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面歐戰

2024-10-11 12:44:47 作者: 唐島漁夫

  此後的劇情,幾乎就是按照我們的推演所進行的。

  歷史教科書中,所謂一戰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刺殺了到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視察的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

  這件事情,被稱為「塞拉耶佛事件」(Sarajevo Assassination)。

  而因為塞拉耶佛事件,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正式宣戰,拉開了一戰的大幕。

  不過,教科書並沒有提到的是,6月28日這一天,恰好是塞爾維亞當年被奧斯曼突厥人征服的國恥日。而且不僅如此,6月28日當天,奧匈帝國還在波士尼亞舉行了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演習的指揮官,就是斐迪南。

  其實,所有圍繞該事件的前戲,早早就開始了。

  1908年,奧斯曼帝國國內發生政變,政局一片混亂。奧匈帝國乘機同沙皇俄國討論,一起推翻第一次柏林會議的會議結論。奧匈帝國吞併波赫,而俄國人的軍艦則可以自由進出土耳其海峽。

  說白了,就是合夥欺負一次「西亞病夫」。

  奧匈帝國說干就干,迅速宣布波赫已經在法律意義上歸奧匈帝國所有,但黑海的問題牽扯比較廣泛,俄國人沒有馬上得手。結果大國之間的遊戲,迅速侵犯了小國的利益。失去了波赫,塞爾維亞就失去了一次兼併同屬南斯拉夫民族地盤的好機會,同時也失去了拿到地中海出海口的一次窗口期。塞爾維亞迅速反應,向奧匈帝國發出最強烈的抗議,並且向俄國人求援,隨時準備動武。

  俄國人本來也不是什麼好鳥,眼看在黑海的好處撈不到,索性就坡下驢,也開始調轉槍口,向奧匈帝國發難。

  

  這件事情,被稱為是「波士尼亞危機」(Bosnian crisis)。

  最終,在德,奧兩國的強大壓力之下,1909年首先是奧斯曼帝國宣布放棄了帝國在波赫的宗主權。此後,俄國和塞爾維亞也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默認了奧匈帝國對波赫的吞併。

  危機過程中的1908年10月,保加利亞正式宣布獨立。

  事情還不算完。

  義大利也跑過來吃「西亞病夫」的豆腐,於1911年發動了意土戰爭,並且在第二年兼併了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利比亞地區。

  趁奧斯曼帝國首尾不能相顧之際,1912年巴爾幹半島信仰東正教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黑山組成了巴爾幹同盟(BalkanLeague),矢志將奧斯曼帝國勢力趕出巴爾幹半島,第一次巴爾幹戰爭(The Balkan Wars)爆發。

  其實,單憑巴爾幹聯盟的力量,完全可以將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打垮。

  然而,列強們依然不想讓後來的這些小強們占到太多便宜。俄國人這個時候不鼓吹保護東正教,保護斯拉夫,反而琢磨著不能讓巴爾幹諸小強拿下東羅馬帝國故都伊斯坦堡;德奧兩方,則認為諸小強都是英法支持的協約國,他們得利對於德奧是不利的。於是,各方列強進行干涉。

  最終,奧斯曼帝國雖然幾乎退出了巴爾幹半島,但還算是勉強保有了國土歐洲部分的伊斯坦堡。此外,奧斯曼帝國在歐洲五百多年的宗教遺產之一,阿爾巴尼亞(Albania)於1912年底宣布獨立,成為迄今為止的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教立國的國家。

  大國們此次強行干預,又一次損害了小國們的利益。

  由於大國們劃給保加利亞地盤過大,引起巴爾幹其他小強的不滿,1913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作戰的雙方——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奧斯曼帝國、希臘、黑山是一邊,另外一邊只有一個保加利亞。當然,這次大戰背後,依然是大國們的博弈。五國聯軍背後,站著沙皇俄國,而保加利亞背後則站著奧匈帝國。

  最終保加利亞被五國聯軍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最終來到了1914年的「塞拉耶佛事件」。

  所以,當時的巴爾幹半島不僅是個火藥桶的問題了,而且就是一個即將噴發的火山口。當然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沒有列強們的各種巧取豪奪,壓根就不會有後來的所謂「世界大戰」。單憑巴爾幹諸小強內戰,怎麼也不會掀起一個全歐洲的大亂鬥。之所以後來大國們也被捲入其中,完全是因為列強們放不下內心那點霸權心態,粗暴干涉巴爾幹各國內政所致。

  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加入了協約國一邊,而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帝國,則加入了同盟國一邊。義大利則機智地臨陣倒戈,居然成了協約國陣營中的一員。

  戰爭從1914年,一直打到了1918年的「光棍節」——11月11日。

  然而,戰爭的過程血腥而乏味,就像歷次歐戰一樣吃相難看,無聊至極。

  所以,確切地來講,一戰不算什麼「世界大戰」,其本質還是一次全面歐戰,是最後一次從歐洲列強視角看天下的歐洲各國之間的分贓戰爭。只不過,這是一次作戰雙方各自做好了充分準備的消耗戰。雙方早早就已經在陣地落位,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因此,戰爭帶來了作戰雙方的巨大傷亡。

  協約國陣亡五百五十二萬人,同盟國戰死四百三十八萬人。

  科技的日新月異,就像井噴一樣被應用於戰場的廝殺之中。

  普法戰爭中就已經出現了機槍(Machine gun),這種自動化槍械給戰場造成的傷亡驚人。在輕機槍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了重機槍,其中的佼佼者是馬克沁重機槍(Maxim gun)。馬克沁重機槍曾經批量裝備於德軍部隊,在索姆河戰役(The Battle of the Somme)中一天之內射殺六萬英軍,一戰成名。在機槍列裝部隊的基礎上,炮兵的威力也越來越強大。如此一來,機槍配合火炮,騎兵也就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除了槍炮之外,大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也在戰場上得到了展現。天上的飛機和飛艇,水下的潛艇和魚雷,陸地拉鋸中出現了塹壕戰術,隨即就有了坦克這樣的發明。雖然全面機械化對抗的戰爭模式尚未到來,但當時的作戰雙方,分明已經站在了下一場武器全面升級的戰爭的門檻之上。

  最終,戰爭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

  毋庸置疑,這樣的勝利是一次慘勝。

  歐洲老牌列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新興列強則竭盡所能撈好處。比如前期大發戰爭財,到了雙方奄奄一息,又在1917年跑出來主持正義的美國人;又比如趁火打劫,在亞洲四處鑽德國人空子的日本人。

  那些在戰爭期間默默無聞做出自己努力的華工們,幫助中國贏得了戰勝國的地位,卻無法幫助孱弱的中國獲取應有的政治地位。中國又一次成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我們至聖先師的老家山東,由德國殖民地變成了日本殖民地。正因如此,我們中國的談判代表顧維鈞,才拒絕在對德協約上簽字。由此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德先生」和「賽先生」開始啟蒙中國大地。

  因此,戰後的巴黎和會,透露著對這個世界極大的譏諷。最後一次歐洲列強全面主宰世界的表演,他們依然表現得卑劣不堪。正因為如此,第六次全面歐戰的名頭,才更加符合當時的場景。

  倒是一些歐洲小國們,成了這次戰爭最大的受益者。

  奧匈帝國崩盤,境內出現了西斯拉夫人當家做主的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馬扎爾人為主體的匈牙利;奧匈帝國南部的斯洛維尼亞(Slovenija)、克羅埃西亞、波赫,則轉手被併入了新生的南斯拉夫(Yugoslavia)。

  戰爭期間的1917年,沙皇俄國爆發「二月革命」(February Revolution),隨後又爆發了無產階級領導的「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沙皇俄國的龐大帝國轟然倒地,羅曼諾夫王朝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被處決甚至被滅門,成為繼查理二世,路易十六之後的第三個被公開處決的歐洲國王。在沙皇俄國的廢墟之上,出現了波蘭、芬蘭(Finland)、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頗有斬獲,他們不僅全盤接收了夢寐以求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還順手從俄國人手中取得了比薩拉比亞。

  在英倫三島,愛爾蘭人在1916年發動獨立起義,並且在幾年之後,為南部愛爾蘭的二十六個郡,贏得了在英國行政體系內自治的資格。此時的英國國內也是怨聲載道,憤怒的民眾將怒火全部發泄到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頭上。如此一來,跟德意志民族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英王室——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處境相當尷尬。於是王室成員們一合計,乾脆給自己的家族改了一個徹底英國化的名字——溫莎家族(House of Windsor)。

  於是,從1917年開始直到今天,英王室都被稱為「溫莎王朝」。

  一戰之後受到衝擊最大的,莫過於奧斯曼帝國。戰爭失敗,這個老大帝國終於走到了窮途末路的那一天,1922年,奧斯曼帝國最後一個蘇丹宣布退位。第二年,土耳其共和國宣布成立。

  奧斯曼帝國背後的中東地區,早已按捺不住的歐洲列強們又是迅速接盤。

  當然,一戰留給我們的記憶,也不全是負面的。

  如果反省所謂的一戰,對於人類歷史有何種貢獻的話,那麼也只剩下沙皇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了。由社會主義理論到巴黎公社,由巴黎公社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USSR)。

  無產階級革命,終於由理想變為現實。

  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必將為人類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 作者註:1869年,蘇伊士運河建成,通航。

  (2) 挪威:當時尚遙尊瑞典為正統,1905年脫離瑞典獨立。

  (3) 作者註:本句為俾斯麥罵巴爾幹人的一句話,在歐洲歷史上十分有名。原文為:「One day the great European War will come out of some damned foolish thing in the Balkans.」


關閉