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性格是如何發展的?

性格是如何發展的?

2024-10-11 12:51:07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人格所具有的鮮明性格特徵必須與早期個體精神發展方向一致。這種方向既可能是筆直的,也可能是蜿蜒曲折的。在第一種情況下,兒童為了實現目標採取直線式的走法,並形成了進取和果敢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發展往往都是以這樣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開始的。隨後,這種發展又會很輕易地被打偏或篡改。

  當生活的阻力直接妨礙兒童獲得優越感時,有些問題就會隨之而來。相應地,他們也會嘗試著採取一些方法繞開這些困難。他們的這種迂迴戰術也會產生特定的性格特徵。其他阻礙他們性格發展的一些問題,包括肢體殘疾,以及被身邊的人擊退或打敗,都會對他們的性格發展造成某種影響。

  此外,大環境(即世界環境)也會對他們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我們文化中關於生活部分的內容,諸如來自兒童生活的家庭、學校的要求、疑慮和其他錯誤情感,最終影響著他們的性格形成。目前的教育採取了過分精巧的教學方法和觀點,以培養學生適應一時的社會風氣和文化為目標。

  無論哪種障礙,都會對直線型兒童性格的形成產生致命的有害影響。在遇到這些障礙後,兒童追求權力的腳步會或多或少地朝著非直線的道路前進;而在沒有遇到障礙的情況下,兒童追求權力的腳步會變得輕快,而他們的問題也會直截了當地得到解決。我們不妨把他們稱作A型兒童。

  而對於第二種兒童——B型兒童,我們又看到了完全不同類型的人格。他們缺少A型兒童所擁有的勇氣,發現到處充斥著火藥味,並不是每個人都對他們抱有友善的態度。B型兒童不會直接爭取他人的承認和權力,而選擇各種迂迴曲折的方法。他們的心理發展程度高低取決於他們能付出多少。他們採取何種迂迴戰術,反映了他們做事的小心翼翼程度,以及他們的行為是在滿足生活要求還是在逃避。

  

  B型兒童不會直接採取方法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他們的膽小懦弱、畏手畏腳,以及不敢跟人對視或說真話,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目標與A型兒童的不同。兩種人可能行動不一樣,卻指向同一目標。

  一個個體可以同時擁有上述兩種類型性格,在那些性格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中這點表現得尤為明顯。那時,他們的道德準則仍然富有彈性,他們總想走不同尋常的道路,如果一種方法不對,他們會立刻轉向另外的方法。

  一個個體的群居社會生活不受干擾是他成功迎合社會要求的首要條件。只要兒童不對社會抱有敵意,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讓他們達到這個要求。如果人們想要消除家庭的硝煙味兒,父母就必須盡力減少對權力的追求,直至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負擔。

  此外,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兒童成長的規律,那麼他們也能夠避免孩子形成誇張的「直線型」性格——在這種情況下,勇敢變成了粗魯,獨立變成了完全的以自我為中心。

  同理,他們也能夠避免對孩子過分嚴厲,以至於孩子變得如奴隸般順從。犯這種錯誤可能會讓孩子自我禁閉,總是擔心說出真相會造成不良後果。

  壓力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打著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生活的幌子到處招搖撞騙。強迫性服從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奴役。兒童的心理反映了他們與生活環境總體聯繫的緊密程度。此外,兒童的性格反映出是否所有不可避免的困難都曾經影響過他們的想法。

  兒童通常不具備客觀評價外界影響的能力,但他們周圍的大人對此要麼毫無感受,要麼覺得難以理解。兒童遇到的困難種類以及他們應對困難所採取的方式,共同構成了他們的人格。

  我們也可以根據看待困難的不同態度將人們進行分類。第一類是樂觀主義者,這類人的性格特徵總體上是符合直線型的,他們很勇敢地看待所有困難,並不會將它們看得過於嚴重。他們有著自身的信仰,發現其實快樂地生活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他們對生活沒什麼過分要求,因為他們知道自我價值是什麼,並不會妄自菲薄或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

  因此,跟那些堅信所有的艱難險阻都只不過是為了證明他們自身軟弱和不足的人相比,他們能夠更安全地渡過「生活大風暴」。即使是深陷困境,樂觀主義者也會保持冷靜,堅信錯誤總是會被糾正的。

  由於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樂觀精神,樂觀主義者很快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他們一點兒也不擔心,愛公開說話,並自由表達自我。他們既不表現出過分謙虛,也不表現出過分壓抑。如果有人讓我畫一張樂觀主義者的肖像,我會將他們畫成展開雙臂隨時準備歡迎同伴的形象。

  他們很快就能和他人建立關係,在交友方面毫無阻礙。因為他們心無猜忌。他們說話不會吞吞吐吐,永遠都是很自然、很隨和的。除非在孩子一歲以前,否則我們很難再見到這一類型的人。因此,具備讓我們覺得滿意的社會交往樂觀心態和能力的人相對較少。

  大部分人屬於另外一種類型——悲觀主義者,他們是造成我們教育困難的最主要原因。有不少人的童年經歷和印象使他們形成了「自卑情結」。他們以前經歷過的困難令他們相信生活不易。他們的悲觀個人哲學總是讓他們看到生活的黑暗面,而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童年不當的養育方法。

  跟樂觀主義者相比,他們容易意識到生活艱苦,同時也更容易失去信心。受一種不安全感折磨,他們一直都在尋找別人的支持,他們的行為往往帶著「大聲呼救」的聲音,因為他們覺得再不呼救,自己一個人就挺不過來了。在童年時期,他們總愛向母親呼喚求助。這種呼喚有時候甚至延續到他們的老年。

  這種異常的謹慎可以通過他們膽小怕事的總體的個人態度表現出來。悲觀主義者一直都糾結於那些可能根本無關緊要的困難和危險。很明顯,他們的睡眠質量並不高——睡眠是用來評價人類發展的絕佳標準,因為睡眠障礙體現的是個體內心極大的警惕性和深深的不安全感。

  這些人看起來就像是時時刻刻提高警惕,以防遇到生活威脅。他們的生活多麼沒有樂趣!他們對生活的理解是多麼的淺薄!個體睡眠質量欠佳反映出他們所懷有的錯誤的生活哲學。要是他們的結論真的是正確的,要是生活就像他們一如既往所堅信的那麼苦澀,那麼他們就要真的徹徹底底地失眠了!

  他們在解釋自然現象時所抱有的敵意出賣了他們,讓我們看到他們沒有好好準備如何去生活,否則他們根本沒有理由不安穩入睡。

  如果我們見到有的人總是在不停地看表,或者擔心晚上遇到破門而入的竊賊,那麼我們就應該懷疑他們是否具有悲觀主義傾向。你甚至可以通過睡姿來解讀他是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者通常會將身體蜷作一團以占用最少的地方,或者在睡覺時被子蓋過頭。

  另外,人類也可以被劃分為激進型和防禦型。激進型的特點是動作暴力,愛好攻擊。這類人可以表現為勇敢的性格特點,但他們的勇氣太過,變成了愚勇。他們急於向全世界證明他們是多麼的無畏——實際上暴露了他們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這類人也可以表現為焦慮的性格特點,他們嘗試著在恐懼面前強硬起來,所表現出的「硬漢」角色實在是讓人覺得荒唐可笑。其他類型的人在壓抑所有關愛和溫柔的過程中備受痛苦的煎熬,因為他們錯把這些感覺當作示弱的象徵。

  激進型的人具有野蠻和殘暴的性格,一旦他們也變得悲觀,那麼他們和環境中的所有關係都會發生改變,因為他們既不會同情也不會合作,只是充滿敵意地看著這個世界。與此同時,他們潛意識裡的自我重視程度可能會達到一個非常高的位置。

  他們的驕傲自大會逐漸膨脹,他們一味地炫耀自負,就像他們真的就是征服者一樣,而且他們的自負行為表現得非常明顯。他們的行為非常過分,這不僅破壞了他們已經與世界建立的關係,也充分暴露出他們的整個性格——他們的所有自吹自擂都是基於不安全感和飄搖的基礎之上。

  激進型的人的後續發展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人類社會不是很喜歡這樣的人,正是因為他們處處礙事,所以招來大家的厭惡。在他們不斷追求占據上風的過程中,他們很快地就會發現,自己已經陷入衝突中,特別是跟那些跟他具有相同激進性格的人——兩者都覺得被迫進行競爭。

  於是,生活就變成了無休無止的鬥爭。當他們不可避免地遭遇失敗時,他們追求成功和勝利的過程就會瀕臨崩潰的邊緣。很快,他們就感受到恐懼,喪失忍受衝突的耐力並難以彌補他們的失敗。

  他們未能完成任務的這種失敗阻礙了他們的發展,隨後,他們的精神發展停滯,而這也正是他們轉向防禦型人格的大概時間。

  防禦者通常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因而一直都採取防禦態勢。他們補償不安全感的方式不是採取激進行動,而是表現為焦慮、小心翼翼和膽小懦弱。

  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以往獲取激進態度的失敗史,他們是不會自發變成防禦者的。防禦型的人很容易因為遭受挫折和不愉快的經歷而覺得失望,一直都想逃避。偶爾他們也會成功地把自己的叛逃用作幫助自己更好撤退的一種工具。

  因此,他們的每一次回憶和幻想都只是在盡力迴避現實,因為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威脅。有的人可能並沒有忘記他們生活的初衷,並最終做出一些對社會有實際價值的行為。很多藝術家就是屬於這一種類型,他們遁世生活,在那裡建立起一個充滿幻想的理想世界。

  他們是防禦型性格的例外情況,在困難面前,這些人採取了屈服的態度,因而容易遇到一個又一個挫折。他們害怕任何東西,猜忌心愈發加重,除了帶著敵視目光看待世界,他們實在是沒有其他的想法了。

  很遺憾,在我們的文化里,他們的性格傾向總是因為頻繁的受挫經歷而愈發嚴重,他們不相信任何人類品質,看不到生活的任何光明。這種個體最常見的特徵之一,就是他們一般都具有批判性的態度,這種態度有時候會表現得過於誇張,所以一見到陌生人,他們總是看到這些人的最無用之處。

  他們將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法官,隨意判定人性優劣,卻未曾做過任何對同伴有用的事情。他們終日奔忙,到處批評和破壞他人的活動。猜忌心迫使他們採取焦慮、懷疑的態度,在接觸任何事情後,總是進行各種猜忌,表現得躊躇不決,想去避開做出任何決定。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種情景:有一個人擺著左手,裝出要拒絕的樣子,同時,右手遮著眼睛,不去看前面的危險。

  這種人還有另外一種令人討厭的性格特徵。例如,他們既不相信自己,也不信任他人。抱有這種態度的人總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嫉妒和偏見。這類猜忌者的居住環境通常相對封閉,表露出他們不願意為他人樂趣做出貢獻,抑或參與到周圍人的快樂生活中。更重要的是,陌生人的快樂對他們來說幾乎是一種痛苦。

  在這類人群中,有些成員可能會通過自我欺騙或糊塗應對的方式維持他們對於其他人的一種優越感。在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滿足自身優越感的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一種相當複雜的行為方式,以至於乍看起來,幾乎沒有人能夠看出來他們對人類最基本的敵意表現在哪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