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守信是良好交往的基礎
2024-10-11 13:57:37
作者: 徐文
常言道,人無信不立。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一個人只有遵守諾言,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無信的人憑藉一時的欺騙和手段,雖然可以獲得短暫的利益,然而時間久了,當小伎倆被人識破,他們終將為人所厭惡、疏遠。歷史上商鞅和周幽王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佐證。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人心惶惶,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實施變法。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10金。圍觀的人沒有人去試,因為他們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於是,商鞅將賞金提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出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50金。商鞅憑藉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接下來的變法也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六國。
頗有諷刺的是,在商鞅「立木為信」之地,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烽火是古代邊防軍事通信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周幽王為博寵妃褒姒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的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們見到烽火,以為犬戎打過來了,率領兵將匆匆趕到,卻沒想到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傳來陣陣舞樂之聲。大伙兒都愣住了,得知君王這麼做只是為了博美人一笑後便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展顏一笑。然而5年後,犬戎大舉進攻,周幽王再燃烽火而諸侯卻未到,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民心盡失,終於國破家亡,被後世傳為笑柄;商鞅講信用,不僅得到了天下人的尊重和愛戴,而且在秦國樹立了威望,使得自己的變法成功推行,助秦王建立不世功業,他的誠信美德千古流傳。倘若周幽王沒有「烽火戲諸侯」,想必也不會那麼快便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誠信是一個人的根本。有時候,不誠信或許會讓我們找到通往前方的捷徑,但是那些利益只能是眼前的,從長遠看來,失去的會更多。
一個士兵,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他只得孤零零地獨自前行。轉了幾道彎後,遇到了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用道,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用道。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軍官連越野賽都有特權感到不滿,但他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半個小時後,他終於到達了終點,但是奇怪的是,終點只有他一個人。他感到不可思議,自己前面分明有很多人,為什麼是自己先到了終點。他看向主持賽事的軍官,軍官沒有給他答案,只是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幾個鐘頭後,陸續有人到達終點,他們個個跑得筋疲力盡。原來這些人都在岔路口時作弊了,選擇了軍官用道。
一個人只有以誠信為準則,才能抵擋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守住做人的底線。沒有誠信的人,往往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便迷失自己,最終失去了寶貴的品質,也失去了寶貴的機會和財富。有誠信的人,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雖然會暫時處於較為窘迫的境地,但終會走出困境甚至得到加倍回報的。而無信的人,即使通過欺騙等手段暫時獲得利益,然而當別人發現他沒有誠信時,這些財富也會離他而去。
凡是心中有理想,並為之努力奮鬥的人,都會重視誠信的力量。只有誠摯待人、光明坦蕩,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和支持,為自己的事業和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
誠信如同一塊璞玉,可能開始看起來與普通石頭無異,然而終有一天,它會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益。而隨意丟棄它的人,最終也將得到惡果,即便有心找回,卻也沒有那麼容易。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是無形的「名片」。古人講「人之交,信為本」。真誠守信是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取得他人理解信任的前提條件,是獲得真摯友情、促使交往成功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