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任正非商業的邏輯> 從通信到網際網路

從通信到網際網路

2024-10-11 14:15:14 作者: 申辰

  企業想發展壯大,一定得具備核心競爭力,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實現產品的多樣化。

  華為能成為中國屈指可數的世界級企業,是多個因素成就的結果,如企業規則、價格戰略、技術研發、市場調研以及財務機制等。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讓華為從1987年一個只有6人的小公到2009年一躍變身為「世界級企業500強」。也是在這一年,華為銷售額達到了281億美元,創造了華為營收額的一個新紀元。

  在無數耀眼成就的背後,是任正非對華為的深謀遠慮。在過去的時間裡,華為產品品類陣容雖然龐大,但95%的營銷收入都依靠通信產品。產品的研發,如果總是設定在一個圈子內,今日縱然放光放彩,有天也可能會被人忘記。

  從最初的交換機,到3G技術,一直到今日的4G時代,華為看起來已經勢頭剛勁,可任正非一直有危機意識:走過了2G、3G時代,4G時代的輝煌也會悄然離去,隨著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中提出「網際網路+」戰略,「網際網路+」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這讓龐大的電信市場也充滿了危機。通過各大品牌的多次角逐、壟斷和兼併,電信設備製造商從之前的12家,而今只剩下中興、愛立信、諾西以及華為等極少數倖存企業。看著昔日的滿身榮光的企業一個個倒下,任正非知道市場開發的空間越來越有限,如果沒有新的發展目標,華為也終會有偃旗息鼓的那一天。

  MWC 2018展前預溝通會上,華為宣布將在2018年投入50億元用於5G技術研發,並發布全套5G商用設備,而支持5G的麒麟處理器、智慧型手機預計將在2019年和大家見面。目前,華為的5G核心理念和技術已經被3GPP組織採納,而華為在5G技術指標、產業推進、應用驗證上實現了領先,並已在韓國首爾、加拿大溫哥華等地進行了大規模的5G商用測試。

  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披露, 華為早在2009年就啟動了5G研究,2012年完成關鍵技術驗證樣機,2013年為5G投入6億美元,2015年拿出系統測試原型機,2015—2017年參與3GPP R15標準制定,2018年則會啟動5G商用。

  任正非認為,想要做大做強,就必須更新發展觀念,瞄準新的科研項目來持續發力。在21世紀的第二十個十年裡,能夠完勝或至少比肩電信企業的,無疑是IT了。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2011年以後,任正非開始調整華為戰略,致力於從電信為主的設備製造商,轉型成全能型的IT供應商。該年1月,任正非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華為董事會上提出了華為在新時代的發展目標:「在未來10年內,華為不僅希望成為一家技術領先者,還要成為一家年營業收入高達100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與思科、惠普、IBM等西方科技巨頭比肩。」

  也是在這一年裡,華為改變了以往的商業運作機制。在公司的業務中,按照客戶群體的不同改組為三個事業部,即運營商、企業網及終端部門。這次改組,標誌著自此之後,華為將在電信市場之外另闢蹊徑。

  在這三個新部門中,最具核心地位的莫過於企業網。企業網對於企業十分重要,華為一旦經營順暢,市場規模將更加龐大,獲取的利潤也更為可觀。

  2009年,華為的營銷額達到了281億美元,這已是其他企業所夢想的了,而一旦企業網運作生效,華為要實現1000億美元的年度收入是綽綽有餘的。

  前途很光明,道路是曲折的。要想在國際範圍內布局企業網,這對於任正非和華為而言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在世界市場上,企業網戰略體系中的大多數戰略據點都被起步更快的國際巨頭企業所占據,這些巨頭憑藉自身的最新技術和布局優勢,壓制著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化企業。在企業網市場的資源競爭中,惠普、戴爾、IBM公司等占有著存儲和伺服器,而在華為的專長——數據通信技術上,與華為纏鬥最為激烈的老對手思科占據著世界市場中大部分的客戶資源。全球企業中,至少有80%的企業與思科在企業網方面保持著較密切的合作和聯繫。

  為此,華為內部的很多人起初都沒有充足的信心,有人甚至聽到思科,就不由自主想到數年以前的那場官司。不過任正非更確信「狹路相逢勇者勝」。雖然思科國際地位很高,可華為已經華麗轉身,成為全球通信設備製造商的亞軍,專利申報量在全球企業中也多得可怕,華為有何畏懼!更何況,當年的那場口水大戰,思科不是絕對的勝利者,華為還藉助這個機會進入了美國市場。因此,若真的打一場硬戰,思科也許會恐懼。

  果然不出任正非所料,華為宣布進軍企業網市場的消息一經傳出,思科董事長內部馬上不安起來。一時間,思科上下呈現出手足無措的狀態。思科的董事會甚至調整了領導班子,再度邀請當年與華為對抗、如今早已賦閒在家的錢伯斯出山,重新出任公司的CEO。錢伯斯出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阻擋華為在企業網市場上的發展腳步。

  或許是有感於當年的官司,華為和思科雖然劍拔弩張,可始終沒有再起衝突,誰也沒有率先出手。華為漸漸變得成熟,崇尚「和為貴」,不再把競爭當作發展的唯一動力;思科在官司後,目睹了華為在歐洲、日本、俄羅斯等戰場上的多次勝利,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華為的企業網國際化布局正大張旗鼓地展開著。處在備戰階段的華為,在精明又堅定的任正非的領導下,必定會在企業網戰略上取得豐碩的結果。

  除了企業網之外,華為也把產品創新列為重要目標。隨著「交換機」時代的沒落和手機的興起,華為逐漸在手機產品的研發上持續發力。數年前,蘋果公司在智能化的手機改革走在時代前沿,賈伯斯首創的蘋果手機使人類對手機有了革命性的認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現如今,華為在智慧型手機研發上進入了「全民作戰」狀態,也取得不小的成就,得到了國民手機的榮譽。

  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徐直軍在《財富》雜誌中文版的採訪中,道出了華為在新時代的打算:「原先華為的業務是聚焦運營商,但現在華為把業務鋪開,既面對運營商,又面向企業和消費者。這是非常大的挑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