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是成功的基礎
2024-10-13 15:31:50
作者: 王建軍
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雖然不是來自人們平時的見聞,但人們的知識大都是從見聞中產生的,即見聞都是良知的運用。因此,良知不局限於見聞,但也離不開見聞。
對於見聞這個問題,王陽明認為人們要做到「博文」即「唯精」,「約禮」即「唯一」。即人們只有廣泛地在萬事萬物上學習存養天理的方法,才能求得至純至精的天理,才能求得天理的統一與完整,因為天理只有一個。總之,在王陽明眼裡,見多識廣才能更好地致良知,獲得心靈的平靜和喜悅。
《禮記·中庸》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裡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為學首先要廣泛地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唯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的眼光和開放的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沒有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縱觀歷史長河,那些成功的大師和智者無不是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他們四處學習,到處遊歷,最後達到了博學多才的境界。
佛學高僧星雲大師就是一個博學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說:「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在神遊古今中外時,發現成功幾乎都屬於勤奮工作的人,而驕奢放逸的人註定要走向失敗的命運。多年來,我走訪了很多地方,在考察人文風俗,經過一番比較之後,深深感到前途充滿希望的國家,往往都擁有樂觀進取的人民;反之,落後貧窮的國度里,不知勤奮生產的人比比皆是。我發覺那些具有恆心毅力、能夠百折不撓的朋友,活得最為充實幸福。我自己做過各類不同的苦工、勞役,只要利濟有情的事業,縱使是經過一番辛苦奮鬥,都能令我終生回味無窮,所以我經常告誡徒眾說:『博學多識,是善德,是財富;才疏學淺,是罪惡,是貧窮。』」
在星雲大師看來,人要成功,首要就是做到博學;而博學的首要就是讀書學習。正如吳兢在《貞觀政要·崇儒學》中所說,雖然上天給了人好的品性和氣質,但博學的人才能有所成就。這就像一塊玉石,要進行打磨才能展現它的完美;木材雖本性包含火的因素,但要靠點火的工具才能燃燒;人的本性中包含著聰明和靈巧,要到學業完成時才能顯出美的本質。
一般說來,知識越淵博、閱歷越豐富的人,應變能力就越強。他們反應敏捷,在交往中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調動長期積累的生活經驗和各種知識思考解決,從而使「山重水複疑無路」轉化為「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個人的社會知識多了,閱歷豐富了,他就懂得了一些社會因素、心理因素,那麼在與人交談時,就更得體、更有分寸。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者就要多掌握一些知識,這不僅是人際交往之必需,更是讓心靈寧靜、喜悅的最佳保證。
尤其在當今時代,現代科學一方面高度分化,另一方面高度綜合;邊緣學科相繼產生,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逐漸交融。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學點社會科學,又要學點自然學科;既要廣泛涉獵,又要學有專長。具體地說,我們應該多少知道一些天文、地理和人情知識。此外,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然、歷史、文學、美學、心理學、倫理學、企業經營管理、商業、經濟學等之外,像民間故事、歷史掌故,有意思的笑話、隱語、習俗等,都應該儲存在大腦中,逐漸建起一座知識的倉庫。有了這樣一個知識的倉庫,我們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才能幫助自己獲得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