營企業受的打擊最大,但是很快又復甦了。民營企業天生具備自我發展、自己求生存的能力,我相信民營企業一定具備轉型成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所以,我堅信民營企業能轉型成功。
民營企業為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初,民營企業是國有經濟的有益補充,又過了幾年,改為國有經濟的重要補充,十多年以前改成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這兩個都是了,都是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說是一個補充,或者重要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而且,這次又說到民營企業的財產問題,國有財產不可侵犯,非公經濟的財產同樣不可侵犯,這次三中全會對民營企業是最大利好。隨著全會的決定的一些細則出台和落實,隨著我們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和一些具體措施的實施,我相信民營企業的又一個春天將會到來!所以,我堅信在三中全會這個思想和路線指引下,中國民營企業一定能夠轉型成功,能夠像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國企業一樣,產生很多真正的巨型企業和跨國企業,最終引領中國經濟轉型成功。
——2013年王健林在第十二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的演講萬達的每一次轉型,似乎都與國家節奏緊密合拍,它十分了解本土商業環境的精秒之處,是卡位的高手。
2013年,幾個高端的萬達廣場開業;2014年,楚河漢街正式開業,王健林認為,萬達「已經完全站在世界一線高度上了」。2011年,楚河漢街項目第一期開業典禮時,王健林就給萬達描繪了一幅藍圖:「現在別人看我們叫『望其項背』,在你後面追,但還能看清楚你;爭取再有三五年,叫『望塵莫及』,別人肯定追不上。」
但是,在2008年之前,不要說讓別人望其項背,萬達正在遭遇危機、自身難保。
當時,萬達的資金鍊相當緊張。雖然萬達的商業地產第三代產品——城市綜合體已經成熟,但實力和影響遠遠不及南方的萬科,甚至是2007年上市的碧桂園。
2008年11月,「四萬億」刺激經濟政策出台,地方政府急於賣地,銀行急於放貸。一些荒誕劇再次上演了,銀監會按月檢查銀行放貸是否達標,房地產貸款甚至連四證、資本金都不看,只要申請就能拿到。
「這樣的機會以後還有嗎?」王健林說,「很多人被形勢嚇怕了,不敢拿地,只有我在公司說要大幹。」他一聲令下,萬達僅在2008年年底就將十幾個項目攬入懷中,2009年年初又乘勝追擊了十幾個,土地的價格低得驚人。在上海和南京等城市,萬達拿到的土地價格每平方米僅1000多,2009年開盤時價格是地價的十幾倍。
王健林說:「一個企業步步踩準是不太可能的,多數時間都是在平均線上,但關鍵幾步你踩上去就拉開距離了。」2008年的那一輪調控之後,萬達發展曲線呈現V形反轉,一舉超越了之前一直領先它的大公司。這次調控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住宅房地產的風險和劣勢越來越明顯,而商業地產在對抗經濟周期、增加就業、納稅等方面的優勢,越來越獲得政府和行業的認可。
「說我們是前瞻性也好、蒙的也好,萬達這一次踩准了點。」王健林說。他對政策高度敏感,2004年的那輪調控中,銀監會和開發商博弈導致調控政策的暫停,王健林的決策是拼命賣房。很多同事說他逼得太急了、太累了,建議慢慢來,但王健林衝口而出:「慢個屁!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果然不到半年政策窗口又收了起來。
在王健林看來,萬達之所以2008年後進入爆炸式發展階段,有一個內在的因素「我們的人才團隊在2009年開始發生質的變化」。2009年,一大批高級職業經理人加盟萬達。「這幾年萬達並非線性發展,而是細胞分裂,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
在華高萊斯副總經理公衍奎看來:萬達這家「最有中國特色、最與中國節奏合拍、最亢奮的公司」,最能說明這幾年中國地產的發展狀況。中國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王永平說:「萬達更標準化、執行力更強。看上去別人跟萬達只差一點點,但是一點點就差了很多。」
曾任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的張亞勤,面對自己炫目的履歷和榮譽,卻說:「我的經歷不過是在大的背景下,正好踩在了點上,沒有恢復高考,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出國留學,也就沒有後來的我。」的確,只要踩在點上,成功就會唾手可得。
東亞新華地產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要投資方向的大型民營企業,自2005年成立至今,旗下已擁有許多家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子公司和一家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
2013年1月中旬,東亞新華地產首次拿下了天津核心地段的優質地塊,這一創舉堪稱東亞新華地產2013年的開門紅。天津也成為東亞新華地產進駐的第十個城市,是環渤海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快速擴張的背後是東亞新華地產的胸有成竹和踩點的篤定,是基於「謀定」之後的「行動」。
無論承上還是啟下,2012年對東亞新華地產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經歷了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的複雜多變,東亞新華地產卻實現了同比50%的業績增長,被業界稱為踩點高手。
高達50%的業績增長,是東亞新華地產謀定後動的一個必然結果。複雜的環境下,東亞新華地產看上去異常淡定,事實上,這份「淡定」來源於對政策走向和市場趨勢的準確研判。謀定而後動,讓東亞新華地產能夠準確把握房地產的周期,每一步都踩在了點上。
在2012年,東亞新華地產實現了全國8個城市同開16個項目的壯舉,可謂熠熠生輝。項目基數大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東亞新華地產根據樓市的微變化實時調整自己的節奏,從上半年的逐步復甦、回暖到第四季度的「拿回主動權」,東亞新華地產的許多項目的開盤時間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高度準確的踩點保證了其穩健的增長幅度。
東亞新華地產在房地產市場的異軍突起,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產品滿足了市場上形形色色的剛性需求。無論是以東亞首航國際、東亞創展國際為代表的MINI不動產項目,還是東亞印象台湖這樣的純住宅項目,都摸准了不同層面上剛需群體的「脈」。
在市場動盪和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企業發展難免會遇到一道道的「坎」。只要定下心智,把握好企業發展的節奏,每一步都踩在點上,就一定能乘風破浪,直掛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